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听力障碍青少年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就诊的听力障碍青少年抑郁病例资料 120份,分析其临床症状及发生相关因素。结果 听力障碍青少年抑郁的临床症状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头痛、头昏、呼吸困难等,检查后未发现无器质性变化,短时间离开学校或家庭等特定环境则无上述症状。发生相关因素与发病轻重与家庭关系( 50%),父母养育方式( 32%),应激性生活事件( 18%)等有关。结论 听力障碍青少年抑郁的临床症状的产生因素具有多样性,应及早针对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标签:    青少年 听力障碍 抑郁 症状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查时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听力筛查的74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3例于出生后24h-48h内进行听力检查,27例为48~72h内,44例为72~96h内。统计不同检查时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结果出生后24h~48内筛查者通过率为33.33%%;出生后48h~72h筛查者通过率为92.59%;出生后72h~96h筛查者通过率为81.82%。出生后48~72h内接受检查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逐渐提高,可以出生后48h~72h之间作为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检查时机 通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予以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08月-2021年09月4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组(24例)围术期听力护理中,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常规组(24例)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P<0.05);与常规组比,护理组听力提升幅度高,住院时间短(P<0.05);护理满意度中,两组对比显著(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分泌性 中耳炎患儿 检查听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517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了解柯桥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探讨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危险因素,为婴幼儿听力损失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5171例新生儿,通过查阅孕产妇的医疗病历获取母亲孕期及分娩的基线资料,新生儿出生48h后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首次听力筛查,分析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5171例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为99.79%,初筛未通过召回率为94.88%。听力初筛通过率为85.65%,其中,右耳通过率(91.34%)高于左耳(89.94%)(χ2=5.908,P=0.008),女性婴儿更容易通过听力初筛(OR=0.647,P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这项研究关注耳鼻咽喉科手术对于听力恢复的疗效评估与探讨。我们对一系列曾接受耳鼻咽喉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追踪研究,使用纯音测听、习惯性声纳测听和言语发声阈值等客观听力测量方法,以评估其术后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听力有显著改善。以中耳疾病患者为例,术后听力平均提升约20分贝。同时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既往病史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疗效。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中耳炎或中耳骨折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此外,手术过程中的微创技术和精细操作也在提高治疗效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听力,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耳鼻咽喉科手术 听力恢复 疗效评估 中耳疾病 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辨证选穴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瘫伴有语言障碍患儿40例,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Gesell评分及综合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Gesell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esell评分、综合能力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更高,组间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实施辨证选穴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能够保障患儿机体状态恢复,同时改善患儿的语言理解,值得将该治疗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辨证选穴针刺 语言康复 小儿脑瘫 语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感觉统合训练与引导式教育对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康复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语言障碍患儿共计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为患儿提供引导式教育训练;观察组(n=30)为患儿提供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训练,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利用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开展构音障碍训练,了解两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Gesell在语言、社交、适应性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三项Gesell指标评分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言障碍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干预后,可使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引导式教育 语言障碍 语言发育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助产护士语言交流技巧,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100例分娩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专业温和的语言交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交流,对比两组产后抑郁阳性率及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阳性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产科护士特别是助产士进行培训,并加强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掌握其语言技巧。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护士 孕妇 头痛 语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0-01
  • 简介: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的出现,尤其是血氧依赖水平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在神经、精神学领域研究中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脑语言功能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 标签: 语言 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依赖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语言障碍中,语言发育迟缓是发生率最高的。为了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我科在儿童语言发育评定上采用CRRC版(ChinaRebailitationResearchCenture)<S—S法>(Sign—SignificateRelation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提供了正确有效的训练参考依据。正确的评估,大大缩短了康复训练疗程,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 标签: 儿童语言 语言发育 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56-01
  • 简介:目前,我国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正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启音博士、导航系统、数码助听器的验配、电子耳蜗的植入等先进设备和手段已应用于聋儿康复工作中,但聋儿康复最终还是要立足于语言康复训练这一核心。

  • 标签: 语言康复训练 聋儿康复 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语言康复 导航系统 康复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临床护理干预中以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实施服务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86例于我院2021年5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征得监护人同意后予以单盲方式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儿实施的护理干预为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两组患儿临床依从性与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临床护理干预中应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能够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且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可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荐。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进行听力学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在55例(110耳)中证实有分泌性中耳炎的97耳,其中气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13耳,轻度异常50耳,中度异常34耳。骨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92耳,V型波潜伏期为6.58±0.26ms;异常5耳。1000Hz鼓室导抗图正常4耳,异常93耳;226Hz鼓室导抗图正常18耳,异常79耳;镫骨肌声反射引出22耳,未引出75耳;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通过28耳,未通过69耳。结论听力学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学检查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