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芒麦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料的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案例,汇总了芒麦草目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芒麦草已经在我国10个省(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22个市有自然分布。芒麦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容易在入侵生境中建植、扩繁、归化,进而发展成为入侵植物。通过对芒麦草入侵地和原产地生境类型的比较发现,芒麦草容易在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人为活动频繁的生境中建植,结合芒麦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欧洲风险评估体系(WG-WRA)中,芒麦草的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8分,入侵等级为高度入侵风险Ⅲ;澳大利亚风险评估体系(WRA)中,其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1分,对农业和环境的分值分别为13分和10分,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风险的植物,需要加强预警工作和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标签: 芒麦草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估 入侵防控
  • 简介: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18g/L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棉花红蜘蛛的效果。结果表明:18g,L阿维菌素乳油(8.1~10.8)g/hm^2能够很好的控制棉花红蜘蛛,且防治效果高于对照,对作物安全。

  • 标签: 阿维菌素乳油 棉花红蜘蛛 防效
  • 简介: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设置诱木和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调查林间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发生规律以及主要天敌种类,确定松褐天牛在余庆县的生活史。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雌雄性比为2.14:1;诱木的有虫株率为64%,虫口数量为(95.00±6.00)头/株;松褐天牛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存在较多自然致死因子,对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有效地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对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及时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余庆县 松褐天牛 诱捕器 诱木 监测
  • 简介:利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南京生兴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诱捕器监测诱捕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江西省峡江县马尾松林区发生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大量发生期为6月中下旬。

  • 标签: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 监测
  • 简介:为明确480g/L毒死蜱乳油对苹果绵蚜及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特选取虫害发生较重的苹果园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0g/L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药后21d对苹果棉蚜的防效最高可达89.70%,药后15d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最高可达94.34%,防效较好且对果树安全。

  • 标签: 480 g/L毒死蜱乳油 苹果绵蚜 桃小食心虫 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