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每天口服米司酮片25mg和10mg。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与大剂量治疗相比,通过小剂量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故使用小剂量米司酮有较大的益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探讨米司酮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米司酮是一种强效的抗孕激素药物,于抗早孕、催经止孕外,尚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与前列腺素合用)、死胎引产、扩宫颈。临床上与米索前列醇合用效果较好,疗效显著。

  • 标签: 米非司酮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封社会上35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除学生外)的网络成瘾现象与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关系进行比较探讨.方法(1)选取人中学生及35岁以下的其他青少年作为被试,分为两组,(2)根据K.S.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作初步判断是否有纲瘾现象及程度;(3)根据假设选择相应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孤独分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生存条件问卷。结果(1)35岁以下、学生的青少年与人中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内容(交际、游戏)无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孤独感、主观幸福感无显着差异。(2)35岁以下、学生的青年的网络成癌程度与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呈相关。

  • 标签: 网络成瘾 人际信任量表 孤独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成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感因素,为肝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27例成人NASH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52例健康体检成人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体重指数偏高者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并且有脂肪肝或其他肝病家族史者的比率高于健康成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体重指数偏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和性别差异是成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感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成人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的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大剂量米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司酮和大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效果,小剂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内皮抑素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就内皮抑素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相关的叙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内皮抑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7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各39例。其中高剂量组患者给予25.0mg的米司酮药物治疗,而低剂量组患者给予12.5mg的米司酮药物治疗。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孕酮、雌二醇、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使用低剂量米司酮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DMS结合超短波常规疗法对腰背筋膜炎的影响。方法将38例腰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超短波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所有治疗均为1次/d,每周六次,持续治疗3周。采用腰背筋膜炎疗效标准和腰背疼痛评分(NPRS)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结合超短波疗常规法疗法对腰背筋膜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DMS 超短波 常规治疗 腰背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A在测量和录入体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A测量和录入生命体征,分别统计应用PDA与传统护理方法80例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及录入所需护理时数,生命体征录入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PDA测量生命体征和录入生命体征所需护理时数,比传统护理方法少,应用PDA测量和录入生命体征正确率比传统护理方法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两种方法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应用PDA可减少护士测量与录入生命体征所用时间,减少生命体征录入错误率,患者满意度有提高,PDA的应用,减少护理重复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从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PDA 生命体征 护理时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女性超声测量膀胱逼尿肌厚度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正常体检成年女性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9岁,按照年龄分为4个组,20~29岁为1组,30~39为2组,40~49为3组,50~59为4组,应用腹部超声进行DWT厚度测量,比较四组之间DWT厚度有无差异性。结果1组DWT为(1.9±0.21),2组DWT为(2.0±0.41),3组DWT为(1.8±0.67),4组DWT为(2.1±0.32),4组之间D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对DWT无明显影像。

  • 标签: 正常成年女性 超声 逼尿肌厚度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的正畸患者中安氏二类错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这一类错合也引起了医生的注意。我们发现,具有协调的咬合与骨骼形态关系的患者,他们大多数上颌与下颌骨基本是同时发育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协调和漂亮的侧貌。然而,存在二类错合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前后向咬合的不调,伴有或不伴有上下颌骨的不协调。研究发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错合患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临床治疗达到影响上下颌骨相对生长速率快慢的程度。本文将阐述关于II类错合的骨骼发育、头影测量及病因的一些相关问题。

  • 标签: 安氏II类 牙弓形态 头影测量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位妊娠应用MTX联合米司酮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MTX治疗,观察组应用MTX联合米司酮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包块直径、β-HCG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组间治疗后的包块直径、β-HCG水平对比,P<0.05。结论异位妊娠应用MTX联合米司酮保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异位妊娠 MTX联合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异位妊娠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16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司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异位妊娠症状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47例,治愈率94%,对照组治愈37例,治愈率,74%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87.0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米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治疗时计划下机的体位管理的影响以及护理的方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且术后出现肾衰竭并发症需要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法治疗的80例患者,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予以体位管理和普通护理管理,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滤器使用时间少于观察组,(34.56±1.52)小时VS(52.36±1.69)小时,组间对比差异价值存在,P<0.05。结论体位管理护理法,可延长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法的管路使用时间。

  • 标签: 体位管理 非计划下机 体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米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妇产科随机抽选出患者100例(包括子宫肌瘤、人工终止妊娠、异位妊娠、紧急避孕、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将10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米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时间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产科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而观察组妇产科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米司酮在妇产科各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一种理想药物。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