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10年5月期间实施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23例(28眼)高度近视(眼轴〉26mm)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3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1眼(7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3眼(82%)。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好,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是基层医院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术式。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高度近视 并发性白内障
  • 简介:目的评价切口超声乳化及大直径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对于治疗高度近视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40例68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3.2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植人大直径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观察术中的安全性及术后疗效.结果术中无一例发生后囊膜破裂、前房出血以及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54.41%;术后1周为70.59%;1个月为82.35%;视力≥1.0者,术后1天为8.82%、术后1周为25%、1个月为41.18%.结论切口超声乳化及大直径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但是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术后视力提高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有关.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小切口超声乳化 大直径折叠式
  • 简介:目的探讨总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在防盲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200例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患者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及总结.结果与术前视力比较,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天,3个月视力达0.5以上55.1%,75.7%,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差异不大,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散光,术后复明效果好,操作简单,手术经费低的优点,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有效补充,适合在基层医院复明工程中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颞侧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4例(7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上象限或颞侧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65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7眼视力不变。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3.40±3.56)mmHg。功能性滤过泡保留完整,未见瘢痕化及渗漏。结论颞侧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操作简单,视力提高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眼压控制稳定。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 简介: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里,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医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眼科学的特点,初步探讨在眼科教学活动中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临床提供帮助。

  • 标签: 眼科学 创新能力 医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距角膜缘不同距离切口对非超声乳化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50例(150只眼)白内障患者按切口距角膜缘距离分为A、B和C三组。在角膜上方部位行直线形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平均角膜散光度,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三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A、B、C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在术后一周时分别是(2.29±0.84)、(1.90±0.77)、(1.79±0.85)D,其中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术后1月、术后3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所处的位置距角膜屈光中心的距离越远,术后早期平均角膜散光度越小。白内障手术切口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非超声乳化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佳切口位置是角膜缘后2.0mm。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切口 人工晶体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科确诊并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0例30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观察并记录其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时视力恢复良好,有6眼视力在0.1-0.5,占20.0%,24眼视力在0.6-0.8,占80.0%,矫正视力在1.0及其以上的有6眼,占2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均无严重影响眼压及视力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 简介:目的报告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效果.方法收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9例,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在14~18mmHg之间,平均为(15.26±1.20)mmHg,与术前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05者6眼,0.05~0.3者8眼,>0.3者5眼;术后滤过泡Ⅰ型、Ⅱ型17眼(89.47%),为功能型滤过泡,2眼(10.53%)滤过泡不明显;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48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切口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两例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6眼,0.3-0.8者30眼,〉0.8者12眼,术中、术后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跟视力恢复好,且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足适应于广大基层医院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晶状 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