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早期肠造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早期肠造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直肠癌早期肠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结直肠癌 早期肠造口 身心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直肠癌根治术(Miles)治疗患者在术后永久性造瘘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行Miles术后永久性肠造瘘患者随机选取50例,对患者予以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未出现造坏死、出血等并发症,仅有8例患者出现造周围皮肤炎症症状,经对症处理及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且经6个月时间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Miels术后加强永久性肠造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Miels术成功率,降低造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永久性造瘘口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儿茶酚胺对手足病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儿科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住院的165例0~5岁诊断为手足病儿童为试验组,50例0~5岁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试验组分为普通1组(n=58)、普通2组(n=56)、重症2期组(n=49)、重症3期组(n=37)、重症4期组(n=21),普通2组在治疗过程中转为重症,25例转为2期,22例转为3期,9例转为4期。测定研究对象血清儿茶酚胺浓度、葡萄糖(GLU)浓度。结果普通1组血清儿茶酚胺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2组显著高于普通1组和重症2期组(P<0.001),重症3期组显著高于重症2期组(P<0.001),重症4期组显著高于重症3期组(P<0.001),重症2期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浓度显著高于普通1组(P<0.001),肾上腺素(E)浓度与普通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1组、对照组的儿茶酚胺浓度与GLU浓度不相关,普通2组儿茶酚胺浓度与GLU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重症2期组E浓度与GLU浓度不相关,NE、DA浓度与GLU浓度显著正相关,重症3期组、重症4期组的儿茶酚胺浓度与GLU浓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手足病儿童血清儿茶酚胺浓度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NE、DA浓度变化较E早,在潜在重症病例或重症病例与血清GLU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病情越重浓度越高,可作为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指标。

  • 标签: 血清 儿茶酚胺 手足口病 重症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手足病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儿童手足病伴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儿童手足病伴发热症状治疗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患者症状缓解更加明显,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治疗中推广。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儿童手足口病 发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疱疹性咽峡炎54例和手足病患儿32例进行研究,所有均在发病72h内给予血常规、CRP检查。结果疱疹性咽峡患儿的CRP指数高于手足病患儿(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CRP水平高于手足病患儿,并且二者的WBC水平均表现为上升,这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小细胞贫血儿童具有较高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病发生率。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Orem护理模式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对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74.6±5.5)分,比对照组患者的(44.3±4.7)分高(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6.45%,比对照组患者的25.81%低(P<0.05)。结论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的护理中,采用Orem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很理想。

  • 标签: Orem护理模式 直肠癌 Miles术 造瘘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肠造术后出院的病人进行首次和二次随访,了解首次随访与二次随访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目的。方法:于 2018年 1月至 8月,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 186例肠造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首次随访病人为 175例,二次随访为 150例。利用电话随访电子档案记录方式,确立随访内容,制定随访流程,加强随访质量监控。 [1]结果:二次随访问题出现率高于首次随访问题出现率。结论: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对策,减少肠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肠造口 出院患者 电话随访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小儿重症手足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病患儿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总计40例,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儿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参照组患儿则接受一般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显示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以及血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手足病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效果,促进患儿的恢复,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乳酸与脑钠肽检测在手足病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5例重症手足病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另取健康体检儿童和普通手足病患儿各50名,依次设置为重症组、健康组和常规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乳酸与脑钠肽表达水平。结果常规组和重症组手足病患儿血清乳酸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重症组血清乳酸与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受试者与常规组手足病患儿(P<0.05);常规组患儿脑钠肽水平略高于健康受试者,但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病患儿血清乳酸和脑钠肽均有异常升高表现,这在重症手足病患儿群体中尤为显著,临床可参考该两项指标来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血清乳酸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宣教对直肠癌结肠造术后患者自我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并进行结肠造术治疗患者72例进行护理分析,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应用社区宣教进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传统的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高,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宣教能够显著提升直肠癌结肠造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社区宣教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宣教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癌腹壁造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腹壁造术治疗的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观察对比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后自我监测、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以及造口袋更换等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经过护理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腹壁造术术后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以及出院后的白护能力,提高康复效果.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膀胱癌腹壁造口术 术后病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在小儿手足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所有患有手足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择90名患儿展开此次研究。按按随机均等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循证护理组(n=45),常规护理组按疾病的常规内科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另一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验结果(白细胞指标水平、蛋白指标水平、葡萄糖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可见经过循证护理的患儿,其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指标水平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下降(P<0.05),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应用对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合并脑炎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门诊随诊在泌尿造患者中改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尿流改道泌尿造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随诊,观察组采用护理门诊随诊,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和SD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精神/宗教、独立性和环境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出现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评分较对照组出现上升(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门诊随诊干预后能有效的改善膀胱癌造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门诊 随诊 膀胱癌 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肠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适应、造自我护理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舒适、疼痛舒适以及睡眠舒适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直肠癌肠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病2期患儿采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对比情况,以对最佳的用药剂量进行确定。方法选择重症手足病2期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2mg/kg·d静滴(小剂量组,n=40)与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0-15mg/kg·d静滴(大剂量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小剂量组选取的重症手足病2期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大剂量组为92.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小剂量组发热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大剂量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神经系统受累消退时间、在院治疗时间略早或短于大剂量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手足病2期患儿,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神经受累消退时间方面,差异均不明显,但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时间,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并确诊为手足病的112名患儿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个性化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56例,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92.9%,高于常规对照组的75.0%,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足病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疗效显著,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病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分析,探讨其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间收治的手足病患儿200例,分为普通型135例,重型42例和危重型23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其入院1、3、7天的IL-6进行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CRP进行检测,记录三组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和CRP水平情况。结果三种类型患儿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在入院1、3、7天不同时间对比皆有明显差异,其中,入院3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有所下降,入院7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3天皆有所下降,三种类型在不同时间两两相比P值<0.05。结论在手足病患儿的病情发展中,对其血清IL-6和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IL-6 CRP水平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造患者中选取3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15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肠癌造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直肠癌造口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外环下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阴囊疼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例伴有慢性阴囊钝性疼痛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临床分级均为II-III级,其治疗方法为经外环下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随访6~12个月,包括疼痛评估和阴囊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95%)患者疼痛完全消退,阴囊检查无明显精索静脉曲张。没有患者出现睾丸萎缩或鞘膜积液形成。结论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阴囊疼痛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阴囊疼痛,显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直肠癌患者结肠造术后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病人自护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录的100例直肠癌结肠造术后病人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及自护能力改善。结果实验组病人经协同护理后自护能力明显增强,且造皮肤变色和侵蚀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其ESCA及DET评分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协同护理对于直肠癌患者结肠造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病人预后改善显著,且病人的自护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促进结肠造口外周皮肤的恢复及愈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直肠癌 结肠造口 自护能力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