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京津风沙源区地表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分析手段,开展了2005年~2009年风沙源区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植被指数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区植被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总面积减少2635.59km^2,林地总面积增加13218.43km^2,草地总面积增加13332.62km^2。通过SPOT—VGTNDVI计算发现,2005年~2008年风沙源区年最大植被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年份月季最大NDVI均在8月达到峰值。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 标签: 遥感 GIS 风沙源 植被覆盖
  • 简介: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准确、大范围监测矿山开发状况和了解矿区生态环境现状。本文介绍了在RS的支持下,以LandsatTM和CBERS卫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来源,采用栅格数据、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和内业处理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识别等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得出近二十年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矿区面积变化趋势及近五年来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矿区面积逐年缓慢减小;当地空气质量逐年优化。由此可见,露天矿矿区面积的减小对于当地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巴卫星 遥感 阜新市海州露天矿
  • 简介:目前国内很多测绘单位生产的1/1万比例尺DLG数据缺少面状植被数据集,但完全基于DLG数据进行人工构面时,工作量巨大,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遥感影像与DLG成果数据生产面状植被数据集的工艺流程,主要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植被数据集提取,并将提取结果进行边缘规范化处理,并分别在平原、丘陵、高山区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能有效提高植被数据集的提取效率,并能有效保证提取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望弥补1/1万比例尺DLG数据中缺少面状植被数据集信息服务的不足。

  • 标签: 面向对象方法 植被数据集 信息提取 DLG
  • 简介:通过收集全市多源遥感数据、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面监测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建立全市生态环境评价基础数据集,通过筛选评价指标,利用AHP法在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包括自然气候指标2个、宏观生态指标5个、环境要素指标6个、农业面源指标3个、社会经济指标3个。以ARCGIS10.0软件为支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采用分层栅格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叠加的技术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实现多要素综合分析和整体评价技术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并进行了实际验证,为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 标签: ARCGIS 栅格数据 生态环境
  • 简介:滏阳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河流,断流现象和污染极其严重。滏阳河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中氮、氨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能够引起藻类突然过度性增殖,因此富营养化污染区域的水体与未被污染区域的水体叶绿素含量有所区别。依据滏阳河一带水体污染特征,本文利用OLI遥感数据开展了滏阳河一带水污染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比值植被数(RVI)能够较好地识别滏阳河东武什水库一带水体污染分布特征,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该区水污染及治理提供帮助。

  • 标签: 滏阳河 污染 遥感调查 OLI遥感数据
  • 简介:城市土地利用主要是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占用需求,同一城市用地类型在某一空间的土地覆盖可能随着投入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完整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应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本文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对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两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石家庄市城市各种用地比例合理,用地功能分区明显;(2)8年间城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速度很快,综合动态度达O.67%,其中以耕地减少最快,年减少率达到6.88%;(3)8年间综合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动态度为1.23%,建筑面积变化速度比较快,其中商服用地和居住用地利用强度增加最大,分别达到1O.04%和3.31%。

  • 标签: 城市土地 遥感 高分辨率 土地利用 石家庄
  • 简介:6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国家有关部委,总参谋部,总装备部有关部门领导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芮晓武,科技委主任王礼恒,总经理助理赵晓晨等领导,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领导,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杨保华院长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五院党委书记李开民主持。

  • 标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卫星应用 研究院 副总经理 揭牌仪式 总装备部
  • 简介:遥感影像地物信息丰富,使得直接通过影像获取耕地地块信息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图件,应用ERDAS、ARCGIS、eCogntion软件平台,通过非监督分类法、监督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分别对试验区域提取耕地信息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耕地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之一,监督分类进度为75.5%,面向对象法精度为90%。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精度较高,效果最好。

  • 标签: 高分辨率 耕地提取 EBDAS 面向对象
  • 简介:为提高分频解释技术预测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与广义s变换的储层预测技术。分频技术得出的单频数据体过多,降低了储层预测的效率,且存在多解性的缺点。通过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分离出单频数据体中能够反映油气储层特征的相互独立的有效频率成分,以达到储层预测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资料的应用,该方法的储层识别效果较好,有效性高。

  • 标签: 独立分量分析 广义S变换 储层预测
  • 简介:居民地的解译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中的难点之一,居民区域是由建筑物、道路、绿地、空地、水域、阴影等多种地物类型相互延续、相互交错而成的复杂的有机混合体,使其光谱特征成为地表各种地物中最复杂的一种。因此,通过对居民地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SPOT2.5米数据,选择密云区作为示范区域,研究基于遥感影像纹理信息和类间相关关系,结合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居民地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其中,通过提取遥感影像的纹理信息,提高居民地内部各地类的界线区分,降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的界线;并利用居民地内部各类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基于类间层次关系和语义组体系方法,研究形成居民地自动分类规则,达到居民地的自动提取,本方法提取的面积精度可以达到89.5%,可适用于较大范围内高分辨率数据的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

  • 标签: 高分辨率影像 纹理 面向对象方法 空间相关关系 居民地
  • 简介:高分一号卫星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发射,该星搭载2台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中分辨率相机,可同时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该星在矿产资源开发调查与监测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本文以河北临城地区为例,采用高分一号卫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调查与监测应用分析,从数据质量、制图精度、矿产资源开发有关地质矿产要素信息的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后续GF-1星更好地服务矿山执法业务奠定基础。

  • 标签: 高分一号 矿山监测 遥感
  • 简介:森林生态服务的量化研究是森林生态服务评估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山东省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温度产品、植被指数产品、实际采集的外业数据、山东省气象数据等资料,结合GIS技术,对2000-2006年山东省森林不同时间的温度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是对大范围的森林调节温度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量化的尝试,得出了森林调节温度的相关规律:(1)森林夏季具有降温作用,冬季具有保温作用;(2)森林温度变化的振幅此农田、城镇都小;(3)农田降温和保温的效果都不如森林显著;(4)在夏季,白天森林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负相关的关系,冬季是正相关的关系;无论冬夏,夜间森林的LST与NDVI几乎不存在相关性;(5)LST变化与NDVI变化的相关性比LST变化于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强。

  • 标签: 山东省 森林生态服务 地表温度(LST) 植被指数(NDVI) 3S技术
  • 简介:研究以ALO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遥感波段组合、几何纠正、色彩拉伸、影像融合、镶嵌、裁切等数据前处理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天津市ALOS影像土地利用三级分类系统。基于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土地利用三级分类指标赋予了权重。结合天津市生态监测与评价实际,对《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中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天津市18个区域为基本评价单元,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5.79,评价结果为良。

  • 标签: ALOS影像 生态监测 评价指标
  • 简介:简要介绍了串行用户接口I^2C总线,它具有接口简单、易于控制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智能化振动测试仪中应用I^2C总线技术,大大减小了体积,提高了仪器的整体可靠性。对于不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单片微处理器,可利用它的I/O口来模拟实现。

  • 标签: I^2C总线 振动测试仪 单片微处理器 串行用户接口
  • 简介:通过将CBERS-02/02B星数据应用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监测,探讨了利用CBERS-02/02B星CCD和HR数据进行地震灾害应急监测的可行性和主要技术途径,为辅助政府部门进行防震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 标签: CBERS-02/02B 地震灾情 监测 汶川
  • 简介:本文从遥感构造信息提取的地质依据及波谱前提入手,基于介绍地质解译、解译标志及遥感图像质量评述等理论基础之上,通过采用ETM+数据作为遥感信息提取数据源,通过结合青海阿尔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情况,介绍了区内区域地质构造概况,重点对区内遥感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赋矿地层、侵入岩体、构造块体等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进行解译,建立了遥感地层解译标志,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及数学地质方法进行构造、岩性信息与找矿相关性分析,结合已有地、物、化探等地质资料进行验证,分析了区内解译构造与成矿关系,初步总结了区内构造成矿条件。

  • 标签: 阿尔金 构造解译 构造成矿条件 遥感
  • 简介: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评价、场地监测等研究工作中。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获取选址评价所需的因子指标,辅助选取储存远景区;雷达遥感技术用于监测灌注场地地表形变,评估C02注入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实ijn,4分析C02泄漏胁迫条件下的植被光谱曲线,获得不同二氧化碳浓度胁迫条件下与植被光谱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结合长期的工作成果从上述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CO2地质储存 雷达遥感 高光谱 AHP
  • 简介:本文以1:100万标准分幅的成都幅(H-48)为研究区域,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方法下地貌晕渲图的制作办法,然后详细论述了计算机环境下地貌晕渲图的数字化制作,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说明。结果表明:①数字化条件下制作的地貌晕渲图在显示效果和质量上都比传统方法制作的地貌晕渲图有较大的提高;②地貌晕渲图的数字化制作方法降低了难度和劳动强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③在数字化条件下,地貌晕渲图的制作对制图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 标签: 地貌晕渲图 数字化方法 传统方法 GLOBAL MAPPER PHOTOSHOP
  • 简介:摘要: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以石家庄市地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的TM影像和2010年的HJ-1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在FRAGSTATS软件上选取CA、PD、NP、PLAND、SHDI、SHEI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与水文效应的相关性方面,以8个常规监测点为中心生成缓冲区,借助FRAGSTATS软件计算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并与径流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指标的变化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林地、建设用地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低矮灌木及草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斑块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上升,连通性增强;(2)研究区10年来水质变化不大,水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3)河流径流量或者集水区水量的变化与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景观格局变化影响着水量的变化。(4)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密度和分维度与总氮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水域呈负相关。高锰酸盐指数与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生化需氧量与耕地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密度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呈正相关。此外,从景观类型水平上看,SHDI与生化需氧量呈显著正相关,它通常是与表征水质下降的指标呈显著相关性。关键词:石家庄市;水源保护区;景观格局;水环境效应

  • 标签: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环境效应 水源保护区 石家庄市 FRAGSTATS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