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丛惠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1-08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近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种尴尬: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已使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性”日渐淡化。归结原因也可以说是民族民间舞文化发展主流方向的偏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六)杂技缺少定位发展观念。中国现有几百个大中小型不等的杂技表演艺术团体,虽然地域环境和地方经济基础给杂技表演艺术团体搭建的平台不同,但演出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是平等的。大型的杂技团队,由于家底厚基础设施全,在国内拥有剧团独立的演出场所,制作编排的杂技晚会可以得到资金、人员、物力等方面的支撑和支持,所以,进入国际演出市场的竞争机会多,选择也较为广泛。而中型的杂技团队,剧团的综合实力弱于大型团队,只能量力而行制作编排一些小型的杂技晚会或杂技节目,因此,在国际演出市场的角逐有可能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 标签: 杂技表演 国际市场 演出市场 艺术团体 竞争机会 经济基础
  • 作者: 刘野萍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实现。它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时代的紧迫感,真正遵循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努力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原创歌剧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相对低潮后.90年代开始显现出逐步升温的迹象,据初步统计,到2005年为止在美国共首演了200多部歌剧,而且大多数是美国本土音乐家的新创歌剧,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在80年代仅4部.而到90年代就达到22部之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

  • 标签: 歌剧 美国 原创 20世纪70年代 90年代 80年代
  • 简介:近来,济南市文化系统以整风的精神,开展了一次群众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促进繁荣”大讨论。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对照先进,查找不足,着力解决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目标、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济南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

  • 标签: 济南市 文化事业 文化观念 创新 文化环境 发展思路
  • 简介:戏曲发展与当代语境的转换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世德《四川戏剧》编辑部的约稿信,要求"大视野、高起点、新角度",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探讨世纪之交的中国戏曲。我认为.这个要求很能启发我们开拓新的视野,高瞻远瞩,心明眼亮,奋发前进,而不只是狭窄地局限于小...

  • 标签: 当代语境 四川戏剧 王世德 四川联合大学 约稿信 中文系教授
  • 简介:由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办;西安中菲集团西舞秦腔剧院承办的“2011西安戏剧发展论坛”于20i1年12月-13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西舞秦腔剧院隆重举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 标签: 发展论坛 西安市 戏剧家 成功 新闻出版局 宣传部
  • 简介:盐城地区活跃着不少民营杂技团体:建湖县蓝天杂技马戏团,以冈西镇西吉居委会杨本明为骨干,创办于1985年,主要以杂技、马戏节目表演为主。目前有容纳500人的26米双杆大篷一个、汽车五辆、猴子二只、狗熊二只、山羊一只、马一匹、演职人员共二十多人,常年活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年收入达百万元。

  • 标签: 盐城地区 杂技 传承 节目表演 演职人员 马戏团
  • 简介:近年来.论议四川清音(包括其他民间或地区性曲种)濒于“生存危机”,已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了。面对此种议论.我也陷入沉思和苦闷之中。如何摆脱“危机”,求得“再生”呢?常言道:“听众造就曲(戏)种,曲(戏)种造就听(观)众”。曲(戏)种要生存下去,当务之急是必须从研究四川清音自身发展的规律人手,加强现代意识的渗透,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情绪,心态以及审美意识,造就一批现代的“四川清音迷”以及爱好者。为此.发展四川清音演唱嗓音的表现力,发扬四川清音独有的歌唱艺术风格,

  • 标签: 演唱艺术 清音 断想 审美意识 生活情绪 艺术风格
  • 简介:创意经济是个人自由与商业利益相结合,文化、经济、技术和全球化结合的产物。创意经济着重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创意,而不是仅限干艺术和文化;着重的是整个经济系统,而不仅限干生产过程。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是还没有制订适当的政策和机制,使人民的创意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 标签: 创意经济 杠杆 发展中国家 政府挑战
  • 简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文化战线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山东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
  • 简介: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一切文化艺术都要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淘洗和选择。市场经济这种既无情又合理的特点,实际已经把戏曲推向了文化竞争的漩涡中,戏曲艺术摆脱不了这个严峻的现实。山东省主要地方剧种吕剧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便自然的推到吕剧发展的日程上来。

  • 标签: 地方戏 吕剧表演 宏观发展
  • 简介: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吏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 标签: 董每戡 戏剧史观 “发展史”意识 “通史”意识 “女演员”论 话剧
  • 简介: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和黄梅戏研究会联合主办的’95黄梅戏表演艺术研讨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于1995年12月20日在合肥文华园开幕。开幕式由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黄梅戏研究会会长蓝天主持。

  • 标签: 黄梅戏 表演艺术 研讨会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艺术发展
  • 简介:一说起黄梅戏的传统,大家往往就会联想到具体的剧目、具体的曲调,比如、、、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平词]、[八板]是黄梅戏的传统唱腔;[二四六槌]是黄梅戏的传统锣鼓等等…….

  • 标签: 黄梅戏 唱腔 传统剧目 《女驸马》 锣鼓 观众
  • 简介:讲杂技的创新,其本质是一种对艺术的鉴赏。而对艺术的鉴赏,却又是见仁见智。在一般情况下,除了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作品容易取得比较一致的好评外,在许多时候,对一个艺术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多是一种百花齐放、各抒己见的局面。本文是我个人在工作中发现的和想到的关于杂技创新及其发展方面的感受和看法。

  • 标签: 发展趋势 创新 杂技 艺术作品 百花齐放 鉴赏
  • 简介:在《前言》中,董每戡先生以剧史家“评价戏剧应两面兼重,万一不可能,不得不舍取一方时,在剧史家与其重视其文学性,不如重视其演剧性”之准绳,指出“过去一班谈中国戏剧史的人”,把戏剧史与词曲史缠在一起,导致重案头而弃场上的历史性偏颇倾向。同时,作者阐明其撰写《中国戏剧发展史》的主导思想、整体谋划与具体布局,从而崭露了作者在戏曲史研究上开创新生面的创获,以及初步构建戏剧史学体系的大略构思。在《明代艺人的演艺》中,董每戡先生从“戏曲,本为登场而设”的戏剧本体论出发,通过对汤临川《庙记》就演员演艺严格要求的精湛剖析,从及在《陶庵梦忆》《板桥杂记》《词谑》《马伶传》等有关记载明代演剧情况和演员的艺术材料的广阔背景下,揭示了明代演剧艺术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引发清代戏曲诸腔灿烂期的重大作用与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特殊意义,并对词曲欣赏家们轻率地忽视明代民间艺人在表演、声腔上丰富创造的憾事,予以针砭。

  • 标签: 戏剧史 词曲史 文学性 演剧性 表演艺术 唱腔艺术
  • 简介:以国际灯光博物馆的收藏为主要依据,根据光源类型,分析火焰光源、电光源和节能电光源舞台灯的历史和发展状况,介绍舞台灯具技术、内外结构和光路,重点分析舞台灯具的各个时期电光源和节能电光源的性能特点,介绍相关功能的控制技术,最后对舞台灯具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标签: 控制技术 灯具 舞台 电光源 性能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有错综复杂的街道小巷和重叠林立的建筑,城市中人类的活动都需要引导、指示、说明、提醒、警告或者是介绍,以便人们很快熟悉环境、方便受众、获取信息,城市的秩序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识别系统作为参照系,导向系统对城市认知、辨别方位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城市标识 艺术发展 识别系统 获取信息 城市认知 导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