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超临界直流锅炉为例,重点分析了直流锅炉氧化皮的产生机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专业实践与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直流锅炉氧化皮的产生提供基本指引与借鉴。

  • 标签: 超临界直流锅炉 氧化皮 产生机理 防治措施
  • 简介: 摘要:由于工作液蒽醌组分长期偏低,氢化程度长期超标,造成过氧化氢产品蒽醌降解物多,通过提高蒽醌组分、严格控制氢化程度,更换白土床活性氧化铝球等措施,过氧化氢产品的蒽醌降解物减少恢复正常。

  • 标签: 过氧化氢产品 蒽醌降解物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 简介:利用富集培养基从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3株能以甲基对硫磷为碳源和能源而生长的真菌,分别编号为Hw-3、Hw-6和Hw-7,并进行了降解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pH7.0、温度28℃是3株真菌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最佳条件,同时对底物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及菌株的共代谢作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甲基对硫磷 真菌 降解 共代谢作用 分离 废水处理
  • 简介:   摘要:当前社会面临着一个共同且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环境问题,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的相应节能减排的呼吁,尽可能的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国在这方面体现在锅炉的应用上也采用了高科技超临界火电技术,提高能源的转化率,从而降低能源浪费。为了更好的将超临界火电技术应用于锅炉之中,本文就来分析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问题及防治。

  • 标签: 超临界 锅炉 高温受热面 氧化皮 防治
  • 简介:摘要: 为了提高石灰石煅烧粘土水泥(LC3)的早期力学性能,本文掺入氧化石墨烯(GO)提高LC3浆体的抗压强度。通过三种不同分散方式,探究GO的分散程度和掺量对LC3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分散时间的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能使GO更加有效的分散;并且,试验还表明LC3浆体的抗压强度随着GO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当GO掺量为0.09 %时,LC3浆体的抗压强度最佳。与对照组(0%-GO)相比,浆体在7d、14d和28d的抗压强度提高了25.6%、21.6%和20.3%。

  • 标签: 石灰石煅烧粘土水泥 氧化石墨烯 力学性能 分散程度
  • 简介:摘要:为提高涂料的抗氧化性,向涂料中添加D-异抗坏血酸钠得到新配置的涂料,通过测试涂料的相关性能,分析D-异抗坏血酸钠对涂料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异抗坏血酸钠的加入对涂料的抗氧化性、黏度等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能够减缓涂膜的氧化、龟裂及脱落等老化现象。

  • 标签: D-异抗坏血酸钠 抗氧化性 涂料 涂膜
  • 简介:摘要:以煤矸石为原料,经预处理,热活化后向其添加醋酸锌,经过回流后,最终制备出对盐酸四环素具有降解作用的改性煤矸石。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光降解前后盐酸四环素的吸光度变化来判断降解作用的效果。

  • 标签: 煤矸石 ZnO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降解
  • 简介:背景:植入体内后,血管支架处于复杂的应力及腐蚀环境,可引发支架应力腐蚀开裂及腐蚀疲劳断裂,导致支架早期失效。目的:综述不同生理应力环境下可降解金属支架的降解情况及其降解机制。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至2018年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iodegradable,degradation,stress”,中文检索词为“镁合金,应力腐蚀”。结果与结论:镁、铁和锌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种可降解金属材料,在血管支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降解支架植入体内后,支撑血管直至其完成血管重建,在此过程中支架受到复杂的应力作用,包括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应力及循环荷载等。应力对支架降解的影响不可忽视,其可加快支架力学性能的衰减,甚至导致支架断裂。探明应力对可降解金属降解行为的影响及其降解机制,对血管支架材料的改性、支架构型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血管支架 可降解金属 应力腐蚀 腐蚀疲劳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2.2.3单组分热稳定剂的功能和特性文献报道的单组分热稳定剂品种繁多,这里仅就以获得实际应用的较为重要的品种作一简要介绍。(1)无机铅盐热稳定剂。重要品种:三盐基硫酸铅:3PbO.PbSO4.H2O;二盐基亚磷酸铅:2PbO.PbHPO3.1/2H2O;二盐基碳酸铅:2PbO.PbCO3。

  • 标签: 铅盐热稳定剂 塑料降解 热降解 二盐基亚磷酸铅 三盐基硫酸铅 单组分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电站锅炉向着超超临界的高参数,高效率发展,蒸汽氧化和固体颗粒侵蚀(SPE)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锅炉管道中氧化皮脱落沉积甚至堵塞,会造成受热面超温甚至爆管,汽轮机叶片严重侵蚀断裂,对氧化皮高温系统阀门会造成卡塞,危及安全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广东某电厂超超临界锅炉概况,分析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氧化皮的形成和剥落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对预防策略。

  • 标签: 超超临界锅炉 氧化皮 剥落 壁厚
  • 简介:摘要浅孔注三相泡沫、深孔注泡沫凝胶,形成灌堵结合的防灭火措施。利用深孔灌注泡沫凝胶,泡沫凝胶堆积并封堵采空区空隙,进一步利用浅孔灌注三相泡沫,形成灌堵结合,减少三相泡沫的流失,提高了三相泡沫的防灭火效率。

  • 标签: 三相泡沫 泡沫凝胶 综合防灭火措施
  • 简介:铁酸镁催化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是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在催化剂的表面可以有两种引发自由基的方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经基自由基引发反应和苯酚产生苯氧自由基引发反应。设计了反应机理的判别实验,证实该反应为以形成苯氧自由基引发链反应为特征的反应过程,催化剂上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于Fe^3+和Fe^2+之间,苯氧自由基的形成是一个自催化过程。

  • 标签: 铁酸镁 催化剂 苯酚 过氧化氢 羟化反应 反应机理
  • 简介:摘要锅炉是现在很多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使用锅炉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操作方法不当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测氧化皮的形成,在氧化皮形成之后还在不断成长会有新的氧化皮产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氧化皮出现脱落的情况。氧化皮的形成和剥落都会对锅炉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的形成及剥落的机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 标签: 锅炉 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 形成及剥落机理
  • 简介:摘要:环己烷氧化生产环己酮工艺中,环己烷氧化过程和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环己醇,环己醇通过脱氢工序才能得到环己酮粗品。生产过程中,环己醇蒸气经环己醇过热加热器加热后,从脱氢反应器的顶部经分布器进入脱氢反应器,环己醇蒸汽自上而下穿过装有催化剂触媒的列管式反应器进行脱氢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230~280℃、压力控制在0.02~0.1MPa,转化率控制在45%~55%,环己酮的选择性在99%以上。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在热力学上是一个可逆的吸热反应,其中环己醇脱氢生成环己酮是主反应,脱氢的过程伴有很多副反应,如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芳构化生成苯酚以及环己酮二聚脱水反应。由此可见,催化剂的优劣是环己酮脱氢制环己酮反应的关键,环己醇催化脱氢工艺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是铜基催化剂。

  • 标签: 硝酸氧化 环己醇合成 已二酸 微量苯酚 生成 机理分析
  • 简介:为分离筛选能够降解TSNAs的微生物,探讨其降解特性,本研究采用替代底物平板稀释法分离和靶标底物点接法筛选相结合的分离筛选策略,筛选到能够利用NNK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生长的细菌05-5402菌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白肋烟浸提液经05-5402菌株处理后,TSNAs含量降低了22.2%,其中NNK和NAT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7.4%和55.7%。晾制的烟叶经05-5402菌株处理后,TSNAs降低17.3%,其中,NAB的含量降低了52.2%。发酵过程中的烟丝经05-5402菌株处理,TSNAs含量下降12.2%。05-5402菌株能实现烟草特有亚硝胺的高效定向降解,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标签: 烟草 烟草特有亚硝胺 短小芽孢杆菌 降解特性
  • 简介:摘要本论文为了研究掺铁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对有机物的降解性能,使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铁二氧化钛颗粒,然后将掺铁二氧化钛依次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来观察了解样品的结构和形貌以及样品的化学性质,并且用粒径检测仪测定它的粒径分布。最后以光催化降解硝基苯实验为探究对象,对掺铁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铁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比没有经过改性的二氧化钛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二氧化钛 掺杂 光催化
  • 简介:摘要:本论文为了研究掺铁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对有机物的降解性能,使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铁二氧化钛颗粒,然后将掺铁二氧化钛依次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来观察了解样品的结构和形貌以及样品的化学性质,并且用粒径检测仪测定它的粒径分布。最后以光催化降解硝基苯实验为探究对象,对掺铁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铁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比没有经过改性的二氧化钛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二氧化钛 掺杂 光催化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电镀行业的快速扩张使得电镀废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排放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着处理效率低、操作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技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电镀废水 先进氧化技术 有机排放物 降解应用
  • 简介:采用D函数理论计算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发动机油抗磨添加剂可能参与的一系列异构化反应和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这些反应的产物包括一些可能导致形成聚(硫)磷酸酯膜的化学成分,而这层聚硫磷酸酯膜通常被认为是ZDDP之所以能提供抗磨保护的原因。考察的特定反应包括ZDDP分子内的烷基转移或从分子中消除烯烃官能团的反应。

  • 标签: 抗磨添加剂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ZDDP 发动机油 烯烃 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