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摘除术后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23例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最痛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综合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219例患者资料,记录术后发生出血的患者数量,分析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结果:219例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出血11例,原发性出血1例,迟发性出血10例,术后出血率是5.02%。2例患者出血的位置在扁桃体窝上极缘,4例患者出血的位置在扁桃体中极,5例患者出血的位置在扁桃扁桃体下极。结论:扁桃体手术中,患者自身状态,手术操作水平,术后恢复情况等,均为术后出血的常见诱发原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丰富手术操作经验及加强术后观察,能够降低扁桃体手术后患者出血发生率。

  • 标签: 扁桃体术 术后出血 扁桃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运用低温等离子刀对比传统剥离切除方法的优势。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了我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兰大二院进修期间,带教老师组行扁桃体切除术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组,传统剥离切除方法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组,分组实施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患者疼痛指标。结果实施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的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5.96±2.23)ml,手术时间为(15.46±4.16)min,术后患者疼痛感评分为(3.25±1.14)分,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感、出血量均高于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较传统剥离术更高效、安全。其手术时间短、粘膜损伤轻、术中出血少,术后不适感、疼痛感相对轻,术后出血及感染机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扁桃体 低温等离子刀 切除 剥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1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咽部水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轻度疼痛和咽部无水肿患者比例相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扁桃体炎 切除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开展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取传统扁桃体剥离手术,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取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手术,作为研究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数据和白膜变化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白膜形成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白膜脱落时间则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低温等离子刀对扁桃体进行切除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延迟白膜脱落时间,保护患者的食道。

  • 标签: 扁桃体病变 等离子刀 切除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白膜形成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白膜形成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对策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效果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对策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需选择院内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采取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扁桃体剥切手术治疗,4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1 d、3d、5d、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应用于慢性扁桃体炎治疗中,临床价值较高,可改善手术指标,降低临床疼痛。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 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疗效的比较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扁桃体切除手术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22例患者是采用的传统剥离术,观察组的23例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观察两组病例分别做完手术后,手术用时、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NRS评分的相关指标;观察手术后的感染、手术后出血、咽干、水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手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的疼痛情况。结果 在分别做完手术后,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NRS评分的相关指标上的数据更由于对照组;在手术后的感染、手术后出血、咽干、水肿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的人数更少,发生率更低;在手术后的疼痛评分反馈上,观察组在手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的疼痛都比对照组要更低,在第7天时观察组基本无疼痛状况;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相比较,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治疗效果,使用更加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刀 传统扁桃体剥离术 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3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依据其采取的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18例:传统扁桃体切除术)与实验组(19例: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均以及术后1周治疗效果优良率(94.74%)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 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单号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患者共58例为对照组,双号行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切口疼痛时间,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对患者实施现代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术治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扁桃体剥离术 扁桃体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88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4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为44例,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比较分析,治疗第1天,研究组VAS评分较高,但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研究组VAS评分降低效果显著,要优于参照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09%),同时研究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变化,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射频刀 扁桃体炎 扁桃体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millarabscess,PTA)是耳鼻咽喉科急性疾病之一。该病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局部并发症,是严重的咽深部感染性疾病。国外报道每年大约有0.03‰人发病。扁桃体周围感染可穿过其被膜侵入周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早期炎症浸润阶段为扁桃体周围炎,以后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积脓,称扁桃体周围脓肿。致病菌多为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或合并厌氧菌感染。我科共收治52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手术摘除 深部感染性疾病 耳鼻咽喉科 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周围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农垦164000)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1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完全消退者(CR)9例,消退在1/2以上者(PR)1例,无NR病例。经治疗后1~3年观察,1年生存率为70%,3年生存率为30%。结论早期肿瘤(T1、T2期),常采用放疗,对经选择的早期病变也可行较宽范围的扁桃体切除术或经口行激光切除。

  • 标签: 扁桃体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扁桃体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文献中鲜见报道。现报道1例扁桃体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诊疗经过,并探讨扁桃体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 标签: 扁桃体肿瘤 黏液表皮样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