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老年患者的护理相关经验,并对护理方式进行相关创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76例,均遵医嘱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老年病人护理满意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就是护理道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关怀、敬重、真诚、平等的体现。它们将成为老年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老年病人的护理无论在质量或方法上要求都很多,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护理、耐心解释、工作严慎。即有高超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又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情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适应现代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

  • 标签: 老年病人 护理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和43和参照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采用止咳、平喘等措施进行治疗,参照组仅按照护理规程开展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这一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SAS、SDS和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整体护理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6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护理后有28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给予社区心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起到显著改善作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心理干预 社区医院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机体相关指标,并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血糖、血压及血脂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减少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降低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预防效果,进一步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需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评估,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在24周内低血压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早期护理干预 低血压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一共有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10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急诊二次缝合,其中9例伤口愈合,1例经重新缝合后死亡。1例术后10d二次裂开,行伤口腹带保护换药4月后愈合;2例全部裂开放弃缝合行切口腹带保护+换药治疗,其中1例80d后方愈合,另1例因高龄病重放弃治疗死于全身衰竭。2例部分裂开行切口腹带保护治疗愈合。另5例二次缝合后均伤口愈合。结论有术后伤口裂开倾向者,围手术期应加强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缝合伤口时预见性增加减张缝合,术后加强伤口有效保护及护理指导。腹部切口一旦发生伤口裂开,只要情况允许均应及时二次缝合,避免切口疝及伤口延迟愈合。

  • 标签: 预防护理 腹部手术 切口裂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58例,这58例患者都在我院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研究对比,在患者围术期护理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和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加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还能明显优化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泌尿外科患者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需要实施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对照组102例采用触摸法;观察组102例采用目测法,回顾分析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以及采血时间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测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目测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心梗介入治療的心脏病患者取20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心脏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我院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1000例患者,由于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5.88%,其中临床疗效等级为痊愈的有700例,临床效果为有效的有240例,临床效果为无效的有6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患者的满意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因为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23.63%。临床效果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无效的有20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率为84%。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梗患者经过心梗介入手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因为心脏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概率。

  • 标签: 心梗 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产后宫缩痛产妇恢复效果,研究和探讨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宫缩痛的产妇中随机挑选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设为对照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宫缩痛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产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产后宫缩痛产妇的恢复中,不仅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程度,而且能够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宫缩痛 中医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妊高症所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有24例产妇。我院对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组产妇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接受护理后,优质组产妇产后24h内的出血量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妊高症 干预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实施人性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3.33%)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我院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获得十分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实施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近期分娩且为单胎头位妊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与对照组5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娩,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有39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其为自然分娩率78%,对照组有22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其为自然分娩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有助于产妇产程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促进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为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加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比2组消化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消化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占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利于其情绪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健康教育 情绪状态 护理效果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当地某医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9月治疗的150例高血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75例参照组与75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掷骰子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SSRS、HAMD、治疗知识、治疗态度及治疗环境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后的SSRS、HAMD、治疗知识、治疗态度及治疗环境评分比较,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抑郁症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化疗后心理和生存质量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的3月~2017年的1月所诊治并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79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化疗护理,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SAS、SD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且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化疗后更适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是其预后的保障。

  • 标签: 胃癌 化疗 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急诊室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其中实施急诊室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的胸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1d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室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