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述了有关“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内容新颖,可读性强,有很大参考价值。由于篇幅有限,分别在本刊第五、六期登载。

  • 标签: 基础研究 干细胞 参考价值 可读性
  • 简介:本文综述了大黄素对白血病、淋巴瘤、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表明大黄素对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诱导作用,可能主要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大黄素 肿瘤细胞 凋亡诱导
  • 简介:目的分离和培养6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为建系打下基础.方法以PMEF为饲养层分离6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进行无饲养层培养,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ES细胞集落的出现率和传代成功率为22.6%和0.94%,其ALP染色阳性,具有稳定的二倍体核型,可自发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结论成功分离和培养了6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

  • 标签: 615小鼠 ES细胞集落 分离 鉴定 近交系 细胞系
  • 简介:简要介绍了人白细胞介素6(hIL-6)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通过对hIL-6突变体的研究,发现hIL-6分子上存在2个活性位点(位点Ⅰ和位点Ⅱ),其中位点Ⅰ识别hIL-6受体(hIL-6R)的分子量为80×10~3的配基结合亚单位,位点Ⅱ与gp130结合参与信号转导,这使得合理设计hIL-6拮抗剂成为可能。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
  • 简介:目的:研究曲格列酮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具有时间依赖性的增加,从0h的1.82%上升到24h的7.61%。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ABCA1也均随着曲格列酮作用时间增加而表达上调。结论:曲格列酮能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ABCAl PPARΓ AS
  • 简介: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单独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细胞生长情况及各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FN-γ)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原代培养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用BCG,普通培养液和细胞培养的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的浓度改变有显著差异,而IFN-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BCG可以直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更多还原

  • 标签: 卡介苗 膀胱肿瘤 TNF-Α IL-10 IFN-Γ
  • 简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参与机体发育的信号分子(特殊蛋白)同人类干细胞进行合适混合就能够诱导人类干细胞成为体节样(somites)的细胞,在发育的胚胎中。

  • 标签: CELL 前体细胞 细胞转化 骨骼肌 科学家 REP
  • 简介:目的检测HighFive昆虫细胞系对BALB/c裸鼠致瘤性情况,以确保其作为疫苗生产细胞株的安全性。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HighFive基础细胞细胞试验组、HighFive最高限制代次细胞试验组、HEp-2细胞阳性对照组、CEF细胞阴性对照组和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用细胞悬液背部皮下接种裸鼠。3周和12周后对裸鼠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是否有肿瘤形成。结果阳性对照HEp-2细胞组裸鼠接种后3周注射部位形成结节,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阴性对照CEF细胞组和HighFive细胞组均无结节形成,接种后12周经解剖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肿瘤形成。结论基础代次和最高限制代次HighFive细胞均不具有致瘤性,可安全地应用于疫苗生产。

  • 标签: 致瘤性 裸鼠 HIGH Five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无绿藻是否能够影响小鼠Th17细胞的分化,影响Th17细胞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方法体外培养无绿藻,用尼龙毛柱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1∶5的比例将两者在transwell培养板上共培养,培养2h、4h、8h、12h、24h、48h,分别收集T淋巴细胞,留取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水平.结果从共培养2h开始,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Th17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共培养8h后趋于稳定(P<0.05);从共培养2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水平逐渐升高,8h后出现下降,24h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在与T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无绿藻抑制了小鼠Th17细胞的分化,但是在最初2~8h可以促进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释放.

  • 标签: 无绿藻 TH17 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
  • 简介:大气颗粒物(PM)是大气中各种具有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状物质的混合体。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和≤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由于吸附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及细菌、病毒等有害成分,并能够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因此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大气中PM含量增加会显著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揭示PM诱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对于制定相应防治策略、减低环境相关疾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和医学价值。我们根据目前有限的研究线索,对PM诱导细胞损伤反应中涉及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炎性反应等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炎性反应
  • 简介:线粒体不但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提供者,而且在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凋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发现的线粒体抗病毒蛋白将线粒体与先天性免疫联系起来,这也意味着宿主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显示出线粒体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提示应加强对线粒体在抗病毒感染和治疗等方面作用的研究。

  • 标签: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先天免疫
  • 简介:目的:悬浮细胞的转染较贴壁细胞存在一定难度,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细胞培养板培养悬浮细胞使其贴壁,用脂质体2000按照贴壁细胞转染的方法转染悬浮细胞,提供一种高效的转染悬浮细胞的方法。方法:悬浮细胞Jurkat或CCRF-CEM培养于包被了0.1mg/mL多聚赖氨酸的细胞培养板,16h后洗掉未贴壁的细胞,用脂质体2000分别将pWPXLd质粒或靶向人ABL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24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鉴定质粒的转染效率,或用Western印迹鉴定siRNA的干扰效率。结果:pWPXLd成功转染2种细胞,siRNA成功抑制了ABL1的表达。结论:质粒和siRNA均能成功转染,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转染悬浮细胞的方法。

  • 标签: 悬浮细胞 转染 多聚赖氨酸 小干扰RNA 白血病
  • 简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获得性细胞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与其细胞表面受体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配体表达不同致使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临床疗效不一。我们简要介绍了影响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机制,对目前提高肿瘤细胞敏感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B 肿瘤 敏感性
  • 简介: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主要指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异质性肽类调节因子,在体内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对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可作为DNA疫苗佐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简要综述了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因子 疫苗佐剂 DNA疫苗
  • 简介:“人脑的大小”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一系列突破性研究。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让人类大脑变大的方法。未来大头人将比现代人更聪明。关于这项研究的详细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 标签: 《自然》杂志 人类大脑 干细胞 皮质 科学家 突破性
  • 简介:目的克隆和测定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全序列。方法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挑取重组质粒pGEM-T-xhcytb11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了剑尾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序列,共1140bp。结论用BLAST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显示剑尾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剑尾鱼与其他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是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 标签: 剑尾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血行播散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检测腋窝淋巴结已经不能完全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转移。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对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简要综述了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微转移 循环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汉滩病毒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方法:PBS灌洗6-8周龄C57BL/6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以100TCID50汉滩病毒76—118株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Real-timePCR检测病毒感染情况。结果:病毒感染3d后,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到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到病毒核酸的表达。结论:建立了汉滩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阐明汉滩病毒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汉滩病毒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细胞建立动物腹水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软骨多糖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抽取腹水瘤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分析.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方面、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a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软骨多糖可以明显提高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率,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出现细胞质浓缩、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等现象.软骨多糖作用后的S180细胞,其细胞周期被阻遏于G2/M期,Fas蛋白的表达水平于给药24h后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下降.结论软骨多糖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周期和Fas、PCNA蛋白的表达来诱导S180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研究证实动物软骨多糖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 标签: 软骨多糖 小鼠 肉瘤180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