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大年初二,我接到厦门一中校友会的电话,邀请我参加母校的春节团拜,我高兴极了。实际上我在厦门一中的羽翼下不过蹲伏了两年,两年有忧有虑、有梦想有失败的时光,足以影响我性格的形成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 标签: 生活道路 陈老师 挂一 班干部 经典教材 儿童诗
  • 简介:郦学札记(十四)陈桥驿郦道元籍贯郦道元是北魏幽州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这本来是很明确的,却因某些古书如《魏书》记载中只写郡名,不写县名;某些古书如《北史》则把涿县误写作涿鹿县,因而至今还有人存在一些误会。1984年初,河北省涿鹿县地名办公室...

  • 标签: 郦道元 涿鹿县 《水经注》 《兰亭集序》 《徐霞客游记》 《禹贡》
  • 简介:平衡位置现代竞叫理论认为在对方强无将开叫后,平衡位置应更加积极(甚至有些疯狂)地竞叫,特别是在有单缺的时候。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方的实力不足以进局,因此即使持弱牌也可以假定同伴有一定的实力;一旦防守1NT将是同伴首攻,其选择你短套的机会远远高于你的长套。结果就是在防守的起步阶段就因选错方向而遭受损失。

  • 标签: 防守 现代 叫牌 平衡位置 起步阶段 1NT
  • 简介:摘要1547年,伊凡四世横扫周边诸小汗国,创建了雄踞东南欧的强权国家——沙皇俄国,从此走上了以“特辖制”为核心的君主独裁统治道路。与此同时,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已经即位26年,虽明末势衰,但是嘉靖帝在位前20多年还是有所作为,开创了“嘉靖中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取得了大礼仪之争的胜利,还成功抗击了日本的入侵,巩固了君主专制统治,延续了明朝的国祚。东西方君主专制政体是各自文明的核心,笔者意欲对同一时期的两国的君主专制进行比较分析,更透彻的了解君主专制体制的实质。

  • 标签: 伊凡四世 嘉靖帝 君主专制
  • 简介:民国时期西藏的情况,出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有关研究并不为多。相对来说,国外这方面成果要多些,其中不乏尊重历史事实的著述,但也有些论著在许多问题上或失之偏顿,或有意歪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置事实于不顾,提出“自1912年开始,西藏就独立了”的谬论,竭力渲染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所作所为,将其作为“西藏独立”的注脚。

  • 标签: 用心 尊重 历史时期 谬论 情况 西藏
  • 简介:如何牢牢掌握藏区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藏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解决藏区面临的特殊矛盾;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通过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藏传佛教的积极因素;揭露达赖分裂集团的分裂图谋,认清达赖分裂集团的本质;加强藏区干部队伍建设,奠定藏区反分裂斗争的基石。

  • 标签: 总体国家安全观 藏区反分裂斗争 达赖分裂集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简介:在藏学领域诸多课题的研究中.围绕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驻藏大臣制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曾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做过细致的研究探讨。但有关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在参与编辑《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过程中曾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深感在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的嬗变这个表象的背后,反映着更深层次的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在西藏地位及作用的看法和政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 标签: 达赖喇嘛 藏学 清政府 统治 礼仪 档案史料
  • 简介:抗日战争结束前夕,老舍出版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和《偷生》。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美国,后至纽约从事创作和翻译,其间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了第三部《饥荒》的创作。老舍也与翻译家浦爱德合作,将《四世同堂》全部文稿翻译成英文,易名TheYellowStorm,于1952年在纽约出版。《饥荒》在上海《小说》月刊上的连载,从1950年开始到1951年为止,只刊出了二十章。“文革”期间,《饥荒》手稿散佚,作品全貌从此无以再现。2014年7月,《四世同堂》译稿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发现.《饥荒》后半部从而得到完整回译。

  • 标签: 老舍 《饥荒》 校勘 复原 修辞 回译
  • 简介:天堂寺第四世转世莫科活佛坐床纪实杨柳1995年12月26日,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坐落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大通河北岸的藏传佛教寺院天堂寺,香烟缭绕,法号声声,彩幡猎猎,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这天是天堂寺第四世莫科活佛转世灵童罗桑钦饶嘉措坐床庆典的大喜日...

  • 标签: 信教群众 活佛转世 天堂 坐床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甘肃省
  • 简介:摘要长子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传统宗法制度中“嫡长子继承制”不断深化的产物。在宗法制度趋于崩溃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封建大家庭里的长子们就成了家族极力维护宗法等级观念下的“牺牲品”。与此同时,反映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及人物生活现状。本文就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巴金的《家》和老舍的《四世同堂》的创作为例来浅要分析这一文化现象。

  • 标签: 觉新 瑞宣 长子形象 身份悲剧 文化传统
  • 简介:摘要:“景物和人物的相关,是一种心理的,生理的与哲理的解析,在某种地方与社会便非发生某种事实不可。”本文拟从老舍《四世同堂》中的景物描写切入,具体从沦陷区人民物质生活的贫困之景中看精神文化衰落之景,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萧条中体察忧患意识和历史反思,探析其蕴涵的“文化史诗”。

  • 标签: 《四世同堂》 景物描写 文化史诗
  • 简介:旺财执意要授课,又授不好课,学生们都不干了。大家在朵儿的带领下找到院长要求更换老师。旺财闻讯赶来,怒气冲冲地质问道:“你们这群兔崽子,我哪里不好,你们非要这般反对我?”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