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法及常规切口单纯缝合法用于体表脂肪瘤切除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40例进行体表脂肪瘤切除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小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法组,另一组为常规切口单纯缝合法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发现小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法术后切口愈合程度略优于常规切口单纯缝合法术后切口愈合程度,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对于切口愈合的满意方面,小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法术优于常规切口单纯缝合法,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连续皮内缝合法 单纯缝合法 体表脂肪瘤切除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的会阴切口缝合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会阴侧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阴道粘膜缝合两组相同。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缝合将观察组采用全层间断一次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组织与皮肤分次缝合方法。结果:观察组容易拆线、节省原用材料,与对照组相比无线头反应率高达100%,切口甲级愈合率高达99%。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32%。结论:会阴侧切口全程间段4号丝线一次缝合切口愈合良好,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 丝线 全层缝合 产科手术
  • 简介:二、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机制  神经端侧缝合后的侧枝发芽再生机制尚不明确,Lundburg等[7]用腓神经与胫神经端侧缝合,远端与胫神经端侧缝合

  • 标签: 侧缝 合法研究 研究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乳晕下联合注射99Tcm-SC和美蓝,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乳腺癌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并提出提高其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方法。方法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核素法SLC显像和术中染料法SLC显像,并据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结果93例中核素法和染料法同时成功显示SLC和SLN者81例。大多数患者只有一条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的SLC,且主要集中在θe角为31°~90°的范围内,均终止于腋窝SLN。沿SLCs解剖出的SLN,病理结果未发现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尚未发现乳腺癌腋窝“跳跃式”淋巴转移模式,推测SLNB假阴性的产生是技术问题,可能与手术者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复杂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核素法与染料法各有优劣,两者联合,优势互补,通过术前核素显像对SLC和SLN的分布获得大致了解后,在术中仔细解剖沿蓝染SLC寻找SLN,可以有效的检出SLC,并减少SLNB的假阴性率。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通道 99Tcm-SC 美蓝
  • 简介:摘要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阑尾炎患者74例,经单纯荷包缝合法处理阑尾残端后,随访6~10个月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现并发症。

  • 标签: 阑尾 荷包缝合法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2年由作者施行的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206例病人。结果206例病人均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胆管、血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较为有效预防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顺逆结合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道外科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1995年~2003年,我们对235例髌骨骨折,采取早期切开复位、双荷包丝线缝合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期,骨折均愈合.按陆裕朴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69例,良62例,可4例,优良率98.3%.结论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无需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 骨折 手术方法 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有效评价;方法对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60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室的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28.9±9.8VS37.8±14.8)、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和不良反应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更为显著,应得到肯定与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实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坏疽阑尾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采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及常规分层缝合法进行阑尾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7天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24h下床活动和需用镇痛药物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临床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坏疽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 常规分层缝合法 坏疽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近2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在术后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治疗的方法进行,共计132例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做出回顾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仅有102例患者为局部的子宫收缩乏力,针对此,应该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来进行治疗行为,该种方法止血彻底,患者经过该种方法的治疗全部治愈,并无并发症的发生;30例患者为全子宫收缩乏力。全部患者中68例患者止血明确,并没有并发症,仅有1例发生了感染。术后1-6个月子宫附件多普勒显示子宫复旧良好,且形态正常,血流图像并没有表现非常明显的异常状况。结论,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术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操作相对简单,止血确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全部子宫,可以确保患者保存完整的生育功能,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剖宫产术 改良式荷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在控制剖宫产术中发生的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的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例患者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5例取得了快速、彻底的止血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结论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的有效方法,避免了大部分此类患者子宫切除,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 治疗 剖宫产术 宫缩乏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坏疽阑尾炎患者 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采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及常规分层缝合法进行阑尾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 7天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 24h下床活动和需用镇痛药物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临床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坏疽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 常规分层缝合法 坏疽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缝合法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分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们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分指中应用螺旋缝合法分指28例,其中3指并指20例,4指并指8例。结果术后2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平整,断蒂后无需再次修薄,患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良2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将螺旋缝合法应用于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分指中,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皮瓣并指修复术后分指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并指修复 分指 螺旋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功治疗48例,成功率为96%;对照组成功治疗37例,成功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成功率更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且见效快,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