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周峨眉,1929年生,福州人,笔名萼梅,又号吾玫。建国前曾就读于闽候师范学校艺术科,1952年任平潭县文化馆馆长,1958年起在省美术家协会工作,曾任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于省美术展览馆副馆长岗位上离休。

  • 标签: 中国画 作品选登 美术家协会 师范学校 协会工作 常务理事
  • 简介:线是中国画的造型手段,线条在中国画的表现中,可以说它的表现力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它是在画家们的手中,有控制,有规律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急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更多还原

  • 标签: 造型手段 提按 节奏美 繁简 写意画 画中
  • 简介:国画形式语言的探索,一直是建立在古典画论的“描述系统”基础之上的。而在中国画形式及技法的描述体系中,大多是技术性的具体经验介绍,但却缺乏对中国画形式、技巧从学理上进行科学、宏观观照的努力。本文以中国画形式语言与技法体系的传统框架为出发点,对这些具体的形式要求与构成传统的诸要素进行较系统的学术梳理,并以一种分析的姿态,提出中国画中有“创作”式与“教学”式两种视点。当代中国画改革应该从分析的“教学”立场出发的新论点。

  • 标签: 中国画改革 形式语言 “教学的”视点
  • 简介:孙萌,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张长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常彤,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王洪波,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标签: 张长 艺术设计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国画 视觉传达 讲师
  • 简介:《悟因》是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新创的一部上党梆子实践教学剧目,从剧本到音乐设计、舞美、编导和演员,全部由该院师生原创、参演。该剧从2013年年底投入创排,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于2014年10月在晋城倾情上演。随后参加了由山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山西省艺术院校第九届戏剧教学剧目汇演成果展演"活动,受到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和业内专家人士的一致好评。《悟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获

  • 标签: 教学剧目 音乐设计 艺术院校 音乐唱腔 艺术系 人物造型
  • 简介:8月13日,陕西省商洛丹鹤广场首场投影秀演出正式开始,北京赢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投影秀提供系统设计、设备供应、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及系统维护等综合服务。丹鹤投影秀采用先进的投影技术,打造沉浸式裸眼3D效果,实现人与光环境的和谐统一,以酷炫的灯光艺术效果展现新时代商洛的精神风貌。

  • 标签: 投影技术 古城 韵味 光影 设备供应 系统维护
  • 简介:临汾魏村牛王庙舞坐落于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系三面观乐形制,其前檐西角石柱有铭文'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可知始建于1283年。舞坐南向北,台基高1米,台面宽7.4米,进深7.15米,略呈正方形,台前部三面敞开,为表演区。舞四角立柱,上承大额枋。额枋内侧留有圆环铁钉,演出时为悬挂帷幔的部位,成前后台的分界。

  • 标签: 牛王庙
  • 简介:京剧与国画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被世人赞为'国粹'。一方面,国画讲求在方寸间挥毫泼墨,而尽显文人对世界的审美认知;另一方面,京剧则以唱腔、念白、身段在舞台上展尽人生百味。由此可见,国画与京剧同被尊为'国粹',不仅由于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更在于二者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内涵。本文拟以岭南画派的艺术创作为例,就京剧与国画两种艺术形式的审美意蕴作对比考察。

  • 标签: 岭南画派 审美意蕴
  • 简介:国画与陶瓷从产生阶段就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二者艺术联系密不可分。陶瓷堆雕的艺术特点与绘画作品有一定的近似性,目前我国已经有了陶瓷堆雕画,其它绘画类型也有了近似于堆雕技法的运用,通过将陶瓷堆雕艺术技法引入中国画创作的畅想,指出很多优秀的陶瓷创作技法也有在中国画创作中借鉴运用的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尝试与研究,也需要材料科学家的鼎力支持。

  • 标签: 陶瓷 堆雕 中国画 创作技法
  • 简介:川剧是最能表现中国民族传统美学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自身具备的一些特别的艺术元素,如多种并容的声腔,令人叹为现止的绝技等.征服了广大观众,成为四川文化的一大亮点。然而当川剧舞台上的场景外化为一种自然现实与人物内在情感心理的统一时.就带上了明显的主观印记.以多种鲜活的意象组合出富于空灵之美的意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川剧的舞台美学观念与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美学思想深相契合,彼此相通。

  • 标签: 中国画 川剧 舞台 写意性 表现性 地方戏曲剧种
  • 作者: 吴珺珺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中国画不仅仅是塑造形体,处理空间和平面,中国画以“迹”造“象”的形式,致力于人类精神的抒发与意境的表达。在形式上,中国画较之与外国的油画,其最大的特殊点在于“笔墨”。笔墨是中国人表现自己艺术思想的抒写方式,是绘画的特殊与一般关系的体现。本文试从吴镇和石涛的绘画作品中去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所在。
  • 简介: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坐南向北,舞台进深7.7米,宽7.7米。单檐十字歇山顶,戏台内部装饰性的异形斗拱结构巧妙。台上可见残存的钉孔、铁钉和铁环,应是当时悬挂帐幔的遗迹。民国十年(1921)曾进行扩建。新中国成立后重修,恢复原貌。

  • 标签: 东羊村 东岳庙舞 临汾东
  • 简介:1957年,一幅反映鹰厦铁路热火朝天建设场面的大幅山水画《移山填谷》,毫无悬念地入选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造型美术展览”,并被悬挂在中央大厅,让东欧的艺术家们第一次观赏到来自东方中国,具有民族传统理念、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绘画。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在1958的8月30日《人民日报》上称誉道:“中国画能不能反映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曾经有过争论。

  • 标签: 中国画艺术 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日报》 文艺评论家 美术展览 传统理念
  • 简介:汹涌奔腾的地火──看张善麟演出的盖派《狮子》龚义江曾经多次看到过京剧《狮子》,盖老的演出也看过不下十余次,深为盖老精湛的艺术所折服,但真正看出些道道儿来,要算这次在杭州看了张善麟在“盖派艺术专场”中演出的《狮子》。这戏很短,首尾不过20余分钟,...

  • 标签: 狮子楼 盖派 艺术专场 张善 地火 刻画人物
  • 简介:展览越来越多,眼睛愈来愈挑剔,很久没有进展厅了.前不久,我还是走入福建省画院,杨挺中国画展正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观众.巨幛连壁,美扇盈墙;我流连三读,感想不少,这里仅择要言之.

  • 标签: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精神图式 杨挺 中国画展 绘画艺术
  • 简介:那是2002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明媚的晨光照进我的画室,我应约为陈明谋老师画水墨肖像写生。当时我仔细端详眼前这位8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师,那饱经风霜的脸部清瘦而矍铄,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丝刚毅与执着,而花白的胡须蕴含了老人家的慈爱和宽厚。他的人生履程在我脑海中隐隐闪现。当我以激越的笔调一气呵成画就陈明谋老师的人物形象后,突然想起了他的《报春图》《霜雪精神》画中的梅花。梅花是陈明谋老师喜爱的画材之一,梅花傲雪见精神,梅花俏也不争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