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纳入我院的新生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需要将护士的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和护士的层级管理相结合,使各层级的护士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行分层级管理与运用是现代医院护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结论: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可为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不断优化护患关系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就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新生儿护士 分层级培训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的意义。方法 择30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总结培训结果,统计护士培训前后临床技能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以此体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培训前后统计数据对比,两组统计数据对比,培训前护士临床技能评分对比培训后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培训前护士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培训会评分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士临床技能,确保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培训效果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 分层教育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护士6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研究,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各有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管理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综合能力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升,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可使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就医期间能够获得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作者: 刘海珊 李晓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0
  • 出处:《国际护理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
  • 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 简介:目的:ICU病房的护理工作繁重且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通过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20例,将其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ICNSS评分系统进行分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死亡率为1.67%,参照组死亡率为11.67%,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ICU治疗时间为(3.27±1.12)天,参照组ICU治疗时间为(4.16±1.35)天,实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7起,实验组护理风险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8起,实验组护理纠纷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参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67%,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应用ICNSS评分系统,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护理结局。同时,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为患者节省了更多的治疗费用。通过ICNSS评分系统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的工作分配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明显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获得了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U患者;分层护理
  • 作者: 孙娅,张建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印江555200
  • 简介: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3月-2023年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使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为(51.20±3.45)U·L-1、谷草转氨酶为(27.50±2.44)U·L-1、总胆红素为(6.85±2.10)μmol·L-1、总蛋白为(77.60±4.10)g·L-1,肝功能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护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模式;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带教的评价。方法对30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实行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采用自制的学生调查问卷和临床护理教师自评问卷对临床护理老师带教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学生对临床教师带教仪表和态度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不同学历学生对临床教师带教的评价比较,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生对临床教师带教评价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应根据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112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7-12月间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以2020年1-7月间收治的50例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比观察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对照组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该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 我院急诊科从 2015年 1月份— 2017年 5月份对科室 3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通过采取对照组、观察组考核将护士进行分层、进阶管理。通过考核将护士进行分层、进阶管理。分层及进阶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理论考核、技术考核、专科护理考核、专科会诊讨论、护士礼仪培训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我院、科两级护士分层培训大纲内容逐级有老师进行培训、考核,最后根据成绩及科室日常考核能力分层进阶。做到能级对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满足了临床护理服务的需要,还有效解决了在繁忙时段人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状况,不但加强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从而切实保证了护理安全与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 急诊科 护士分层管理 能及对应 提高急诊急救的护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层级护理管理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2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调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1月,按照临床实施的护理管理措施不同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予以观察组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比2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悬殊,结果P

  • 标签: 分层级护理管理 精神科 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介绍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情况,积累经验,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学生300名,依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实习结束,无论学生及老师均感觉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比以往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更人性化,收获更大。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中更突显其科学化、合理化,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及老师的满意度。

  • 标签: 教育 护理 外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1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计参与调研的护理人员有 56人。其 2018年为传统的护理管理工作方式,在 2019年则为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层级人员进行责任、工作内容的划分,明确责任制。 结果:从护理改善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评定工作满意得分为(93.2±2.7)分,对照组为( 84.5±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的满意度为 94.6%( 53/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5.7%( 48/56),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优化当前工作。 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梳理,细分,并提升临床护理的有效性,患者及护理人员均感到满意。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1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计参与调研的护理人员有 56人。其 2018年为传统的护理管理工作方式,在 2019年则为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层级人员进行责任、工作内容的划分,明确责任制。 结果:从护理改善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评定工作满意得分为(93.2±2.7)分,对照组为( 84.5±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的满意度为 94.6%( 53/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5.7%( 48/56),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优化当前工作。 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梳理,细分,并提升临床护理的有效性,患者及护理人员均感到满意。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实际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待的9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助产管理,实验组选择助产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产妇的2h出血量,会阴侧切、宫颈破裂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产后出血和出现产伤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并且新生儿窒息的数量也较少,P<0.05统计数据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方式能够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风险,预防产妇产后的各种并发症状。另一方面,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 标签: 助产士分层管理 产房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新的医疗仪器及器械不断涌现,心胸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技术操作、临床经验的要求日益增高。我院手术室每年护理实习生、进修生、轮转护士、新进科护士较多,手术室工作经历少或者不同,需要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中、高年资护士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带教、管理、科研等综合能力。因此,分层次带教对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分层次带教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对患者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整体的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护士是患者的直接接触者,因此在医院里,护士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分层次多样化护理培训在中医科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服务满意度 工作效率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次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依照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0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纳入的27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且两组的护理差错率分别为13.33%、1.48%,差异显著(P

  • 标签: 肺结核 分层次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文章根据消毒供应室实施分层管理的时间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实施前,2020.2月-2021.2)、管理组(实施后,2021.2月-2022.2),整个研究过程中共涉及供应室12名基层工作人员,比对管理后护理质量。结果:管理措施干预后,管理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后得到P=0.0000,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医疗安全保障部门,实施分层管理制度后,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值得在院内其他科室或部门推广。

  • 标签: 分层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层次管理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与护士职业疲惫感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21.1-2022.1月阶段的ICU护士30人,为试验组,采取分层次管理;同时筛选2019.12-2020.12月阶段的ICU护士30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观察两组护士职业疲惫感。结果:对比两组职业倦怠感,根据临床数据分析可知,试验组护士职业倦怠感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两组ICU护士护理质量,从综合数据整合分析可知,试验组总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管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护理质量,而且能够弱化护士职业疲惫感,祛除负面情绪,强化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ICU护理质量 护士职业疲惫感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ICU感染休克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研究选入样本均来自于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涉及人数44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及分层次护理(观察组),对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引入统计学系统完成对比分析,验证分层次护理有效性、可行性。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呈现出较高优势,ICU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较少,且护理满意度居高,组间对比P﹤0.05,可见确切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护理能够明显促进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症状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能够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医疗和谐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层次护理 ICU感染休克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