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境公共利益损害主要是指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等。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公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生活水平。污染者负担原则作为环境责任领域基本原则,公共环境保护设置从损害预防到损害赔偿法律责任体系,这种以义务导向法律保护体系比传统以权利导向法律体系更加适合我国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目前,污染者负担原则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适用困境,可以在参考国外应对对策基础上,对原则进行新解读,并完善我国立法相关制度,更加灵活地适用原则,使其在环境公共利益保护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

  • 标签: 污染者负担原则 环境公共利益 环境成本内在化 义务中心主义
  • 简介:我国现行环境法未能妥当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以至出现法律法规频频出台但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立法悖论”。本文对社会经济活动引发环境问题这一事实背后所牵涉到利益纠葛作进一步地剖析,试图对两种利益再作均衡,以寻求环境立法悖论解决之策。

  • 标签: 环境立法 立法悖论 经济利益 环境利益
  • 简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解决所有国际海洋法律争端。作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缔约国,我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势必面临沿海国扩张海洋权益而公约却不足以应对难题,此时,各国政治意愿就成为我们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自由
  • 简介:争端当事国单方面石油活动要想成为海洋划界考虑因素,必须通过其单方面石油活动证明存在临时协议、默认、明示或默示协议。由于临时协议仅具有历史意义,而明示协议在实践中又不可能出现,那么只能寄希望于默认默示协议。主张默认或默示协议的当事国,负有很高举证责任,而成功先例更是寥寥无几。其他声索国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非法实施单方面石油活动,一直中国政府所反对,自然不能作为日后海洋划界考虑因素。

  • 标签: 单方面石油活动 海洋划界 临时协议 默认 明示或默示协议
  • 简介:ACTA作为知识产权执法最新国际标准,在个别侵权救济措施方面超越TRIPs协议要求。但是,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与ACTA之间并不存在深刻矛盾,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已经符合ACTA标准。因此,是否接受ACTA规则可以作为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国际谈判中筹码。同时,ACTA提供一个全面审视、评估、反思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制度机会。

  • 标签: ACTA TRIPS协议 知识产权执法 民事救济
  • 简介:本文在阐述环境纠纷特点,探讨环境仲裁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借鉴国外环境纠纷仲裁理论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纠纷仲裁现状,并对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环境纠纷 仲裁 解决机制
  • 简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待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是再建之前破坏心理,再加以金钱诱惑,似乎全然持一种盲目乐观态度。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会有几类,分别会造成什么样影响,对人们生理及心理影响皆作一一剖析,以提醒人们对此环境问题重视。

  • 标签: 城市化 环境污染 城市化进程
  • 简介:环境是人类共同财富,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剧增,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纷纷摒弃传统法律上环境无主物”旧观念,将环境纳入法律调整领域,又由于仅靠行政性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强制措施,以及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制裁方式不足以预防并阻止环境违法行为发生蔓延,因而各国又都选择刑法手段来加大惩治力度。

  • 标签: 环境刑事立法 国家经济发展 改革 环境违法行为 民事侵权责任 工业化进程
  • 简介:本文在介绍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基础上,对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现状作了全面的分析,并立足我国国情,就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环境权 环境侵权 救济 法律制度
  • 简介: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环境纠纷大量发生而司法解决机制不畅情况下,环境审判机构进行改革即实现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是必然选择。但对于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以何种形式来体现,在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还存在多种方案。实践来看,各地选择是成立不同形式环保法庭。从我国法治建设水平和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来看,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有一个从专门法庭走向专门法院过程。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现阶段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最为合适是推进环保审判庭建设运行。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理想形态是建立环境法院。

  • 标签: 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 环保审判庭 环境法院
  • 简介:我国在2012年公布’《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引入环境公益诉讼概念,并在2014年公布环境保护法》及2015年公布《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细化规定。国家在立法层面不断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发展,且在全国设立了77个专属环保法庭,并于2015年赋予人民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仅48件①。一边是国家立法支持,相关法律规定、配套措施层出不穷;一边是新设立环保法庭案件稀少、门口罗雀,环境问题引发群体事件、信访、上访屡见报端;公共环境保护作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诉讼需求,却无法在司法审判中得到有效释放,造成这种不良后果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数量、能力、意愿、监督措施缺乏。在多元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中拥有环境管理职能行政机关作为最优选择,在立法层面及司法实践中未获重视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发展遭遇瓶颈。将环境管理机关确立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原告主体并建立与之配套诉权监督机制是突破环境公益诉讼所面临现实困局关键。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境管理机关
  • 简介:规制俘获是被规制者对规制机构一种支配控制。由于规制机构所享有的宽泛自由裁量权、被规制对象与规制受益人对规制过程参与非对等性以及规制主体与被规制对象利益结盟原因,我国环境执法过程中出现"规制俘获",其表现为环境执法不严。破解这一迷局,必须规范自由裁量权、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在各环境单行法中引入环境公民诉讼。

  • 标签: 规制俘获 自由裁量权 行政问责制 环境公民诉讼
  • 简介:当今世界,由于国际交通运输业发达旅游、贸易活动广泛开展,现代犯罪越来越具有国际色彩,以跨国形式犯罪活动可以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门大开,不同肤色外国人、同宗同祖港澳同胞、华侨,纷纷前来探亲、旅游、投资、经商、仅1992年,就接待了境外游客3700万人。在这些熙熙攘攘境外来客中,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到我国从事走私贩毒、诈骗犯罪

  • 标签: 法律对策 黑社会组织 境外游客 交通运输业 司法合作 刑事案件
  • 简介: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体系中一种附加刑。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罚金刑适用亟需完善,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地位也应随之提高。目前,我国罚金刑适用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我国刑罚体系看,死刑(生命刑)作为一种主刑一向是受严格限制,自由刑处于核心地位,财产刑资格刑只是作为附加刑适用,罚金刑作为一种财产刑处于次要、从属地位。从刑事法律条文看,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罚金刑只有20个条文,占刑法分则内容20%。从适用对象上看,我国刑法规定有三类犯罪适用罚金刑:一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这是适用罚金刑首要对象;二是以营利目的

  • 标签: 罚金刑 短期自由刑 经济犯罪分子 未成年人犯罪 法人犯罪 刑罚体系
  • 简介:我国刑法将环境法益中自然法益与人类法益进行分立保护是研究污染环境罪疑难问题基点。污染环境罪保护自然法益表现为自然自洁性利益,其以自然“自我代谢能力”判断标准。污染环境主观方面应当认定为故意而非过失。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行政规范性文件对污染环境行为具体规定以及排放、倾倒行为语义封闭性,决定污染环境罪中“非法处置行为”具有兜底性。在司法实践中极具争议利用危险废物行为,若发生于企业外部,成立污染环境罪则需具备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严重污染环境要件;若发生于企业内部,成立污染环境罪则需具备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以营利目的且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要件。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自然法益 人类法益 责任阻却 非法处置行为
  • 简介:孔繁明为获取经济利益,伙同他人私自提炼氧化铜处理化学废液,并将污染性极强废铜蚀记得液三氯化铝废液直接排入厂区附近,造成厂区周围土壤地下水严重污染。2003年6月16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孔繁明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被告人刘强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据悉,这类案件在大连尚属首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 标签: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事件 孔繁明 三霸化铝废液 违法犯罪行为
  • 简介:在气候变化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环境威胁背景下,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作为最少受益者的当地居民承担更多环境风险,运用环境正义原则,在立法上实现倾斜保护原则,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改善生态脆弱区居民在气候变化影响不利地位,实现对收益最少者权益补偿。通过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与严格执法,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环境进一步恶化,具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意义。

  • 标签: 环境正义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地区
  • 简介:<正>2012年2月23日个人隐私权应受尊重。自合众国诞生之日起,我们使人民房屋私人文件不受非法侵扰。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使人民能够参与全国范围内商业和政治活动邮政系统。不久后,国会通过立法将侵犯邮件中隐私信息行为认定为犯罪。之后,我们将隐私保护扩展到例如电话、电脑新型通讯方式,及至电子邮件。

  • 标签: 消费者保护 个人数据 隐私保护 隐私权保护 权利法案 政策框架
  • 简介:在内外部因素互相叠加复杂背景下,法院舆情危机事件不时发生。面对此起彼伏舆情舆论指摘,人民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应对意识、能力机制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重点分析法院舆情危机特点,如程序正义成为重要诱因、实体正义成为主要议题。对当前法院面临舆情危机态势分析认为,当前法院舆情危机具有危机高发、次生危机高发、中基层法院舆情危机高发态势。通过对法院舆情危机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了当前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应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着重对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完善法律法规、建章立制、明确司法责任、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打造职业共同体、构建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等等。

  • 标签: 法院 舆情危机 预防和应对
  • 简介: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冲击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严峻挑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负面因素随之不断积聚,而这些突出问题在司法领域也有所反映。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司法统计分析、走访部分企业、召开相关部门人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函形式,认真梳理研究了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在司法领域表现,并提出了应对防范措施及建议。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司法领域 宏观经济形势 社会经济发展 中级人民法院 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