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解释了金字及金字塔形建筑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奇异功效;提出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金字效应的利弊。提醒人们旅游业的发展应立足于本土文化,而不要盲目引进异域风光

  • 标签: 旅游 环境 金字塔效应
  • 简介:2005年9月26日庄浪县水洛城释迦院地宫被盗掘,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地宫进行了保护,并向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报告。10月9日平凉市文化出版局抽调崇信县博物馆陶荣,平凉市博物馆杨拴平二同志,会同庄浪县文体局、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清理小组,对地宫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清理简报 地宫 博物馆工作 甘肃 组织人员 主管部门
  • 简介:金刚宝座是依据密教五佛曼陀罗的义理修建的,起源于印度,是佛教东渐过程中的建筑遗迹。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而言,金刚宝座与《金刚顶经》体系中的五佛五智说具有直接的关联,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融合西域和汉藏建筑的元素和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中印风格兼具、汉藏佛教文化融合的建筑定式。

  • 标签: 金刚宝座塔 密教 曼陀罗文化 坛场
  • 简介:对虎丘的沉降、位移、层面倾斜等指标进行了测量,进而了解塔体的结构趋向变化。经过维修加固,虎丘塔体倾斜得到控制,现在塔体变化趋于稳定状态。

  • 标签: 虎丘塔 变形测量 位移 沉降
  • 简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阳天宁寺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为金代建筑。2006年10月10日至2007年5月24日对沁阳市天宁寺三圣进行了重点维修保护。

  • 标签: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保护工程
  • 简介:壶是用以盛放液体的容器的统称。最初的陶壶型无定制.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1977年河南密县莪沟出土的一只红陶双耳环底壶是用红褐粘土盘筑成型后再经过火烧成,小口、高颈、圆腹,肩部有对称横耳供穿绳。该壶属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了。从其造型上看该壶应是当时人们外出汲水的工具。夏商以后直到汉末陶瓷壶并未有多大的发展变化.究其原因,一是陶壶性脆易碎难以长久地保存;二是此时王公贵族们所用的壶大多用青铜制成。

  • 标签: 出土 西夏 武威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 陶壶
  • 简介:无念弹师是明代后期著名高僧,他亲手创建的法眼寺是大别山腹地的一所著名寺院,息影是无念禅师的灵塔,又称为'祖师'。前尚存有祭祀祖师的祖师庙。庙结合,气势恢弘,成为河南省大别山区年代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石塔。该用规整的花岗岩精工雕造,体量居豫南石塔之首,且为无念禅师建者为重要朝臣,对研究豫南大别山区的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及官方与佛教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息影塔 法眼寺 无念禅师
  • 简介:笔者进行的唐朝景教大秦实地考察是在1998年8月24至28曰之间进行的,地点在今天陕西省周至县(古称盔屋)峪村。这次的勘察,对於景教大秦的地位,至少有几方面的重要性,即景教大秦除了文物价值之外,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唐朝中西宗教建筑风貌的融合,并且记录了唐朝景教活动的范围,以及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容忽视的角色,但更可贵的是,周至大秦是唐代景教仅存於今日的建筑遗迹。本次考察的结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仅存的唐朝景

  • 标签: 唐朝 景教 大秦塔 中国 历史研究 宗教信仰
  • 简介:麦积山石窟所藏《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瑞应寺再葬佛舍利》碑,为宋代靖康年间刻。碑文主要介绍了瑞应寺的初建、西魏大统元年修建麦积山、隋文帝时建舍利赐瑞应寺及寺院的情况。从中反映出麦积山的兴衰及其历史的变迁状况,为我们研究秦州及麦积山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秦州雄武军 陇城 瑞应寺 舍利
  • 简介:<正>《江汉考古》与广大读者见面已个春秋了。它从创刊到现在总共出版了三十五期,是我省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春回大地,在“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许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象百花园

  • 标签: 文物考古工作 考古资料 江汉地区 湖北省 重要成果 考古学家
  • 简介:<正>《民俗研究》已经走过了个年头,告别了自己的童年,成了一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了。我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在此年间,我曾三次赴山东:第一次1985年,我去考察环渤海的史前文化,认识到当地史前文化独树一帜,颇有特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第二次是1989年调查山东的旅游文化资源,重点看了年画、风筝和葫芦文化,大开眼界,感到齐鲁为礼仪之邦,不愧为孔子的故乡,当地人杰地灵,文化水平高,每抵一乡一镇,都会遇到一些通古明今的秀才;第三次是1992年,参加一个史前文化村的筹建座谈会,参观了泰山上的民间信仰,进一步感到山东人民热爱自己的乡土,着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炽热的感情和巨大的魄力。不难看出,我国民俗学的唯一刊物《民俗研究》在齐鲁大地出现不是偶然的。

  • 标签: 民俗研究 史前文化 民俗学研究 旅游文化资源 民间信仰 中国古代文明
  • 简介:弯弓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国民党开始二次'北伐',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节节胜利,很快就攻入了山东省。日本军阀以保护侨民为由,于四月十九日派军队在青岛登陆,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要地。当时,盘踞济南的是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了抵挡北伐军的进攻,他向青岛的日军求援,给了日军一个进兵济南的理由。与此同时,日本田中内阁也向日军发出了抢占济南的训令。于是,日本军队于四月二十六日

  • 标签:
  • 简介:十三、到上海配眼镜,影响我一生1966年元月,团里给了我一个月假期,让我到上海去配"无形眼镜"(现称为隐形眼镜).

  • 标签: 《何祚欢自述》 曲艺家
  • 简介:贺《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北京画院启幕暨匡翁八秩寿诞一瞥惊鸿已入神,画坛艺苑绽新春.捉刀镌木和风畅,濡墨含毫细雨频.熙皞万民情亦喜,信知八秩意为真.人文灵岳无拘法,大匠童心叹绝伦.二O一八年三八节赠言室馆女同仁二首一芳园胜日吐新芽,影人素纨辉九霞.奋进淑贤风雅在,甘于淡泊笑繁华.

  • 标签: 艺术展 三八节 画院 版画
  • 简介:引子话说中华大地,自古因自然环境有千差万别,先民们或耕或牧,不一而足.我这里要说的是,有一个民族从东北到西北,驰骋在祖国辽阔的草原上,写下波澜壮阔的春秋诗篇.这个民族就是历史上的鲜卑人,史称东胡.鲜卑诸部,有白部鲜卑慕容氏者,在鲜卑千百篇春秋史上却占了辉煌的一页.我今天将这一页诗篇翻开来,读给今人听听,或许可作为听者读者诸君的茶余酒后的话题罢.自然诗篇是由人写成,写诗的人又太多,我这里挑选出吐谷浑国王传,以飨读者诸君.

  • 标签: 吐谷浑王 王画传
  • 简介:送红军》是一首著名的红色歌曲,歌词荡气回肠,曲调委婉,充满留恋、期盼、祝福之情,分感人,早已唱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不过,有党史专家提出了一些疑问,其中争论比较多的就是:这首歌到底唱的是何时、何地发生的事情.

  • 标签: 《十送红军》 歌词 考证 歌曲 曲调
  • 简介:一末摔跌戏和念白戏一末行表演丰富,主要是摔跌戏和念白戏。《扫雪打碗》是汉剧一末行的摔跌重点戏,以摔、跌、扑、倒、滑等身段见长,通过“反踝子”、“高掺扑虎”、“前、后僵尸”、“长滑步”等特技身段,表现刘子敬不畏冰天雪地、山陡路滑,追侄儿心切。全剧两场,重点在二场三次追子上。一次追子,刘子敬内唱倒板:“家难打得团团转”,边唱边出场,走到九龙口起劲向前跳高走“反锞子”(人腾空)脚前头后,人到空中调变方位头前脚后,背后落地(特技)。表示子敬由高坡溜下,滑了一个倒栽葱。[阴锣]人仰倒地,四肢摊开,两脚先后翘起落下,右手捏住左脚,一翘蹦起坐着,慢慢站立,唉声叹气,双手水抽遮面擦泪,表示定生不是亲生之子的失

  • 标签: 司马师 阎惜姣 面部肌肉 内心活动 西门庆 李白
  • 简介:庙,梵文stapa,音译瘁堵波,原义为“坟”。它的起源甚早,并不始于佛陀,吠陀时代的印度诸王死后皆筑一半圆形的坟,即为后来佛教瘁堵波的雏形。在古代印度大概只有崇高地位的人死后才能得到这种礼遇。因而佛陀说:“天下有四种应得起,香花缯

  • 标签: 喇嘛塔 马蹄寺石窟 建筑形制 藏传佛教
  • 简介:1990年文物普查时,在甘肃省秦安县郭集乡邵庄村北湾组,发现了“大统四年”石造像。2002年5月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 标签: 石造像塔 甘肃 佛教 北周时期 艺术风格
  • 简介:198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科左后旗满斗苏木白音拉嘎查西南1公里沙坨中一座古墓被盗.哲盟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并及时追缴了散落在当地群众手中的部分出土文物.

  • 标签: 科左后旗 墓葬 契丹 内蒙古自治区 1987年 哲里木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