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移植前胚胎进行染色体遗传筛查,建立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方法。方法对冷冻囊胚、对照质控品先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然后再继续aCGH检测。结果4个冷冻囊胚中1个染色体正常,另外3个染色体异常,对照质控全部检测出。结论应用全基因组扩增以及aCGH技术,对囊胚成功进行了植入前遗传筛查,能够全面评估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为复发流产患者提高生殖成功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全基因组扩增 比较基因组杂交 非整倍体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 简介:在过去10年中,临床细胞遗传有了显著进步,分子生物技术被应用到了常规染色体分析。这些新技术应用解决了传统核型显带分析在准确诊断和解释某些染色体技术上缺陷,这些新技术包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M-FISH)、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karyotyping,SKY)、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和微阵列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CGH)。每1种技术都有特定检测范围与限制。本文对这些技术特点及它们在产前诊断应用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FISH SKY CGH ACGH
  • 简介:<正>方法:在2002~2009年期间,计算每个孕期月份经本院诊断胎儿非整倍体(包括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平均每月发生率。发现胎儿非整倍体平均每月发生率与周围环境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化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周围环境污染物包

  • 标签: 非整倍体 胎儿 环境污染物 周围环境 发生率 三体
  • 简介:<正>早在1971年,有学者将常见导致胎儿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风疹病毒(Rubella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统称为ToRCH。此后,将引起胎儿感染其他(Other)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也纳入,称为TORCH。病原体感染孕妇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也可在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病原体 血清学检测 胎儿感染 宫内感染 特异性抗体
  • 简介:最新出版性健康书作者指出,男人和女人天生就具有不可调和“性程序”,女性具有先进完全版“性软件”,而男性则只有“仅供繁殖”基本版“性软件”。

  • 标签: 女人 繁殖 男性 专家 性学 性爱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靖州县范围内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076名,测其头血铅值,观察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情况。结果:本县内儿童平均铅中毒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63.28%,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32.78%,县城居民区与农村比较,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县城居民区明显高于农村。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环境
  • 简介:高龄妇女(≥35岁)生育力下降,卵母细胞和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率高,流产风险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一直是生殖领域难题。胚胎植入前遗传筛查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PGS)是指在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过程中,对卵母细胞第一、第二极体及早期胚胎行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检测,选择染色体整倍体胚胎移植入宫腔,以期改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临床结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现代分子遗传发展,新活检方法及遗传学分析技术不断出现,如囊胚期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微阵列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使得胚胎植入前PGS诊断效率和精确度不断提高。本文就胚胎植入前PGS在高龄妇女助孕中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改善高龄妇女妊娠结局中临床价值。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高龄 非整倍体 嵌合体 囊胚
  • 简介:近来p27基因与恶性肿瘤关系引起了众多学者关注。该基因编码产物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负性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其表达下调与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关系密切。现对P27生物功能及其在乳腺肿瘤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P27 生物学功能 乳腺癌 化疗 内分泌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耳聋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占有重要位置。大约80%遗传性聋为非综合征型耳聋。随着分子生物和遗传发展,众多耳聋相关基因发现更有利于我们对耳聋发生发展机理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综合征型耳聋在分子生物领域研究进展,借以了解非综合征型耳聋分子病因特点,便于人们获得准确耳聋预防、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服务。

  • 标签: 耳聋 基因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血清筛查联合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效率。方法孕期适时行血清筛查23039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唐氏早、中期筛查,应用Multicalc软件评估出高风险,临界风险、单项生化指标异常,知情选择无创基因检测。结果筛查出高风险1546例,占6.71%,临界风险值3257例,占14.17%,单项值异常3018例,占15.86%,实施无创产前诊断3342例占61.23%,介入性产前诊断550例,占11.54%。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共27例,其中非整倍体19例,占0.39%,其他染色体异常8例,占0.16%,知情告知签字不落实产前诊断发生出生缺陷7例。调查表明,临界风险选择无创基因检测样本例数占61.23%,羊水样本例数占11.54%,无创检测高风险数经羊水再次核型分析一致性达100%。结论血清产前筛查联合无创产前胎儿非整倍体DNA检测可提高产前诊断效率,特别对临界风险值瓶颈线突破起关键性作用,降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病率,是快捷、安全、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易于接受、大批量进行、值得推广是今后发展必然趋势。

  • 标签: 血清学筛查 无创产前诊断 胎儿染色体DNA 非整倍体 基因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在县市级医院急诊科就诊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264例急性中毒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毒物构成、病情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男女比例为1.9:1,高发年龄段在25-45岁,占总数53.4%(141/264);职业排序为无业人员,占34.8%,其次为农民,占16.3%;中毒原因以自杀为主,占62.1%(164/264);中毒毒物构成排前三位分别是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分别占32.6%、12.2%、11.5%,重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比为1:1.7,总体病死率5.3%,其中百草枯及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病死率最高,分别为41.7%和40.0%。结论:急性中毒主要涉及种类为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应当做好相关药物管理,熟练掌握急性中毒流行病特点,做好全民文化宣传,做好急性中毒事件防治。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病例.共对146190例标本进行了孕早期(9~13^+6周)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136471例早期筛查为阴性,其中33587例进行了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中期筛查.结果146190例早期筛查标本中,筛查阳性病例为9719例,其中确诊阳性85例,确诊阴性9634例;筛查阴性病例为136471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11例,确诊阴性数为136460例.早期筛查方法灵敏度为88.54%,假阳性率为6.59%.在上述早期筛查基础上,其中33587例进行了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中期筛查,中期筛查阳性病例为640例,其中确诊阳性6例,确诊阴性634例;筛查阴性病例为32947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2例,确诊阴性数为32945例.结合上述早期筛查结果,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筛查阳性病例为10359例,其中确诊阳性91例,确诊阴性10268例;筛查阴性病例为135831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5例,确诊阴性数为135826例;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阳性率灵敏度为94.79%,假阳性率为7.03%.结论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能大大提高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灵敏度;3年筛查工作中,本实验室数据虽然仅有部分病例采用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但灵敏度提高了6.25%,防止了6例漏筛病例.综上,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应进行广泛临床推广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唐氏综合征胎儿漏筛.

  • 标签: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阶段性序贯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精子形态、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hyaluronanbindingassay,HBA)与体外受精率相关性。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portation,IVF-ET)中精子形态155例和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38例进行分析,分别观察女方MⅡ卵子1509个和327个,记录受精和未受精卵数目,并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结合率和受精率相关性。结果精子正常形态率≤5%、6%~14%、≥15%对应MⅡ卵子受精率分别为48.05%、72.25%、81.79%,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结合率≤40%、41%~69%、≥70%对应MⅡ卵子受精率分别为55.17%、72.07%、75.31%,≤40%组和其它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与卵子受精率有明显相关性,而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结合率与卵子受精率有一定程度相关性,此两项参数可作为选择不同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或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依据。

  • 标签: 体外受精 精子形态学 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 受精率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candiomyophthy,PPCM)流行病及临床发病特点和转归。方法检索1986年4月至2010年4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围产期心肌病研究资料,总结分析我国PPCM流行趋势、发病特点和临床转归。结果①共检索到文献170篇,根据文献资料入选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并纳入本次荟萃文献共有68篇,累计PPCM患者1097例;②资料显示我国PPCM初产妇病例数多于经产妇(53.3%vs46.7%);农村患者占81.5%;③产后3个月内发生PPCM者比例最高(67.3%),其次是妊娠最后1个月内(20.4%);④PPCM患者合并贫血比例较高(51.4%),其次是高血压(48.5%);⑤31.2%患者治愈,59.7%患者好转,未愈/死亡患者占9.1%。结论深入了解我国围产期心肌病流行病及发病特点和转归,有利于我们对本病防治。

  • 标签: 围产期心肌病 流行病学特点 荟萃分析
  • 简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网络卫生统计精品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统计理论讲解,统计方法SPSS统计软件应用,其中包括统计描述、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组数值变量比较假设检验、分类变量比较假设检验、多组数值变量比较假设检验、回归与相关、随访资料生存分析等,同时还安排有课程实习、课外练习和课程答疑。

  • 标签: 卫生统计学 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 网络 出版 医学
  • 简介:目的调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孕妇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感染状况。方法912例中孕期孕妇血清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IgG和IgM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确认。结果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期孕妇人群抗-HEVIgG抗体阳性率为13.6%(124/912),抗-HEVIgM抗体阳性率为1.4%(13/912)。在<21岁、21~25岁、26~30岁和>30岁孕妇中,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14.0%(6/43)、12.6%(62/492)、15.2%(39/256)、12.1%(17/121);抗-HEVIgM阳性率分别为2.3%(1/43)、1.0%(5/492)、1.2%(3/256)和3.3%(4/121);各年龄组抗-HEV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所有抗-HEVIgM阳性血清,同时抗-HEVIgG阳性。结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孕妇人群存在HEV散发感染,以无症状隐性感染为主。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孕妇 血清学调查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医院以及《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共同举办卫生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外科手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10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国际著名妇科泌尿和盆底重建专家美国KenHatch教授和瑞典ChristianFalconer教授以及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将演示各种手术方法,

  • 标签: 重建外科手术 妇科泌尿学 盆底重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BT-549在正常及低氧环境增殖抑制情况,促自噬和促凋亡作用,以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DS-RED-C1-beclin-1转染进入BT-549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和转染pDS-RED-C1空质粒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eclin-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蛋白表达。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通过细胞划痕试验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及MTT所测增殖率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噬和凋亡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beclin-1基因被成功转染进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组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72h最明显。MTT测定结果:正常与低氧环境下实验组48h和72h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48hP1=0.002,P2=0.000;72hP1=0.006,P2=0.001;P1和P2分别为正常与低氧环境下统计结果),beclin-1与低氧刺激有明显交互作用(P=0.016),即二者能增强彼此对细胞增殖率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镜下观察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自噬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04,P2=0.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0)。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45,P2=0.008)。体外划痕试验发现转染beclin-1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在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基因可抑制TNBC细胞BT-549增殖,促进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并且降低其迁移能力。

  • 标签: beclin-1基因 乳腺肿瘤 自噬
  • 简介:目的:了解吉安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率情况和相关行为特征,为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后对MSM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并进行采血检查。结果:共调查了148例MSM人群,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为主,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有多个男性性伴,33.78%MSM能坚持使用每次安全套,最近1a出现性病症状有17.6%,79.7%至少接受一项以上干预措施。HIV阳性检出率为1.4%。结论:MSM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认识,但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多性伴使艾滋病感染率偏高并有扩散趋势。加大干预力度,减少不安全性行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流行和蔓延。

  • 标签: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行为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