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对子宫动脉开口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28例。分析子宫动脉起源变异。结果 髂内动脉总数为25例,臀下动脉总数为72例,臀下动脉、臀上动脉、子宫动脉同时发出总数为15例。结论 对子宫动脉开口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研究过程当中,CT血管成像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CT血管成像 子宫动脉 开口变异显示
  • 简介:调查黑素细胞痣BRAF的基因突变频率(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系物B1)是否与日光暴露方式相关,作者检查了120例从不同解剖部位,包括平滑皮肤切取的获得性黑素细胞痣以及62例先天性痣,作者应用一种名为Mutector的新型突变检测系统,该系统可行终点移动鉴定,能够检测样本中仅有5%的杂合突变细胞,作者检测到的突变在获得性痣中为105/120(87.5%),在先天性痣为43/62(69.4%),特别是作者发现标本中获得性痣的突变中有35/43(81.4%)来自于从平滑皮肤和外生殖器处采集的标本这些结果强烈提示UV光并不是BRAF突变高发的必要因素,UV非诱导机体黑素细胞瘤细胞突变的效果在痣发生中可能更重要,另外作者通过激光解剖法结合直接测序证明在小的先天性痣皮损内存在BRAF突变细胞的异质性分布,最后,作者发现在中等大小先天性痣中存在低频BRAF突变(6/20,30.0%),多数有野生型BRAF痣者存在痣母细胞ras病毒癌基因同系物突变(9/14,64.3%),提示中等大小的先天性痣与获得性痣和小的先天性痣发病机制不同。获得性痣和小的先天性痣显示BRAFV600E高频突变而中等大小先天性痣显示低频突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应用于胎儿心脏产前检查能否合格显示标准切面,取得与传统二维超声(2D)相同的效果,了解该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总结实践中得出的操作经验。方法由一名超声医师检查217例中孕期的正常胎儿心脏,并分别存储二维超声和三维容积超声采集的相关图像信息;再由另外两名超声医师将同一胎儿心脏的9个二维标准切面图像与TUI重建的心脏各标准切面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217例正常胎儿心脏有211例获得满意容积数据。TUI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显像的一致性比较,在4VC、5VC、LVOT、RVOT和SAV切面,一致性极好,在LAV—AOA、IJAV—DA、SVC+IVC和SVV切面,一致性极好;在大动脉短轴切面TUI与2D的合格显示率分别为80.1%和9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8个切面TUI合格显示率高于2D,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应用于中孕期的胎儿心脏检查能简便快捷地获得与传统二维超声同样效果的标准切面的图像,降低了心脏筛查的难度,提高了筛查效率,有助于胎儿心脏检查的推广应用。对于大动脉短轴切面,TuI的合格显示率明显高于传统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切面的显示在筛查流出道膜部的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和主动脉瓣畸形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断层成像 TUI 胎儿心脏
  • 简介:目的总结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腭部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孕21~36周产前二维超声和产后检查证实腭部声像正常的1885例胎儿(中孕组1023例,晚孕组862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检查中采用经胎儿颌下、口裂、耳前连续区域显示腭冠状切面,经口裂显示腭纵切面,连续完整显示胎儿正常腭部并统计显示率。结果产前超声经胎儿颌下、口裂至耳前区域腭冠状切面扫查两组胎儿正常硬腭显示为横带状强回声,正常软腭显示为横带状低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分别为76%(777/1023)、53%(458/862);经口裂腭纵切面扫查胎儿正常腭部显示为连续弧形带状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分别为49%(501/1023)、13%(113/862)。冠状切面与纵切面联合扫查中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为94%(961/1023),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为56%(483/862)。结论中孕期胎儿存在明显的下颌骨软骨间隙,经胎儿颌下、口裂、耳前区域腭冠状切面及经口裂腭纵切面扫查不受胎头屈曲位置影响,二维超声可较完整显示胎儿腭部声像,有助于检出单纯性继发腭裂。但由于成像过程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和手法,尚不能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唇裂 腭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iemsa染色法以及中性红染色法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室胃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活动性)的蜡块60个,将每个蜡块分别切片2张,分为两组,每组60张,分别实施改良Giemsa染色以及中性红染色。比较结果。结果中性红染色的样本形状为弯曲状或短杆状,鲜红色,分布胃小凹以及腺腔内。改良Giemsa染色的样本形状为短杆状,S型,蓝色,分布为胃小凹中,一般呈现为聚集样或者鱼群样排列。改良Giemsa染色阳性率为86.67%,中性红染色阳性率为80.00%。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χ2=5.284)。结论和中性红染色法相比,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查HP的特异性更高,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推荐使用改良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

  • 标签: Giemsa染色法 中性红染色法 幽门螺杆菌 特异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站立式与卧式腰椎动力位(过伸过屈位)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式与卧式腰椎过伸过屈位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体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和腰骶角及过伸、过屈状态下的差值,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立式和卧式过伸过屈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立式的过伸过屈位移差值与卧式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Z=1.993,P=0.046);立式过屈位时腰骶角较卧式增大(Z=2.074,P=0.038),过伸位时差别不明显,立式的过伸过屈位腰骶角差值与卧式的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别(Z=3.180,P=0.001)。结论两种不同体位过伸过屈位所测得的腰5位移和腰骶角参数值不尽相同,站立位在判定腰椎滑脱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腰椎动力位,腰椎滑脱,DR摄片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液晶显示器的特点为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因此,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测控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用于各种仪器以及显示设备之中,成为连接人和机器之间的重要工具。本文笔者介绍了液晶显示器及其原理,并分析了微控技术的接口及其相对应的抗干扰措施,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 标签: 液晶显示器 接口技术 抗干扰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动物模型中验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创伤-烧伤-跟腱切开术后早期异位骨化。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只。实验组为脑创伤-烧伤-跟腱切开异位骨化模型组,对照组仅切开跟腱处皮肤不予其他干预。建模后第2、3、4、6、8、10周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并行组织学检查确定骨的形成,以第10周X线和HE染色最终确定异位骨化。结果第2周实验组跟腱超声表现为结构紊乱,内部回声不均匀,中间可见低回声区。第3周实验组跟腱处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第4周点状强回声增多。以上各时期X线检查两组跟腱变化未发现异常。于第6周后实验组跟腱处超声可见强回声相互融合成环状。X线检查实验组跟腱处见异位骨化,对照组跟腱处无异位骨化。第10周X线及HE染色最终确定实验组跟腱处异位骨化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受伤后可以早期发现异位骨化,并可用来连续观察异位骨组织的成熟过程。

  • 标签: 超声检查 异位骨化 动物模型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T静脉造影.多普勒超声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静脉造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准确率为98%,只有1例患者股深静脉血栓没有显示出来。结论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静脉造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就多投影立体拼接显示墙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影响立体感的两个指标最大视差和正负视差配比,给出了立体视差调节的指导性原则。首次提出了以实时曲线拟合生成边缘融合函数的方法,并基于平行双目投影模型,结合几何校正技术对多通道立体显示拼接墙进行了实现。实验证明,最大视差和正负视差配比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立体感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基于曲线拟合的边缘融合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多通道投影的无缝拼接。

  • 标签: 多投影立体显示墙 最大视差 曲线拟合 平行双目投影模型 几何校正 边缘融合
  • 简介: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因此,提高钙的摄入量对于调整饮食结构十分重要。奶类制品是钙摄入的主要食品来源。不过有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年消费乳制品仅为6千克,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因此,建议应适当提高奶类在日常膳食中的比例。

  • 标签: 乳制品 消费 钙摄入量 奶类制品 推荐摄入量 城乡居民
  • 作者: 毛一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  上海  200062)     【摘  要】基于定量分析,对不同防蓝光眼镜对屏幕显示画面彩色三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在6500k、5000K色温下,对OLED屏幕和LED背光的LCD的光谱分布进行采集,借助色度软件分析,对5种防蓝光眼镜对不同色温下两种屏幕主波长、饱和度等的影响展开定量分析,在人眼分辨率,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结果表明,5种眼镜对屏幕色坐标Z值降低效果相差最大;相同色温下,同一眼镜对LED背光的LCD屏的防蓝光效果比OLED屏更强一些。  【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器官捐献存在潜在捐献家属拒绝率高、生前签署率低、登记途径不了解、捐献家庭社会激励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温州市首创在社会医疗保险卡(以下简称医保卡)上显示器官捐献志愿,实现了器官捐献意愿卡和医保卡的合二为一。这一做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器官捐献宣传工作,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捐献志愿者,有利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有效开展家属协调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群众认可度和可行性。

  • 标签: 器官捐献 医保卡 可行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某液晶电视显示模组技改项目通风系统,针对系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并评价系统优化后效果。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笔者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对该企业通风系统优化前后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结果优化前,由于局部排风系统存在罩口设计不合理、风机风量不足、密闭性差等原因,导致该企业POL(偏光片)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2488.49~2799.70mg/m~3,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PC-TWA300mg/m~3)。2015年企业进行局部通风系统优化后,POL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3.91~9.97mg/m~3,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全面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经过优化后,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通风系统 系统优化 丁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