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EM)期发作的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总结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例发生于REM期的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3例为男性,年龄21~46岁。5例患者共监测到23次发作,22次发生在REM期睡眠,1次发作发生于REM Ⅲ期睡眠。每次发作持续30 s至1 min,表现为睡眠中“过度运动性发作”,伴或不伴意识障碍,13次发作期脑电图无明显异常,9次发作期有局灶性尖慢波或慢波,10次发作后期有局灶性慢波。结论REM期的过度运动性癫痫发作多起始于觉醒反应,发作间期放电均在清醒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需注意与REM期行为障碍进行鉴别。

  • 标签: 癫痫 睡眠,快速眼运动 脑电描记术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
  • 简介:摘要制动控制系统是制动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由司机或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P控制的制动过程中负责生成、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制动力进行计算和分配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CR300BF车组制动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实现原理、制动校核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CR300BF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紧急制动EB,紧急制动UB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早筛查、早诊断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改善其预后。超声检查是目前国内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恶性肿块病变(NML)因边缘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而容易被乳腺超声检查漏诊或误诊。针对乳腺恶性NML的超声诊断,目前临床主要诊断技术包括以下几种。①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乳腺恶性NML低回声区、微钙化、增粗扩张导管及结构扭曲(AD)等;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乳腺恶性NML内丰富血流信号;③超声造影(CEUS)不仅可通过造影剂反映乳腺恶性NML的微血管灌注情况,还能与乳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结合,提高诊断乳腺恶性NML效能,降低诊断性组织病理学活检率;④超声弹性成像可定性、定量反映乳腺恶性NML与周围组织弹性差异;⑤乳腺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基于独特的冠状面特征图像,可更加敏感地反映乳腺恶性NML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结构差异;⑥对上述5种超声技术进行联合的多模态超声技术,可有效提高对乳腺良、恶性NML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降低对乳腺恶性NML的漏诊与误诊率。笔者拟就乳腺二维超声、CDFI、CEUS、超声弹性成像、ABVS,以及上述5种超声技术联合的多模态超声技术,在乳腺恶性NML筛查中的应用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制痘苗病毒NTV感染人源细胞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为NTV载体的进一步优化改造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复制痘苗病毒天坛株VTT和复制痘苗病毒NTV感染HeLa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然后收获细胞,电泳检测rRNA断裂水平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分子信号,初步确定NTV诱导的早期细胞凋亡的通路与机制。结果在细胞形态学方面观察到被NTV感染的细胞,与VTT相比,能够在较早时间出现细胞变圆、皱缩等病变现象。DAPI染色观察到被NTV感染的细胞核在早期会出现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的现象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崩解。rRNA断裂水平检测结果说明被NTV感染16 h后的rRNA已发生断裂和降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说明在NTV感染HeLa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比正常细胞中更强的PARP、caspase-3及caspasee-9的分子信号,但caspasee-8并没有明显增加,而VTT的结果则与NTV相反。结论NTV在早期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为痘苗病毒载体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痘苗病毒 复制缺陷 细胞凋亡 病毒载体
  • 简介:摘要Klinefelter综合征(KS)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睾丸发育不良、第二性征发育迟滞或不发育、无精子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许多夫妇选择收养或使用供精生育。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KS患者拥有遗传学后代成为可能。本文就KS患者的临床表现、取精方式、预测指标以及后代遗传风险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Klinefelter综合征 不育,男(雄)性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哮喘包含2种内,2哮喘和2哮喘。约半数患者为2哮喘,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现有治疗方法难以控制,这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2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中性粒细胞炎症、1免疫应答、3免疫应答、全身性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和炎症机制。用于治疗的方法有药物干预、药物的"超说明书"使用、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探明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哮喘 非2型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闭角青光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49例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视力、眼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高于治疗前、眼压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参照组,眼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角青光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水平,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
  • 作者: 陈冬军 万修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北京老年医院眼科 10009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在原发性闭角青光(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发病机制中晶状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证实PACG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可使前房加深、房角开大,有助于降低眼压。本文回顾了有关PACG透明晶状体摘除术相关研究,虽然透明晶状体摘除对PACG有明显益处,但在技术推广和适应证选择上具有挑战性。(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07-210)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出术 透明晶状体
  • 简介:摘要青光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最常见类型为原发性开角青光(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由于发病机制不清,因此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包含多模态MRI在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POAG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视觉传导通路及视路以外脑区的结构、功能、血流灌注及代谢等都发生了广泛改变,且与POA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更加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将多模态MRI数据融合,进一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视网膜改变和视觉障碍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本文系统综述了POAG患者脑MRI研究进展和价值,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思路,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HM)合并原发性开角青光(POAG)视盘结构特征及有诊断效力的视盘参数指标。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OAG、HM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共68名114只纳入研究。其中,POAG患者21例39只,并依据是否合并HM分为H+P组(9例18只)和H+P组(12例21只)。HM患者26例37只作为HM组;健康志愿者21名3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男性31名51只,女性37名63只;年龄(36.93±12.60)岁。受试者均行屈光度、视野检查以及角膜中央厚度(CCT)、轴长度(AL)测量。四组患者年龄(F=8.333 )、性别构成比(χ2=0.863)、CCT (F=1.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 (F=69.956 )、屈光度(F=37.711 )、视野指数(VFI)(F=43.254)、视野平均缺损(MD)(F=49.7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受试视盘倾斜参数、盘沿参数、筛板参数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盘倾斜参数包括视盘水平径、垂直径、椭圆指数(水平径/垂直径);盘沿参数包括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视杯面积、视盘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筛板参数包括筛板前界插入深度(ALID)、筛板前神经组织厚度(PLNT)、筛板厚度。组间两两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视盘倾斜、盘沿、筛板参数与视野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盘沿参数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分析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相关因素对HM合并POAG的预测价值。结果视盘倾斜参数:正常对照组、HM组、H+P组的视盘水平径显著低于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组、H+P组椭圆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水平径、垂直径与视野MD (r=-0.302、-0.235,P=0.002、0.017)、VFI(r=-0.291、-0.246,P=0.003、0.013)均呈负相关。盘沿参数:H+P组、H+P组的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组、H+P组、H+P组的盘沿面积、平均BMO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杯盘面积比(r=-0.584)、平均BMO (r=0.650)与盘周平均RNFL厚度相关性最高(P<0.001);上方、下方、鼻侧、颞侧BMO与其对应象限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31、0.656、0.362、0.375,P<0.05);盘沿面积、平均BMO与视野MD (r=0.449、0.618 )、VFI (r=0.449、0.605 )均呈成正相关(P<0.05),其中平均BMO相关性最高;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与视野MD(r=-0.346、-0.559)、VFI (r=-0.312、-0.548)均呈负相关(P<0.001),其中杯盘面积比相关性最高。筛板参数:H+P组、H+P组的ALID显著深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H+P组的筛板厚度显著薄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D与视野MD(r=-0.402,P<0.001)、VFI(r=-0.405,P=0.001)均呈负相关;筛板厚度与视野MD(r=0.403,P<0.001)、VFI(r=0.401,P=0.015)均呈正相关。各参数诊断效能:ROC分析结果显示,杯盘面积比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47,P=0.007),最大约登指数0.563,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33、0.730,最佳临界值为0.340。结论HM合并POAG患视盘倾斜较显著;各象限BMO可客观反映HM合并POAG的盘沿缺损;筛板变薄、筛板后移与视野缺损加重变化一致;杯盘面积比的诊断效能较高。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青光眼,开角型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盘 筛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PACG)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发性闭角青光急性期29例(31)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急诊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依据激光术后24小时前房角开放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例(4),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180°;B组27例(27),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180°。比较激光治疗术后两组症状、眼压及高眼压持续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激光术后0.5小时、1小时以及3小时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术前眼压以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均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青光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尽早施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前基础眼压较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较长均影响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急性,原发性 虹膜成形术,周边,激光 眼压 角,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诊的干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诊断标准诊断干与亚洲干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连续纳入首次就诊的干患者141例141。所有患者均自行完成中国干问卷,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调查以评估干相关症状,患者均接受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无麻醉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以评估干相关体征,评估受检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关联;根据有无角膜荧光素染色将受检分为角膜染色阳性组和角膜染色阴性组,采用各问卷评分方法评估两个组受检干眼症状情况。根据《干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标准将受检分为水液缺乏组、蒸发过强组、混合组和泪液动力学异常组,比较组间受检相关体征的差别。结果受检眼中国干问卷总评分为12.00(7.00,16.00)分,OSDI问卷总评分为25.00(17.50,36.93)分,DEQS问卷总评分为32.02(15.77,52.34)分。最常见的症状是受检眼中有眼干燥感者130,占92.2%;有眼疲劳症状者109,占77.3%;有异物感者108,占76.6%。干、异物感、畏光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正相关(r=0.177、0.297、0.172,均P<0.05);受检痛不适、畏光、视力波动评分与泪液分泌量呈弱负相关(r=-0.178、-0.197、-0.174,均P<0.05)。43.3%(61)患者使用视频终端。蒸发过强75,占53.2%;混合43,占30.5%;水液缺乏18,占12.8%;泪液动力学异常3,占2.1%。结论首次就诊的干患者以轻中度干为主,症状与体征具有一定关联。蒸发过强是最常见的干类型。中国干诊断标准诊断干与亚洲干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2%。

  • 标签: 干眼 干眼症状/诊断 干眼体征/诊断 亚洲干眼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揿针结合健康教育对肝阳上亢眩晕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舟山市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肝阳上亢眩晕睡眠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揿针结合健康教育干预,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等七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总分为(8.98±3.18)分,低于对照组的(12.30±3.79)分(t=3.97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7.32±1.69)分,高于对照组的(6.11±1.52)分(t=3.149,P<0.05)。结论揿针结合健康教育用于肝阳上亢眩晕睡眠障碍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针刺疗法 揿针 健康教育 肝阳上亢 眩晕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病人依从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c.1137delT p.Val379fs杂合突变所致的青少年起病的成人糖尿病3病例。患者,女,28岁,以“血糖升高4年半,视力下降3年半”为主诉入院,左眼失明,无光感,明确诊断后调整控糖方案为格列喹酮、沙格列汀联合夜间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现控制良好。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快速,对此类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筛查及诊治需要特别关注。

  • 标签: 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3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脱位过伸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临床结果。方法收集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25例脱位过伸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51±15)岁(范围:27~79岁)。损伤原因:车祸18例,重物砸伤2例,摔伤5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Ⅱ4例,Ⅳ5例,Ⅴ13例,Ⅵ3例;三柱理论分:单纯外侧柱4例,单纯内侧柱5例,内侧柱+外侧柱7例,三柱9例。25例后倾角术前-5.2°±4.2°(范围:-10°~0°)。术前MR检查示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5例,合并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损伤3例,合并PLC+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0例。合并韧带损伤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均>10°,其中5例患者后倾角改变>15°,5例患者后倾角改变>10°,而后倾角改变<10°患者无合并韧带损伤;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单纯外侧柱或内侧柱骨折患者6例,内侧柱+外侧柱骨折患者2例,三柱骨折患者2例。结果25例随访时间16.4个月(范围:12~24个月)。手术时间(124±33)min(范围:65~180 min),出血量(106±48)ml(范围:20~200 ml)。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根据骨折特点进行针对性关节面复位及下肢力线纠正,固定钢板偏前方放置固定骨折块。术后骨折复位评价:解剖复位20例,复位良好5例(关节面塌陷2~5 mm),骨折复位优良率100%。内固定方式:单纯外侧钢板4例,单纯内侧钢板2例,内侧+外侧钢板治疗15例,内侧钢板+外侧铆钉1例,内侧钢板+后方螺钉1例,外侧钢板+腓骨螺钉1例,内外侧钢板+外侧铆钉1例。8例术中进行了半月板修复,其中内侧5例,外侧3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Rasmussen评分(24.9±3.5)分(范围:18~29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8°±9°(范围:90°~130°)。2例出现术后伤口表浅感染。结论脱位过伸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影像学特征为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单纯前内侧柱/前外侧柱损伤时易合并"对角线"损伤,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10°时易合并周围韧带损伤;通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关节面平整及下肢力线,修复韧带软组织结构,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胫骨骨折 韧带,关节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用乙醇灌洗治疗游离虹膜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医用乙醇灌洗治疗的游离虹膜囊肿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2005年至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视光医院13例(13)及2017年至2019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例(2)。评价应用医用乙醇灌洗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1 d视力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0,P=0.590)。术后1 d眼压高于术前(t=-4.380,P=0.002)。末次随访视力(Z=-0.36,P=0.722)、眼压(t=-2.09,P=0.081)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囊肿退化后未复发,术后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内炎或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医用乙醇灌洗治疗游离虹膜囊肿安全有效。

  • 标签: 囊肿,虹膜,非游离型 灌洗,乙醇,医用,囊内,微创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全世界癌症第一位。由于胸部CT的普及和肺癌筛查建议的实施,早期周围肺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早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但由于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或拒绝手术等原因,还需要其他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立体定向放疗和经皮热消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随着支气管镜腔内超声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电磁导航技术和人工智能气管镜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下消融技术将成为治疗早期周围肺癌的新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经皮穿刺 周围型肺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青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开角青光56例(72)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引流器组30例(46);小梁切除术组26例(26)。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功能滤泡形成率分别为90.00%和92.31%(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但小梁切除术组术后低眼压、前房积血、浅前房及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引流器植入组的10.00%(P<0.05)。结论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青光,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植入术,引流器,Ex-Press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前房,浅 眼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