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对零售药店进行 GSP认证,不仅是对零售药店的高质量监督管理,同时也是确保人们用药安全的重要的管理措施。但在实际的零售药店 GSP认证现场检查时,仍有部门企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就是表明,为了确保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过程中,更为符合 GSP认证中的要求,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零售药店的 GSP认证管理,并针对问题现象,施以一些高质量的对策,以确保人们的用药更为安全。

  • 标签: 零售药店 GSP认证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产时发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18年02月--2019年02月本院接收的82例产妇,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根据产妇产时有无发热,予以分组探讨,即产时无发热的产妇41例纳入常规组,产时发热的产妇41例纳入研究组。对比其妊娠结局,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常规组,且产后出血以及羊水污染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在产时若是发热,不仅会影响到产妇妊娠结局,而且还会影响到新生儿健康。对此,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有效护理措施的配合,以优化产妇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产时发热 妊娠结局 影响 护理对策
  • 简介: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药品生产对医疗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药品制,药品检验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在进行药品检验过程中影响数据结果的主要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具体探究如何控制数据结果和检验质量,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医疗建设。

  • 标签: 药品检验 数据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风险原因及相关的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ACU护理记录本中记录的12起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此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结果12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主要同管理因素、患者因素及护理人员因素3个方面有关。结论在PACU护理中,结合常见护理风险事件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策,可以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后麻醉恢复室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 作者: 刘彩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彩芳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内病变患者进行调查,将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2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5%(36/742)。术前评估中年龄大、基础疾病多、GCS评分低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次手术、手术持续时间长、开颅手术比例高及术中出血量多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长、引流量多、昏迷时间长及护理满意度低也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应该对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 简介: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住院老年患者80例,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入院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3月-2016年5月入院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之后,分别实施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10.00%(发生患者有4例、百分比为10.00%;未发生患者有36例、百分比为90.00%)低于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30.00%(P<0.05);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的满意度95.00%(满意患者有30例、百分比为75.00%;一般患者有8例、百分比为20.00%;不满意患者有2例、百分比为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再实施全程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住院老年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 护理预防
  • 简介:【摘 要】基层零售药店在现代城市中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不仅仅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药品购入工作,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确保药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随着可销售的药品种类增加,药店的服务系统日益多样化,药品管理工作的难度被提升,一些药店在检查工作暴露了一些管理问题,现结合质量管理工作需求,提供适用现代基层药品的管理对策

  • 标签: 基层零售药店 药品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 32例 3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8例 I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 4例。随访 6—36月,按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 18例,良 9例,中 3例,差 2例,优良率 8l%。 结论 术前仔细清洗患足及应用抗真菌药物、足跟部肿胀消除后再手术、术中跟骨解剖复位、必要时植骨和缝皮时分层缝合等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的主要隐患及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妇科护理的隐患,提出改进措施,比较改善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在护理措施改进前的护理满意度为85,护理满意度提高至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妇科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总结医院中药药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出现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应对措施。方法:找出医院中药药剂历年的管理资料,并对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医院中药药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进行方法的完善和改进。结果:根据实际的调查分析发现,医院中药药剂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分别为:药材采购不规范、中药药剂的炮制工艺粗糙、中药药剂存储水平低下等等几方面问题。为此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对中药药剂的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合理改进了中药药剂的储存时间和方法,大幅度提升了管理质量。结论: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使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运用先进的中药药剂存储技术几种应用对策,可以解决医院中药药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应用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药房内实施的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处方110张与实施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观察组)处方110张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药房内的工作人员6名进行观察,对比两组调剂方式之间对比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两组调剂方式下对比的调剂出错率、药品剂量准确率、发药准确性、工作人员满意度及管理质量评分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过程中应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调节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及管理,促进中药配方颗粒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的调剂方式来说,中药配方颗粒在调剂、发放、剂量管理及被接受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能显著减少药房工作中出错现象的出现,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饮片 应用 对策
  • 简介:病毒性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病毒性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经由鼻腔传染。病毒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传播途径难以控制、传播速度快。因此,如果不对病毒性感冒进行预防与控制,将会导致病毒性感冒传播范围扩大,从而导致更多人出现病毒性感冒症状。病毒性感冒的传染性要明显强于普通感冒。加强病毒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能够避免更多的人染上病毒性感冒。

  • 标签: 病毒性感冒 预防 控制
  • 简介:药品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服用病患的安全和药品功效性,其合格标准参考了药用安全性、药用稳定性和对于特殊人群以及体制的特殊功效性等参数系数,确保药品的质量是制药必不可少的步骤,从而保障并强化对于病患的治疗效果。因此,规范取样程序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重大影响,根据该程序的精准操作,能够进一步协调药品的药用功效,并且明确其各类作用。

  • 标签: 规范取样程序 药品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药品GMP指的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药品行业的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药品的生产流程是药品质量保证的关键。从原料的加工到成品进入市场,GMP是药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虽然我国引入了先进的药品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对我国的药品安全和信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下面将讨论GMP管理制度在药品生产中的作用,并分析药品质量出现的原因和问题,给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

  • 标签: 药品 GMP 药品质量 问题原因
  • 简介:药品质量安全与病患息息相关,只有安全的药品才能为病患带去生存的曙光,质量不合格的劣质药品只会加重病患的病情,拖延救治的时间。通过对药品的生产、运输、贮藏以及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药品的良好品质。药品的种类随着科研的不断进展已经发展得十分多样,单一的质量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求药品检验人员不断修正并实施药品质量标准,以达到保障药品质量的效果。

  • 标签: 药品 质量控制 标准
  • 简介:目的分析并研究在对存在有机磷农药中毒问题的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急诊急救护理方案的实际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始至2018年四月止时间段内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存在有机磷农药中毒问题的疾病患者共5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5例疾病患者,通过常规的急救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之中疾病患者为25例,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高效的护理干预,并且保证护理的人性化以及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将最终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之中的25例疾病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最终满意程度为100%,出现并发症问题的人数为组内人数的4%,手术过程中胃内容物的实际溢出率为8%;而对照组之中25例疾病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最终满意程度为80%,出现并发症问题的人数为组内人数的40%,手术过程中胃内容物的实际溢出率为20%,数据均具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内疾病患者洗胃的整体时间以及洗胃的液量相对于对照组也有着明显的差距(P<0.05)。结论在对存在有机磷农药中毒问题的重症疾病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水平以及整体效率并且提升主动性,能够起到进一步缩短病程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的临床安全程度,增强了护理工作的最终质量。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