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国产大型循环流化示范基地”宜发电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670t/h循环流化锅炉机组预计2006年上半年投产发电。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对首台国产670t/h循环流化锅炉的工程建设背景、锅炉本体的特点、配套的辅助系统及其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循环流化床锅炉 设计特点 辅助系统 介绍
  • 简介:设计并建立了25kWth串行流化生物质气化反应器,基于此反应器,以赤铁矿石作为载氧体,开展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实验研究,考察气化反应器温度、S/B、载氧体添加比例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当赤铁矿占料比例高于40%时,该气化装置的气化反应器温度保持平稳,铁矿石载氧体的再生及传热性能优良。燃料反应器出口烟气的成分为H2、CO2、CO、CH4和少量的C2H4。随着气化反应器温度升高,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CO、CH4和C2H4体积分数逐渐降低,相应的CO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随着S/B由0.6升高到1.4,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H2和CO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CO、CH4和C2H4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另外,载氧体添加比例增加,生物质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CO、H2、CH4和C2H4体积分数呈减小的趋势,而CO2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 标签: 25kWth串行流化床 赤铁矿石 载氧体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原平泰跃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锅炉燃用煤矸石的特点、耗煤量、除量。文中论述了电除尘器设计原始数据和除尘效率确定的原则。对电除尘器的通流面积、烟气速度、总集尘面积、比集尘面积、驱进速度、电场数量、电场长度、烟气在电场内停留时间等设计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文中总结了循环流化锅炉燃用煤矸石对电除尘器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循环流化床锅炉 电除尘器 山西 热电厂 煤矸石
  • 简介:利用加压热天平结合X衍射分析仪来研究压力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受加压热天平温度的限制,只研究1100℃以下压力的影响。利用X衍射分析仪分析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煤灰中的矿物质成分,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矿物质对熔融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气氛下矿物质的变化和新生成矿物质对熔融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气氛下压力对煤灰矿物质的生成影响不大;N2及H2O气氛下压力具有促进煤灰低温矿物质向高温矿物质转化的作用。

  • 标签: 加压热天平 X射线衍射分析 灰熔融特性
  • 简介:燃煤锅炉是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其飞的含碳量形成机理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估算。现场实炉测试这些数据具有工作量大,测试工况有限等缺点;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及燃料特性等因素影响着飞的含碳量,其相互耦合,导致分析数据过程困难。神经网络建模将燃煤锅炉视为黑箱,应用该方法可以良好的描述其输入输出之间的黑箱特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广泛。利用燃煤锅炉试验数据,采用3层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构建了锅炉飞的含碳量排放特性模型。通过锅炉的实测数据验证,该BP神经网络对飞含碳量相对预测误差在0.19%~0.50%,预测效果良好。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逼近验证样本数据,也能够较好的逼近非验证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 标签: 飞灰 燃煤锅炉 BP神经网络
  • 简介:采用内热源结合固定电极壁温的方法替代实际电窑交变电场焦耳热的产生,通过数值求解基于雷诺时均的三维定常黏性N-S方程及能量方程,对某实际运行的六角形玻璃电窑内部的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物理模拟试验结果相比对,验证了提出的内热源结合固定电极壁温方法的正确性,运用该方法对玻璃电窑内温度场及流场开展模拟研究,获得了其内部温度分布特点、涡系结构及流场细节,为玻璃电窑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玻璃电熔窑 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 简介:在规则球模块式高温气冷堆中,氦气在规则燃料球之间流动,并对燃料球进行冷却。将燃料球分为发热区和石墨包壳,考虑了燃料球内部热传导。以三个规则燃料球为一组,对氦气在燃料球中的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氮气在燃料球孔隙间的流场,以及燃料球与氦气的温度分布;并将燃料球出口边界的流动和传热参数传递给下一组燃料球入口边界,以实现大规模规则燃料球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数值模拟,预测燃料球与氨气的升温速率和压降率。

  • 标签: 高温气冷堆 模块化 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 简介:研究了载气体积流量对颗粒填充内固态同步酶解乙醇发酵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气体积流量的增加,基质表面生物膜内的乙醇浓度显著降低,包埋颗粒填充乙醇发酵效率得到提高,但载气体积流量继续增加,则载气对生物膜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引起生物膜部分脱落和生物膜内水分减少,导致填充酶解和乙醇发酵的效率显著下降。在载气体积流量为30mL/min,最大纤维素消耗量为10.47g,得到最大乙醇平均得率0.02g/g纤维素基质,填充反应器的孔隙率减小了31%。颗粒填充有效的避免了基质坍塌现象,增强了载气在反应区域的流动过程并及时载出反应生成的乙醇,消除了乙醇对发酵过程的抑制作用;同时同步酶解发酵消除了葡萄糖对糖化过程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乙醇 同步酶解发酵 载气 填充床 稻草秸秆
  • 简介:以某型特种车为研究对象,在判定其发动机存在异常磨损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发动机磨损部位识别方法。选取不同聚类元素的发射光谱原始数据进行磨损部位识别,结论表明,类元素的选取直接影响模糊类结果,并对磨损部位识别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为提高故障部位识别的准确度,在聚类分析中应剔除零部件中不存在的及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的元素,并依据发动机材料元素构造合理的磨损部位标准模式。

  • 标签: 发动机 磨损部位 模糊聚类 灰色关联度 光谱数据
  • 简介:以移动为高炉渣余热裂解生物质实验平台,研究高炉渣温度、粒径和生物质粒径等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随着高炉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高炉渣热载体温度为65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高炉渣粒径和生物质粒径越小,生物油的产率越大。炉渣温度650℃、粒径0~2mm,生物质粒径小于75μm,生物质油产率达到57.3%。生物油中含氧量和含水率较高,热值低,pH值为3.7。

  • 标签: 高炉渣 生物质 移动床 生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