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95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病原菌培养确定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深入分析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3%。1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血液感染1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例、消化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3例、其他位置感染1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1例、革兰阳性菌7例;根据因素分析得出,感染患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住院时间>2周、病程>2年、侵入性操作、静脉置管、引流管、有合并症、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免疫抑制剂等(P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8月-2021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甲状腺肿瘤组27例,甲亢组27例,其他甲状腺疾病组26例,选取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26例为对照组,对研究样本行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查,研究比较不同方法检验结果。结果:各组研究样本甲状腺球蛋白浓度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临床检验,甲状腺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工作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随机挑选100名患者纳入这一次的实验研究,应用随机抽签的办法将实验研究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5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服务,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给实验组患者进行服务,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估分数要比对照组更低,对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研究价值较高;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几率也要比对照组更高,差别同样较大,统计学研究意义较大。结论:在对风湿免疫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合理地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几率,所以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风湿免疫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的26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展开探究。结果:经实施规范化治疗、预防感染、控制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各项干预措施之后,26例患儿的病情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窒息及死亡发生。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并发症风险,为患儿的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产前检查孕妇实施免疫检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妊娠12周前于本院查TORCH且结果无异常的孕妇246例作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妊娠且16周前未查TORCH的孕妇2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危险因素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分娩时危险因素发生率8.13%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前检查 孕妇 免疫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小儿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例,本研究共选取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检验,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水平,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儿的IgA,IgM,IgG和C3,C4水平均相对较低,实验组儿童在CD3+,CD4+和CD4+/CD8+的水平均对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在对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时,均表示为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检验工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辐照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53例食管癌患者,参照组术中输注未经辐照的新鲜成分血,实验组术中输注辐照成分血,观察辐照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水平、T细胞亚群(CD3+、CD4+等)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参照组的各项免疫指标显著受到抑制,直到术后7d,各项免疫指标虽有升高,但是未达到正常水平;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第1d、7d均未见明显变化;同时,实验组在各时间段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辐照血 食管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措施。方法: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检验科施行免疫检验的标本中随机选择 3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探究标本的病毒类型及阳性率。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 350例研究对象中有 208例结核患者、 98例梅毒患者、 20例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4例免疫缺陷病毒患者,且组间阳性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 0.05)。结论:分析探究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取定期消毒、检验培训、制定并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等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达到提升实验室安全程度,防控检验人员突发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方法:选择本门诊中心于 2018.10-2020.3 月收治的 540 例被猫狗抓伤或者咬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全程共注射 5 针,在接种 15 天之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 结果:在接种狂犬疫苗后, 540 例患者中血清抗体阳性人数为 528 ,抗体阳性率为 97.78% ,对于不同性别之间以及不同年龄之间的患者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 P>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当患者在被猫狗 抓伤或者咬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转阳率比较高,并且对于不同年龄或者性别的患者抗体转阳率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取5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进行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考察患者的体液免疫水平、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gG、IgA、IgM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4、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

  • 标签: ENA抗体 体液免疫检验 SLE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020年期间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实施常规的HE染色处理,而研究组实施免疫组化染色处理。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的切片统计结果比较差异较大,且研究组的优良率以及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确诊率,保证了切片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放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44例),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放化疗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放化疗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一年随访死亡率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说明在单纯放疗/放化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免疫治疗疗效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放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44例),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放化疗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放化疗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一年随访死亡率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说明在单纯放疗/放化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免疫治疗疗效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重度痤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不同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满意度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对比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度痤疮患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规划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0例儿童,抽签法分成100例对比组、100例实验组,分别未、实行免疫规范,对比两组疾病发生情况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比对比组,实验组在接种证查验及长期保管、一般反应的认知和处理、一类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生活和饮食干预上认知率更高,其传染病发病率更低(X2=15.457/16.229/30.521/17.543/4.688,P

  • 标签: 免疫规划 传染病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规划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0例儿童,抽签法分成100例对比组、100例实验组,分别未、实行免疫规范,对比两组疾病发生情况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比对比组,实验组在接种证查验及长期保管、一般反应的认知和处理、一类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生活和饮食干预上认知率更高,其传染病发病率更低(X2=15.457/16.229/30.521/17.543/4.688,P

  • 标签: 免疫规划 传染病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