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院急救出车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本院是于 2019年 4月开始执行急救车流程管理,现通过对 2019年 3月至 4月间出车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述改进措施,并对 2019年 4月到 5月间根据流程管理实施后的出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流程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急救车出车各环节时间(其中包括人员接到指令时间、集合完毕时间、车辆到位时间以及车辆离开医院时间)。 结果 流程管理制度实施后,医院急救车出车各环节时间较于实施要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院急救车出车过程中采用流程管理方式能够明显减少出车各环节所需时间,为院急救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流程管理 出车管理 院前急救 出车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低剂量抢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一般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学龄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为该年龄段患儿提供恰当的干预方案。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童喘息性疾病学龄患儿 96例,随机分为 A组 48例和 B组 48例, A组为低剂量抢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 B组为一般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所有患儿随访 1年,对比两组患儿静脉治疗次数、喘息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安全性。结果 ① 所有患儿均完成研究,无剔除病例。各组患儿在入组治疗 1年期间与入组治疗 1年比较,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天数、喘息发作次数及急诊次数均明显改善( P<0.05);②两组患儿布地奈德使用天数间比较差异无意义( P>0.05), A组患儿布地奈德使用量明显低于 B组患儿( P<0.05);③ B组中有 1例患者出现鹅口疮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其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抢先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给药时间更为灵活,且使用布地奈德量更低,间接降低医疗费用,可作为学龄儿童喘息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 标签: 雾化 布地奈德 喘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重症病人气管插管出现心理应激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6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比2护理满意率、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且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 气管插管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重症病人气管插管出现心理应激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6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比2护理满意率、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且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 气管插管 心理应激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透析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共 80 例。通过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有病例 40 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管理,试验组透析前进行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进行比较的是两组的康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 1 级、 3 级、 4 级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 3 级康复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在血液透析的运用对改善透析结局,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透析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42例宫颈癌病变患者选择,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明显更低,P<0.05;对比分析二组护理干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P>0.05。结论:宫颈癌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方式,效果不同,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不同心理护理方式 宫颈癌前病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彩超检查下肢静脉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 ~2018年 12月 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治疗前行彩超检查下肢静脉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 15例( 15.00%)患者彩超检查存在下肢静脉异常情况;其中 5例( 33.33%)为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3例( 20.00%)为单纯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5例( 33.33%)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 2例( 13.33%)患者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结论:彩超在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彩超检查 下肢静脉
  • 简介:摘 要:目前,由于孕优生检查可以实现优育优生,尽可能降低缺陷儿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人口素质,避免先天性残疾。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孕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进行研究,对其最新进展予以分析,意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 标签: 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急救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选出64例院内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院急救护理进行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救治等待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上下肢FAM评分、Barthel评分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有利于其预后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用院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急救科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5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成两组,对A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对B组38例患者实施院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后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致残率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和伤残现象的出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 护理有效性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急救的应急策略在创伤事件救治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分析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对象为此时间段内我院院急救的58例意外创伤患者,对患者均实施院急救的应急策略,研究其可行性。结果:急救人员抵达求救现场的时间较快,并且患者在入院后需要等待救治的时间较短。结论:院急救的应急策略使用在发生创伤事件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创伤事件 院前急救 应急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游离股外侧皮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4 年 1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 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取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 100.0%。术后 2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3d、 5d治愈; 2例患者术后第 2d发生动脉危象,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患者吻合血管以及重建该处血管血液循环后皮瓣成活。 30例患者经术后随访 6个月调查显示,患者皮瓣色泽恢复正常且外观良好,均未发生破溃现象。结论: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手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明确,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肢复杂创面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手术修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急救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 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200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抢救成功与否进行分组,将抢救成功者纳入实验组( n=168 );将抢救失败者纳入对照组( n=32 )。对两组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急救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的个人因素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患者院抢救成功率无影响;性别对患者的院抢救 成功率无影响;病程对患者的院抢救陈功率无影响;心功能分级≥ 2 级院抢救成功率更低; LVEF 在 30-50 者抢救成功率更低;合并胸腔积液、肺水肿时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低; NT 、 BIM 分级会影响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此前基础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经对两组患者的非个人因素对患者院抢救成功率的分析对比,抢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抢救时间、抢救方法等均会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 P < 0.05 )。 结论 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的因素较多、需加强对可控因素的进一步控制,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 急救 相关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馈控制应用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所取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 月 ~2019年 1 月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的全身麻醉患者 78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9例,观察组应用馈控制,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躁动发生率和因躁动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动护理中应用馈控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躁动症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前馈控制 全身麻醉 躁动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院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将本院急诊科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8例院急救护理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所给予的为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所给予的为安全隐患防范管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予以比较的为出车时间、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其中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且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明确院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强化和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可保证快速、高效的完成院急救,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院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抢救效率、纠纷事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等4方面的总占比为10.00%,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流程、专项护理、有效沟通、护理环境、情绪疏导5项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减少了纠纷事件的产生,整体护理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常规护理 抢救情况 抢救效率 纠纷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实施院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 120例 2018.1~2019.12本院急救中心接收的 AMI患者进行研究,自 2019年 1月开始实施院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管理,比较实施( 2018.1~2018.12)的 60例患者及实施后( 2019.1~2019.12)的 60例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 实施后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分别为 96.67%、 100%,高于实施 88.33%、 91.6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AMI患者实施院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能够快速抢救患者生命,大大减低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改良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龙华市妇幼保健院 2016-03-2019-03收治的宫颈癌病变患者 84例,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阴道分泌物排出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流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