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最新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中首次将燕窝(罐头装燕窝除外),动物源性中药材及转基因生物材料等列入严禁携带和邮寄入境项目。还规定,通过携带或邮寄方式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 标签: 动物源性 中药材 邮寄 中国内地 燕窝 入境
  • 简介:目的观察央芪汤流浸膏制剂对胃癌种植瘤瘤体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悬液皮下接种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当接种部位肿瘤长至最大径4-5mm时,裸鼠随机分为4组:央芪汤敷贴剂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期间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生长状况,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和记录肿瘤的最大径(a)最小径(b),绘制肿瘤体积的生长曲线;连续用药24d,并继续观察4d后,颈椎脱位处死裸鼠,连同胞膜完整剥出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按体积计算药物的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央芪汤流浸膏可以明显增加荷瘤裸鼠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指数与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央芪汤流浸膏可以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 标签: 胃癌 中医外治法 央芪汤流浸膏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建立乌头中毒致死的动物检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LC/MS/MS分析方法。方法:将生物检材用氨水调pH值为8-9,用氯仿/乙醚(1:4)萃取生物检材样品,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在中毒致死的动物检材中发现了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结论:LC/MS/MS法灵敏可靠,样品处理快速简便,适用于生物检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检测。

  • 标签: 法医毒物分析 乌头 生物检材 乌头类生物碱 LC/MS/MS
  • 简介: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体内NO、NOS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治疗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小时、6小时两个时间点测定各组血液和脑干中NO、NOS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血浆和组织中NO含量升高,且4小时高于6小时,两个时间点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血浆和组织中NO含量降低,两个时间点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模型组血浆和组织中NOS含量升高,且4小时高于6小时,两个时间点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血浆和组织中NOS含量降低,两个时间点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下调由硝酸甘油诱导的NO、NOS异常升高的水平,这种作用可以遏制偏头痛发病过程中一系列级联反应的恶性循环,从而发挥抗偏头痛的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动物模型 芎芷地龙汤 NO NOS
  • 简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由于发病率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疾病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疾病、评价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胀满","胃脘痛"的范畴,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确切,因此,从中医角度研究疾病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将为本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文章对文献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提供前期基础,也为从中医角度研究疾病提供模型支持。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动物模型 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即人类肠道微生物组(HumanGutMicrobiota,HGM)。含有超过1500种细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基因的100倍。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膳食、抗生素、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宿主基因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将破坏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在人类肠道菌群与个人健康之间的研究与探索,旨在为二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突破作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个人健康
  • 简介:化瘀法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取得很好的疗效,我就化瘀法在肝胆疾病中的运用谈几点心得。1难治性黄疸黄疸有阴黄、阳黄之分,湿邪是黄疸的主要病因,与热结是阳黄,与寒结是阴黄,其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均为肝胆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然瘀胆型肝炎很难区分阳黄或阴黄,黄疸多不显明而晦暗。

  • 标签: 化瘀法 难治性黄疸 脂肪肝
  • 简介:气郁体质是常见的九种偏颇体质之一,其临床分布比例约为7%~10%,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头痛、耳鸣、胃痛、梅核气、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两胁胀痛等症状。

  • 标签: 异病同治 气郁体质 乳腺增生 慢性咽炎 失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金刚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Ovid)、EMBASE、PubMed(2014,Issue2)、VIP、WanFangdatabas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收集金刚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年限为1979年3月—2014年7月,检索汉语及中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符合RCTs纳入标准的金刚藤治疗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共8篇,总共166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金刚藤联合西药组优于妇科千金片联合西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4,95%CI(1.68,5.90),P=0.0004〈0.05];金刚藤组优于中成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87,95%CI(1.85,8.10),P=0.0003〈0.05];金刚藤组优于司帕沙星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55,95%CI(1.52,20.27),P=0.009〈0.05]。在完全缓解率方面,金刚藤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0,95%CI(1.58,5.32),P=0.0006〈0.05]。在复发率方面,金刚藤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CI(0.07,0.53),P=0.001〈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06,1.99),P=0.23〉0.05]。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初步显示金刚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安全,在改善症状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效,但因该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诊断标准、随访时间、结果测量指标和判效标准均不一致,因此临床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 标签: 金刚藤 盆腔炎性疾病 安全性 随机对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