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在功能性构音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院内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患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对比两组的语言清晰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功能性构音障患儿采用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语言清晰度以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语音矫治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言清晰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对儿童构音障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儿童构音障病例开展这一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口部运动治疗,37例)与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口部运动治疗,37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口部运动功能得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儿童构音障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提升患儿口部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构音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口部运动治疗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意力训练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8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干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注意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37/39(94.8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达到31/39(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4.129,P=0.042)。结论:在功能性构音障的患者中采用注意力训练有利于纠正患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于语言训练中,提高语言正确发音在脑海里的记忆,从而帮助患者治疗语言错误的情况。

  • 标签: 注意力训练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后构音障患者应用言语治疗结合认知训练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脑卒中后构音障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言语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训练,对比两组构音障、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改良Frenchay评估法a级项数、MoCA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构音障患者应用言语治疗结合认知训练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构音障、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这两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构音障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构音障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构音障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构音障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构音障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构音障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构音障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构音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发声时间 频率 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l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构音障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中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性构音障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构音障程度呈负相关性;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性构音障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性构音障儿童(P〈0.05)。结论功能性构音障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构音清晰度训练。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8日至2016年12月24日期间在广州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功能性构音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的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及语音清晰度。结果40例患儿治疗后语音清晰度(92.64±6.27%)、舌部运动功能评分(63.57±1.41分)、唇部运动功能评分(31.57±1.50分)、下颌部运动功能评分(35.25±2.16分)、整体运动功能评分(130.69±3.10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功能性构音障采取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效果优越。

  • 标签: 口腔功能训练 家庭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构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构音障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六字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音韵疗法在功能性构音障(FAD)舌根音前置化音语音治疗需要的时长及效果,对临床语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采用音韵历程分析量表语音评估并进行规范语音治疗,获得正常语音的82例FAD前置化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音韵历程分析结果将82例FAD舌根音前置化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音韵历程语音治疗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构音训练分别进行语音训练。结果实验组语音训练总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对FAD舌根音前置化在常规构音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音韵历程治疗法可缩短语音训练时间。

  • 标签: 音韵疗法 功能性构音障碍 前置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FAD)患者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方法选取52例FAD侧化构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结果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构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构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性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构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构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性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侧化构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 简介:我国地貌广阔,针对每一个不同地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地区方言,在广袤的关中地区,诞生了一种非常豪迈而又苍劲的方言——陕西方言,陕西方言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英语学习中也会带来一些特殊的地方。本文针对陕西方言发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 标签: 陕西方言发音 英语发音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FAD)儿童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FAD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语音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4周。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训练组构音清晰度[(84.33±3.84)%],下颌[(79.45±5.20)%]、舌[(82.75±3.60)%]、唇[(90.75±4.46)%]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FAD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患者,共61例,将单纯行言语康复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另采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的31例作为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改良French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言语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 简介:只有演奏出最美的声音,才能使音乐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掌握好琵琶演奏的发音技巧,对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琵琶 发音技巧 表现力 弦鸣 演奏技法
  • 简介:声乐,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语言在声乐中的特质已经无可置疑了,词作的文学语言,曲作的音乐语言,口头的演唱语言,广义地说概括了声乐语言的整体构成,表明在声乐艺术的创造中,始终贯穿着语言的因素。运用诗化的文学语言去促成音乐化语言的发挥,再将这无声的声乐作品,去完成有声形态的语言表现,

  • 标签: 声乐语言 发音 文学语言 音乐语言 声乐艺术 声乐作品
  • 简介:虽然中考英语不需要考口试,但是每个同学都应该知道英语发音对学习英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改善发音的唯一办法就是经常使用英语。如果你每天不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谈,而且身处于中文这个大环境中,该怎么做呢?别担心!以下有很多改善英语发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

  • 标签: 英语发音 英语口语能力 中考英语 学习英语 口试 同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位一体构音错误矫治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FA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语言功能训练的68例FA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音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位一体构音错误矫治训练。比较两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以及干预前(T1)、干预3个月(T2)、干预6个月(T3)构音音节评定结果及言语功能恢复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中,最长发音时间、头部控制、唇力度、舌外伸范围、唇左右摆动力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患儿构音音节评定结果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评价量表(FDA)评分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患儿实施多位一体音错误矫治训练可改善发音器官运动功能及构音音节复述能力,从而促进患儿言语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儿童 功能性构音障碍 多位一体 构音错误 矫治训练 构音器官运动功能 构音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