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并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屈伸活动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予以优质护理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围手术期 人工关节置换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破膜和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128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患者行人工破膜)与对照组(64例患者行自然破膜),两组产妇分娩中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5.6%,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评分8~10分例数,多于对照组,P<0.O5。结论产妇分娩中给予人工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破膜 自然破膜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母婴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2%>80.85%)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59±4.33)分>(67.75±4.62)分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9.88±2.12)分<(13.97±2.3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其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应用人工全膝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采用术前急性期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26例(100%)患者均对疾病恢复充满信心,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后参照美国组约特种外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26例患者评分均为优。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对其顺利手术和加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效果优的为72.50%,良的为20.00%,中的为7.50%,总优良率为92.50%。结论临床上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此方法效果明显,能够早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严重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谈护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体位摆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取常规侧卧体位摆放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侧卧体位摆放基础上,迚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神经损伤情况,分析摆放采取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分析后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厅疮的患者有7例,神经损伤患者有1例。(神经损伤较少,基本未发生)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后出现皮肤厅疮的患者有2例,无神经损伤患者。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0%,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惿义。结论为人工膝关节置管术体位摆放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迚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摆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止早期妊娠中运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分析不同方式下患者流产效率与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与出血时间情况。结果在完全流产率上,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与出血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止早期妊娠中运用人工流产术比常规药物流产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减少腹痛持续时间,降低出血量与出血时间,整体的治疗感受更为理想。

  • 标签: 终止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服务,较比二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9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均有积极帮助,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 人工关节置换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46例,这些患者都已经取得了家属的同意,将这46例患者通过随机双盲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的23例患者采用传统气管道管理措施,另外观察组中的23例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患者的床头抬高大约35°,然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点滴泵入气道湿化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护理要求进行合理的吸痰处理,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洗液以减少细菌的定植。在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对其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期间的总费用、气管切开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41%,另外气管切开所用的时间为(40.3±8.5)天。而观察组中的23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率为22.4%,气管切开的时间为(30±6.3)天。两组患者之间的各项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预防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也能较大程度的缩短患者的气管切开时间,除此之外也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方案 预防 神经外科人式气道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后方入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切除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02例(切除组),保留且修复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18例(保留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切除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6.86%,保留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有效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术中应对关节囊及韧带尽可能保留和修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关节囊置换 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进行抢救,比较抢救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抢救后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SaO2、PaO2、PaCO2、pH等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要明显优于抢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应用于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人工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将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参与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拆线时间(4.50±0.50d)、疼痛缓解时间(12.45±2.50d)均短于对照组,而关节屈伸活动度(130.50±6.50°)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显著,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给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直肠癌手术并在术后行人工肛门的16例患者,按照实行的不同护理模式为患者分组实行常规护理的8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8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①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的躯体功能为(72.73±13.98)分,心理功能为(90.83±16.96)分,社会功能为(84.76±7.03)分,人工肛门为(79.40±8.04)分;对照组的躯体功能为(55.10±10.63)分、心理功能为(74.48±11.63)分、社会功能为(68.63±4.65)分、人工肛门为(60.32±7.90)分。②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2.5%(1/8),对照组则为62.5%(5/8)。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人工肛门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措施的研究;对照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展开临床护理;观察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临床护理路径展开临床护理;最终就两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的缩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74例患者,根据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另外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研究结果依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均做出预先化的考量,给予患者安全性的保障,避免患者产生其他负面手术影响,为手术后的髋关节恢复做出良好的准备工作,是值得在手术中应用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青光眼白内障患者45例,依照手术前视力情况进行分组,给所有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研究各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和眼构成比,在此基础上定期追踪患者视力和眼压变化。结果视力超过0.2且低于0.4的眼睛术前术后的眼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视力范围的眼睛术后眼构成比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一定时期追踪后,其视力和眼压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引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硬体植入到老年青光眼临床治疗中,有利于降低患者眼睛眼构成比,提高患者视力和眼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老年青光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于术后第3个月末,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0例观察组患者中,22例优,7例较好,1例良;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优,12例较好,8例良,1例差。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升高(96.7%),卡方值为6.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置换关节脱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干预 关节脱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术中出血量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患者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展开1-6个月不等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还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恢复患者关节活动,提高关节稳定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8月诊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4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同时统计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感染例数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好,临床护理价值高。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精细化护理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