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肌、语言认知训练结合运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的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段医院接受的智力低下儿童中纳入60例,经抽签法均分,n=30例/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训练,研究组以语言认知、口肌两种方式结合训练为主。分析语言功能发育情况(DQ)、S-S语言发育迟缓、格赛尔发育量表GDS等评分。结果:研究组DQ、GD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S语言发育迟缓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口肌、语言认知训练全面应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语言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利于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 语言康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腔肌肉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临床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语言康复治疗的智障儿童70例作为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是干预方式和措施有所不同。对照组采用简单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采用口腔肌肉训练。对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方法中的语言发展商数(DQ)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发展商数(DQ)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结果 分别比较康复干预的效果,我们发现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在S-S法中的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语言DQ和语言表达DQ有显着提高(P<0.05),但在S-S法中语言理解和操作能力无显着差异DQ(P>0.05),康复干预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高度相似。结论 临床智力低下儿童在疾病干预和语言康复过程中,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后,其语言表达功能普遍得到好转和改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得到改善。晋升。 ,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比较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口肌训练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语言认知训练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腔肌肉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临床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语言康复治疗的智障儿童70例作为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是干预方式和措施有所不同。对照组采用简单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采用口腔肌肉训练。对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方法中的语言发展商数(DQ)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发展商数(DQ)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结果 分别比较康复干预的效果,我们发现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在S-S法中的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语言DQ和语言表达DQ有显着提高(P<0.05),但在S-S法中语言理解和操作能力无显着差异DQ(P>0.05),康复干预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高度相似。结论 临床智力低下儿童在疾病干预和语言康复过程中,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后,其语言表达功能普遍得到好转和改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得到改善。晋升。 ,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比较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口肌训练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语言认知训练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取常规躯干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6MWT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提升。

  • 标签: 本体感觉促进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身心训练对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例身心健康的军人,将其分成两组。干预组除常规军事训练外,还进行了机能性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继续进行常规的军事训练。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参训人员进行人格分析,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以及功能动作筛选(FMS)测试得分系统,对干预组展开训练前后的比较研究,利用训练伤调查问卷和医生诊断,对两组在训练后的受伤情况展开比较研究。结果:干预组的SCL-90各项因素中,焦虑、偏执、恐惧3个因子及自我效能量表测验与训练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50名人员在训练前后进行了功能动作筛选测试,结果显示,除了直线弓箭步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6个测试动作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的训练,SCL-90中的焦虑、偏执、恐惧3个因子,自我效能感,FMS评分以及训练伤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身心功能介入训练运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培训思想与方式,可以提高参训人员的心理与生理功能的适应能力,进而预防和减少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 标签: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 军事人员 功能动作筛查 军事训练伤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基地评价指标对于培训效果以及整个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基地现行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对各评价指标予以重要性赋值,以期为提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基地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做出应有贡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 培训
  • 简介:目的探究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措施对部队训练跟腱断裂的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的80例部队训练导致的跟腱断裂患者的恢复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措施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措施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8周后,记录2组患者康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和患者的康复满意度进行分析,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患侧峰力矩体质量比,踝关节活动角度和峰力矩比的变化情况,对2组患者的患者峰力矩和总做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康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侧峰力矩体质量比,踝关节活动角度,峰力矩比,峰力矩和总做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跟腱断裂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跟腱断裂 路径化 功能训练
  • 作者: 陈月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系统在混合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Motomed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次20min,每完成21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对比患儿改良的Ashworth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估表(GMFM)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P<0.05),粗大运动较治疗前有改善,踝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ROM,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等肌群肌张力改善,动作协调性较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训练对混合型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其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冰柠檬刺激,研究组给予冰柠檬刺激联合气脉冲训练,每天2次,每周5d,训练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RSST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3.3%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气脉冲训练 冰柠檬刺激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比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缺损(CSS)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改善项目提高胸腔镜围手术期患者有效呼吸功能训练的执行率的效果,方法:组建质量改善项目小组,活动主题为提高胸腔镜围手术期患者有效呼吸功能训练的执行率,主要的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的使用,有效咳嗽咳痰,开展质量改善项目前胸腔镜调查1月份胸腔镜手术患者25例(对照组),质量改善项目后5月份胸腔镜手术患者30例(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各种方法的掌握情况。

  • 标签: 质量改善项目 有效呼吸功能训练的执行率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对脊髓损伤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脊髓损伤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传统组和责任组两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徒手辅助平地步行训练,后组患者均接受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长、双支撑相分别为(81.95±19.60)步/min、(80.10±24.55)cm、(57.95±29.76)cm/s、(41.07±12.25)cm、(25.44±5.07)%明显高于传统组,患侧腿的支撑相、摆动相分别为(58.85±4.80)%、(41.19±4.86)%明显长于传统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责任组为93.33%明显高于传统组77.78%,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对脊髓损伤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下肢步行机器 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对脊髓损伤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脊髓损伤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传统组和责任组两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徒手辅助平地步行训练,后组患者均接受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长、双支撑相分别为(81.95±19.60)步/min、(80.10±24.55)cm、(57.95±29.76)cm/s、(41.07±12.25)cm、(25.44±5.07)%明显高于传统组,患侧腿的支撑相、摆动相分别为(58.85±4.80)%、(41.19±4.86)%明显长于传统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责任组为93.33%明显高于传统组77.78%,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下肢步行机器辅助训练装置对脊髓损伤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下肢步行机器 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21年9月-2022年6月普陀区启星学校脑瘫儿童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强化感觉统合训练)和参照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智商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干预前:研究组分别为(50.41±2.59)、(27.11±2.75),参照组分别为(50.39±2.45)、(27.31±2.16),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别为(92.48±2.24)、(14.13±2.29),参照组分别为(78.60±2.53)、(17.67±2.6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感觉统合失调6(13.33%)、行为问题3(6.67%),参照组:感觉统合失调16(35.56%)、行为问题12(26.67%),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智商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感觉统合失调情况以及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控制,效果获得临床肯定,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康复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经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共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结果:研究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振动训练 躯干控制训练 脑卒中 康复治疗
  • 简介:先天性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也影响发音,国内外的口腔外科医生都认为治疗腭裂首先是手术治疗恢复其解剖形态,恢复其腭咽闭合功能,其次要进行语音训练,恢复其语音功能,提高发音的清晰度.我院口腔外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0月20日对100例腭裂术后患儿进行集中训练,测试其腭咽闭合功能,训练语音,提高发音清晰度,效果良好.

  • 标签: 腭裂 语音训练 气流控制 腭咽闭合 语音清晰度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