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7月28日,《中国楹联报》刊登了湖南唐贻棣先生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考辨》一文,他根据《新编曲靖风物志》中的《曲靖孙髯翁与昆明大观楼长联》一节,加以摘要介绍说:该书“首次披露此联作者为曲靖孙髯翁”,并认为“否定长联为昆明孙髯所作依据充足,应当成立。”其实,这一观点已提出来十余年了,1987年6月6日《云南日报》就曾刊出过曲靖赵宏逵先生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质

  • 标签: 孙髯 中国 云南 昆明市 史料考证
  • 简介:《续古宫》百首是历来被学界视作已经佚失的孔尚任重要诗作之一,而该书国内尚存有一孤本,现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为清康熙二十四年介安堂刻本,内中所载宫结构严整,情致婉转,词藻隽永,不但在孔尚任诸诗作中别树一帜,而且在咏史题材泛滥的明清两代宫中,亦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标签: 宫词 孔尚任 《诗最》
  • 简介:"王粲登楼"这一经典审美意象,在其后世的诗词作品中反复出现,多被用以寄托作者的羁旅思乡之情。明人刘基的中,"王粲登楼"这一意象也不断重复,通过对王粲《登楼赋》分析,结合刘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似可从中管窥到刘基在仕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 标签: 刘基 王粲登楼 意象 矛盾心态
  • 简介:"敌对势力",是中共词典里的老。它在党报《人民日报》上出现的总次数不算多。该报一九四六年创刊,"敌对势力"首次出现是一九四八年。从一九四八年到二〇一三年,六十五年里,共有一千七百六十六篇文章使用过此语。历年频率波动如图:上图有丰富的政治信息,隐含诸多疑问,如:一九四九年后的毛泽东时代,为数不多的"敌对势力",是在什么语境下出现的?语义是什么?一九七八年后的邓小平时代,该语长期蛰伏,又异峰突起,何种力量使然?

  • 标签: 敌对势力 使用频率 《人民日报》 毛泽东时代 邓小平时代 政治信息
  • 简介:郑文焯是清代满族词人大家,清季著名词学家,晚清四大词人之一。学术界对其作及学理论都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其旗籍、官职、佐幕年数这些生平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则错误不少。经过深入考察,我们认定文焯隶内务府正白旗,他并未实际担任内阁中书一职,其担任幕僚年数总计也只有三十一年。

  • 标签: 郑文焯 旗籍 官职 佐幕年数
  • 简介:'盖凡文学作品皆有生命。作品即作者之表现,作品中皆有作者之生命与精神,否则不能成功。'这是当代词家叶嘉莹教授的老师顾随先生在课堂上说的话,并由叶嘉莹教授记了下来。顾随先生又说:'我们研究诗人的心理,就看他的感觉和记忆。诗人都是感觉最锐敏而记忆最生动的,其记忆不是记账似的死板的记忆,是生动的、活起来的。'类似的话,在顾随先生的课堂上很多,

  • 标签: 心读 漂泊词 词心
  • 简介:本文主要是根据宋人别集、笔记、方志等文献资料中关于柳永的记载,以及柳永的作品,重新考索柳永的生平仕履和作路径。关于柳永在晓峰盐务任职的时间,通过考察晓峰盐场的建场始末和它所在地的沿革,认为:柳永是在年轻时,在明州鄞县富都正监所属晓峰务工作过的管勾类人员;并推论他在中进士以前的很长时间,可能在两浙路转运司任管勾、干办类的职务。柳永的父亲柳宜是以南唐“伪官”身份入宋任职。柳永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在两浙路担任的职务,使他有条件与地方官妓接触。他疏狂的性格、出众的才华,使他写新词、翻新调,成为宋词的开拓者。

  • 标签: 柳永 伪官 晓峰盐场 孙何 疏狂新词
  • 简介:全国解放以后,在出版领域内,五部大型辞(字)书:新《辞源》、新《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及《中文大辞典》(台湾版),先后相继问世。这五部书卷帙浩繁,词目丰富,且各有分工,自具特色。如《中文大辞典》单字部分除收录正字外,兼收古字、俗字、异体字、生僻字等;复词部分博采词语、成语、典故、术语,以及人名、别号,书名,地名,职官名,动植物名等。新《辞海》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新《辞源》侧重语源,《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生僻字 出版领域 复词 汉语大字典 口数粥
  • 简介:白居易诗集中,“瑟瑟”一凡十五见①。依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顺序,录诗题、诗句如下(后附其卷数、页数及校记):一、(庭松》(11/617)疏韵秋械械,凉荫夏凄凄。校:“械械”,马本此下注云:“止戟切,陨落貌。”《英华》二字作“瑟瑟”。汪本、《全诗》俱注云:“一作`瑟瑟’。”

  • 标签: 《琵琶行》 居易 何良俊 资料汇编 古籍出版 刘禹锡
  • 简介:文章例举了郑文焯、朱彊村、杨铁夫等大家对梦窗作中玉兰、海棠、豆蔻三种花卉所作的笺注并进行了辨正,确定了梦窗中的"玉兰"是秋天莹白色兰花;辨明了"小春海棠"的植物特征;辨析了"蛮江豆蔻"、"蛮姜豆蔻"之间的差异。

  • 标签: 吴梦窗 误笺 玉兰 海棠 豆蔻
  • 简介:甘肃河西所有形式或体裁的民间文学,口头性无疑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娱乐性特征更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为娱乐而创作的别样的民间口头文学,除去歇后语、打油诗、谚语、谜语、民间笑话、绕口令、顺口溜之外,还有膏药、囔白话、绞儿、谣等几种河西特有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娱乐性是它们创作、产生、流传和演变的唯一宗旨。

  • 标签: 河西地区 民间文学 文学特征 民俗文化
  • 简介:对《元典章》中“速纳”一,学界均认为即“圣行”,无异议,但对“做速纳”的理解则产生分歧,有认为是按教规行事,有认为是“圣行拜”。实际上都不正确。据考证,“做速纳”的本义是婉指“割礼”。

  • 标签: 速纳 木速蛮 蒙古习俗 伊斯兰教规
  • 简介:《回疆竹枝》24首(一作30首),是近代爱国英雄林则徐(1785—1850)流放新疆时所作。回疆,指的是新疆天山以南维吾尔族聚居的地区。清朝时称伊斯兰教为回教,因而把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聚居之地称为回疆或回部。

  • 标签: 聚居 林则徐 流放 清朝 爱国 维吾尔
  • 简介:孔平仲,字毅甫,临江新喻人,与兄文仲、武仲并称“清江三孔”,以文章名世,黄庭坚尝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其诗文原集南宋时已佚,庆元年间有辑本《清江三孔集》四十卷,含平仲之作二十一卷。孔平仲不以填词著称,其作今仅存一首,即《全宋词》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所录之《千秋岁》。然此阕实有作伪嫌疑,今略作辨正,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辨伪 《全宋词》 黄庭坚 清江 诗文 词作
  • 简介:你们是登载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料的唯一专刊,对现代音乐史中的音乐文学“小疑问”,也必会感兴趣吧?那是90年代中期,我与爷爷观赏电影《城南旧事》时,当主题曲《送别》唱起李叔同先生填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 标签: 《送别》 李叔同 音乐文学 音乐史 中国音乐 现代文化
  • 简介: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满族研究》已创刊十五年。对于历史来说十五年只是一瞬问,对于本刊杂志来说,十五年却并非短暂。

  • 标签: 一世纪 纪发刊词
  • 简介:志锐是有清一代重要的竹枝词作家,其创作的《廓轩竹枝》百首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史料价值而言,它作为研究清代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资料,补正史之不足;从文学角度来说,它是清代文人边疆竹枝的代表,其诗性功能远超过一般文人竹枝,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凸显其人作品魅力。

  • 标签: 竹枝词 志锐 史料价值 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