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两条平行线中间放一个铁环,小朋友两两一组,各执一小棍,用小棍拨动铁环向己方运动。发令后两人同时用棍牵引,谁先把铁环的大部分拉到本方线后,老师即宣布为获胜者。

  • 标签: 幼儿教育 游戏 初等教育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法在宫颈刀锥切术(CK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CKC的29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缝合方式,将接受传统Sturmdorf缝合法缝合的1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改良荷包缝合法缝合的161例患者纳入改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晚期出血量、术后活组织检查结果、术后宫颈塑性满意度、术后发热情况和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绝经与否、CINⅡ和CINⅢ的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1改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2±7.9)min,对照组为(40.5±9.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7,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7±1.3)d,对照组为(4.2±1.2)d,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375,P〉0.05)。2改良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8.6±24.3)mL;对照组为(67.0±18.6)m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8,P〈0.05)。改良组患者的平均术后晚期出血量为(13.5±6.2)mL,对照组为(16.3±5.7)mL,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70,P〉0.05)。3术后活组织检查结果(病理升级、浸润癌检出率及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宫颈塑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3、8.432、7.587,P〈0.05)。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05)。6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改良组患者术后宫颈管肉芽形成率及宫颈黏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3.754,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细胞学�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缝合技术 妇女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氨甲酸和缩宫素对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拟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纳入A组(n=50,静脉滴注氨甲酸+缩宫素止血治疗),B组(n=50,静脉滴注缩宫素止血治疗)和C组(n=50,静脉滴注氨甲酸止血治疗)。围手术期止血措施采取双盲法进行,除研究设计者外,受试对象本人与研究实施者对具体措施均不知晓(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止血效果[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受试对象因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剔除术困难而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因此,A,B及C组实际纳入患者分别为49例,48例及49例。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上述围手术期的止血措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A组术中出血量[(257±180)mL]明显低于B组[(490±368)mL]和C组[(538±352)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3组间术后出血量、术后Hb水平和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酸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并且明显优于二者单独应用。单独使用氨甲酸或缩宫素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的止血效果相当。

  • 标签: 氨甲环酸 缩宫素 子宫肌瘤 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