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景观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标识设计,良好且有效的标识设计可以起到指示作用,也可以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品质,甚至可以作为艺术品出现在旅游地。本文先介绍了标识设计的概念及意义,之后对标识的种类、材料等问题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 标签: 标识设计 景观设计 指示作用
  • 简介:摘要:桂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作为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旅游产品质量低下,同质化严重,不能反映出著名旅游城市的风格。本文从流行的知识产权营销现象入手,分析超级知识产权的成功模式,提出了将桂林文化资源整合到知识产权转型后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新思路和相应的注意点。

  • 标签: 桂林 旅游和文化创造 评书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乡村旅游景区除了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外,还要重视对乡村本土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推动整个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乡村生态 旅游景观 规划设计 分析
  • 简介:1永安市地理环境与主要旅游资源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游地段,处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大约界于东径116°56′~117°47′E,25°33′~26°12′N,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全市面积2942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一鳞隐石林、堪称“天然生物种子基因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闽中瑰宝”一槐南安贞堡等诸多景点。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外,永安还有独特的与之相媲美的地方传统文化,

  • 标签: 旅游资源 永安市 气候资源评价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地理环境
  • 简介:摘要:从乡村振兴角度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激活乡村生态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当前大部分的特色文化产业都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势态也越来越好,大部分文化旅游产业都实现了和摄影机构的合作,通过影像等艺术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让文化产业的特色面貌有更好的旅游宣传形象,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将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文化特色 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 推动发展
  • 简介:摘要:近几十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质的飞跃,逐步走向全民稳定的小康社会,旅游行业作为消费型的服务产业也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有了政策性的推动和促进,而文物建筑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不可切割的密切联系;人们开始猎奇古代历史文物遗址建筑,并且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动向,一方面开始尝试鉴赏历史、人文、艺术的科学价值,另一方面缺乏对其产生损坏缺少保护维护的意识,因此,在这样矛盾的发展现状下,形成了一系列需要去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从文物建筑和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加强文物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政策,这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参考。

  • 标签: 文物建筑 旅游资源 开发保护 研究策略
  • 简介:【摘要】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关系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重庆独特的山城、江城城市风貌吸引了大量旅游者。而大量旅游者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旅游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的关系,提升交通运行水平,改善游客旅行体验显得越来越迫切。基于此,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科学分析掌握需求分布特点,找准交通设施、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建管结合”、“动静结合”的改善措施,解决旅游交通问题,提升旅游水平和质量。

  • 标签: 重庆 旅游交通 公共交通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高了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 标签: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设计要点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大众的旅游消费观念持续升级,在个性化的消费观引导下,实现旅游休闲街区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实际需要,也能够带动各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旅游休闲街区在建设发展当中应避免同质化问题,突出各地区独有的文化与艺术特色,并做好需求分析工作制定更全面的建设发展策略更能体现出旅游休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作用。

  • 标签: 旅游 休闲街区 高质量建设 发展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逐步地得到改善,因此,人们更加注重和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他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步地增加,同时还提出了很多比较苛刻和不同的需求,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多元化的旅行需要,进而让自身的体验感和幸福感得到有效地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于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战略,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了对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的充分满足,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这一点上,文章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含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给出了一种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实效的融合方式,希望能给有关的政府或企业带来一些借鉴。

  • 标签: 文化产业 旅游业 融合发展
  • 简介:旅游地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旅游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发展,继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开发热潮之后,旅游地产将会成为市场下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旅游地产的几种不同形式,分析了功能性旅游地产的开发的特点以及项目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旅游地产 开发模式 休闲度假
  • 简介: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思路探究舟山旅游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淡旺季旅游差异性大,淡季旅游的资源利用与服务拓展明显滞后的发展失衡困境,并从海岛气候,观念及外宣,淡季时节资源利用,潜在市场开拓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舟山旅游淡季开拓不足的成因,结合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经验以及舟山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了有效拓展舟山淡季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舟山淡季旅游 拓展 对策
  • 简介:1太姥山风景区简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一太姥山,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境内,距离福鼎市区约30公里,约在东经120°与北纬27°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融山、海、川、岛和人为景观于一体,素有“海上仙都”美誉。风景区面积约92km^2,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

  • 标签: 风景区 太姥山 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气候 国家地质公园 风景名胜区
  • 简介:利用甘肃省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50a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平凉7县(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7县(区)旅游气候最舒适期为每年的5~9月,较舒适期在4月和10月,不舒适期静宁、庄浪、华亭为4个月,主要分布在冬季及秋末(1~2月、11—12月),崆峒、灵台、泾川、崇信为3个月,分布在冬季的1、2、12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凉旅游气候在东西南北方向上有着一定差异,在东西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一年中舒适度年指数自西向东呈升高趋势。

  • 标签: 平凉 崆峒山 气候舒适指数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