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组:年龄〈31岁组53例,31~35岁组78例,36~40岁组37例,〉40岁组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40岁组(9.3±3.0)和〉40岁组(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组(13.5±2.8)和31~35岁组(12.6±2.7)(P〈0.05),而且36~40岁组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组(83.1%)和31~35岁组(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40岁、〉40岁组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P〈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P〈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男性年龄 精子质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率 着床率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精子顶体酶检测的3912男性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0~30y、31~35y、36~40y和≥41y,4组。采用改良Kennedy法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顶体酶活性逐渐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逐渐升高。≥41y组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与20~30y和31~35y两组差异显著(P<0.05)。各年龄组中,少精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顶体酶活性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负相关。

  • 标签: 男性年龄 少精 精子顶体酶活性
  • 简介:摘要自我接纳是个体愿意面对和接受自己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关注自己的正面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心理成长小组的方式改善成年人的自我接纳程度,帮助小组成员更好的挖掘自身潜在资源,悦纳自己,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力。结果显示,心理成长小组的形式对提高成年人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 标签: 成年人 心理成长小组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滋阴补肾类中药配伍治疗肾阴亏虚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男性免疫性不育症证属肾阴亏虚型患者中随机选择107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滋阴补肾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和79.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用滋阴补肾中药对肾阴亏虚型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滋阴补肾法 肾阴亏虚型 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心理干预与心理加电话干预对男性吸烟者的戒烟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戒烟门诊自愿戒烟的280例男性吸烟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单纯心理干预,后者接受心理加电话干预,比较并评价两组的戒烟效果。结果观察组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这3个随访时点的戒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心理干预,心理加电话干预可起到更为显著的戒烟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电话干预 戒烟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使用双腔、三腔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医疗辅助手段之一,正确的使用和护理将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防范因气囊导尿管安置而引起的护理并发症尤为重要。掌握对出现不同情况的患者选择不同的防范对策,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严格规范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气囊尿管的护理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单一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纳入研究。予利培酮足量足疗程治疗,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估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分别在治疗前,2周、4周、8周记录量表分值,并统计结果。结果39例患者在接受利培酮治疗后的2w、4w、8w末的SAPS及SANS评分分别对照治疗前,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率为82.1%,改善阴性症状的有效率为71.8%。治疗中出现各类药物副反应共28例,副反应的发生率为71.8%。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效果好。

  • 标签: 利培酮 单药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记录本院手术室初开展乳腔镜手术其中一例的手术配合,通过掌握乳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配合该手术,需要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完整地准备用物,熟知病人信息,熟练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

  • 标签: 乳腔镜 男性乳腺增生 乳腺切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男性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7例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1组62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6.0%,2组65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6.0%,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24h收缩压、左右侧CIMT、内膜增厚率及斑块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值、收缩压、糖尿病病史与CIMT均有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老年男性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键性指标,可根据该指标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男性 颈动脉内膜厚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麒麟丸联合克拉霉素对男性不育合并慢性附睾炎患者精子质量改善情况,以更好指导临床。方法选择伴有慢性附睾炎的男性不育患者,按标准,一共8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4例。A组口服麒麟丸联合克拉霉素治疗;B组以克拉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复查精液参数及白细胞。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一疗程药物治疗,A组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B组治疗前、后的精子前向运动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精子总数上升幅度较B组上升更明显(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液白细胞计数分别较A、B两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比较A、B两组间治疗后的精液白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正常精子形态率与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合并慢性附睾炎的男性不育患者,麒麟丸联合克拉霉素可以提高精子活动力和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数,有可能增加男性患者的生育率,但长期疗效和提高伴侣妊娠率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不育 弱精子症 附睾炎 麒麟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以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6周SPNSS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能耐受,依从性好。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男性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的特点及适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近2年住院治疗的58例诊断成年人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Plt)计数进行检测,对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肝素钠20~30U/kg.次,每6小时1次,另外2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川芎嗪8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入,两组均给予原发病及其他综合治疗、酌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等辅助治疗,并进行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和临床结局的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Fib,D-dimer,Plt值异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经积极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两组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例中发展到晚期DIC2例,死亡3例;观察组中发展到晚期DIC1例,死亡2例,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成人凝血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甚为必要,早期积极干预可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发生重度DIC的发生,中药川芎嗪对于早期成人凝血障碍的干预治疗与肝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证明中西医治疗在成人早期凝血障碍治疗中作用明显。

  • 标签: 凝血功能障碍,肝素,川芎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年人肺结核病的非生物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病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信息,制定调查表,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比两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变量有婚姻状况、吸烟、家庭收入及有无外出打工史;多因素分析(婚姻状况、个体经营、吸烟、家庭收入)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婚、吸烟、外出打工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在实际的肺结核防控治疗过程中,应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肺结核 非生物 危险因素 对照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男性大学生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骨密度的差异,并探讨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校442名男性大学生,其中中国男性大学生294名,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148名,采用国际体力问卷(中文版)收集其近1周内体力活动情况,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以外,中国男性大学生的步行活动水平、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及总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中国男性大学生的骨密度明显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分析,步行活动水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7,P=0.000)。结论中国男性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及骨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学生,可能与民族、遗传基因等有关;高强度体力活动能增加骨密度含量。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男性 大学生 体力活动水平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