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49眼)列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入院白内障未合并高度近视患者46例(50眼)列为对照组,均给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0.3的概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2组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76例(8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患者,观察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后情况。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顺利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86眼(占98.9%)。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75眼(占86.2%),其中0.8以上者21眼(占24.1%)。中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14眼(占16.1%)。术后主要并发症:角膜水肿22眼(占25.3%),短暂性眼压增高9眼(占10.3%),后发障12眼(占13.8%),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白内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术并发症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白内障疾病是常见影响视力的病症,微切口白内障手术易于操控且能更快速的恢复视力,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现代超声乳化设备的发展和人工晶状体的研发,医学技术也逐渐提高,微切口白内障手术逐渐发展完善并普及使用。本文主要针对两种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分析,评价其手术对前房稳定性、角膜切口状态、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产生的影响,从而阐述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求普及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

  • 标签: 微切口 超声乳化内障手术 发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囊外白内障摘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且临床治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 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4例(100眼),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术后7d视力<0.3者22眼(22.0%),0.3≤视力<0.8者70眼(70.0%),视力≥0.8者8眼(8.0%),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中撕囊失败18眼(18.0%),后囊膜破裂7眼(7.0%);术后一过性高眼压22眼(22.0%),角膜水肿17眼(17.0%)。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确切,中注重操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本次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5月收治患者中抽选,按患者编号分成两组,并于治疗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的眼压、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作用显著,可改善视力,纠正眼压,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与超声乳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8例(102眼),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4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角膜水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0级的比例较比对照组,明显较高。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白内障治疗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与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类似,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及实践。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超声乳化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01日到2016年07月01日因白内障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予以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方案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1天、7天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视力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研究组患者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效果均较好,且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角膜平均散光值无明显差异,但相较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手术操作间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费用较低。因而在治疗该疾病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 超声乳化技术 治疗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性探究基层医院非超声乳化手术(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186例,2014年4月-2016年3月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186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3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和观察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两组各18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92%)明显的优于对照组1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1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86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86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全面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基层医院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疗效
  • 简介:低视力患者的常见病因之一是遗传性眼病,最多见的就是小眼球和小角膜,其占低视力病因的10%-20%。小角膜是一种角膜直径在10mm以下的眼球前部异常的遗传疾病,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可见于染色体病。先天性小角膜常合并眼部及全身异常,如小角膜常合并小眼球、虹膜-脉络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和弱视等。小角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术后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 标签: 小角膜 脉络膜缺损 合并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眼球 脉络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切口超声乳化结合小梁切除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眼内压、视力情况、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内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裸眼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内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裸眼视力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比单切口超声乳化结合小梁切除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使患者手术后视力与眼内压情况进一步改善,手术之后滤过泡的瘢痕化情况较轻,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和术后干眼症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术后干眼症对照组单方面采用普南扑灵治疗,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干眼症 玻璃酸钠 普南扑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选取在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0例进行诊疗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痊愈。结论由于超声乳化有切口小、手术源性散光小、对血-房水屏障破坏小、术后炎症反应轻等优点,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成熟且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条件下应成为优先的选择。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超声乳化术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96例(120只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选择的不同手术切口分为两组,将行角膜颞侧手术切口治疗54例,70只眼设为对照组,将行水平形巩膜隧道手术切口治疗42例,50只眼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角膜散光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2m角膜平均散光度和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行巩膜隧道手术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产生的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低,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术切口 角膜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