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行为学疗法干预老年偏瘫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干休所接收的18例老年偏瘫患者纳入参照组(n=9)和观察组(n=9),参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行为学疗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偏瘫患者干预期间,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联合使用行为学疗法,利于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行为学疗法 老年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核心稳定性是控制骨盆、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始于康复,却在体能训练领域独占鳌头。是理论出了问题,还是应用出现偏差?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核心训练对改善躯干稳定姿态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训练 稳定姿态
  • 简介:摘要:目地:剖析和讨论分阶段抗阻训练恢复对后肩手综合征的功效,及其对肩关节活动度、Ashworth得分、痛疼标值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水平自理能力。方式:选择该院2019-2022年接诊的60例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选用单双号编号,随后选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和实验组。前面一种仍选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后面一种为实验组,必须是综合性康复护理与分阶段抗阻训练的合理有效融合。最终对比2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Ashworth得分、痛疼数据评定量表和自理能力的差别。结果:2组干预前后左右有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患者肩关节前屈以及后伸和外展角,均有所增大(P<0.05),实验组肩关节活动度好于对照实验(P <0.05),干预后患者Ashworth得分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的得分好于对照实验(P <0.05)。结论:针对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阶段抗阻训练的合理融合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痉挛情况,减少其疼痛,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 肩手综合征 阶段性抗阻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护理路径优化干预,观察其营养效果情况。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本次的观察时间,采用数字表法的方式将84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优化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优化组采用护理路径优化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普通组入院到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和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53.59±4.27(分钟)、26.17±3.04(分),优化组分别为43.11±3.74(分钟)、19.77±3.15(分),(t=16.238,p=0.014),两组有差异。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护理路径优化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路径优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的168例急诊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设定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干预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比实际干预效果差距。结果: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保障实验真实有效开展后,发现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组别的相关负面情绪改善情况、遵医嘱比例和各自组别对护理措施的认可满意度等数据在进行一定比对后,都能够发现比常规对照组还要优秀,采用统计学计算,表现为P<0.05。结论:综上,优质护理给予急诊患者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程度以及促进患者有效遵医嘱,更提高患者对医患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参考。

  • 标签: 急诊卒中 急诊救治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病人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此次调查的病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比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0例病人,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认知功能评分(MMSE)。结果:两组病人护理满意率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高于对比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研究组病人护理后的NIHSS、MMSE评分交对比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卒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脑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路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急诊脑患者48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常规组(n=24),急救护理路径联合心理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n=24)。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脑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路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得到改善,保持其心态稳定,配合治疗,而且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心理护理 急诊脑卒中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两组护理质量对比情况。结果 观察组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VF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价值较高,能够显著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缩短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6月的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10月~2022年1月的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脑卒中单元护理。统计分析家属满意度、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及护理前后WHOQOL-BRIEF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之间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家属满意度、WHOQOL-BRIEF 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施以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卒中单元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横断面分析法对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l0例住院患者实施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纳入研究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态度以及导致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00例住院患者,232例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赞同率为46.4%,另外268例则不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不赞同率为53.6%。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生活方式、月经济收入的住院患者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态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是住院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占比46.4%的患者赞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不赞同者仍较多,而影响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主要与患者自身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存在紧密联系,针对这一情况应强化对住院患者的推广和宣传,使其进一步了解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势。

  • 标签: 综合医院 住院卒中 长期护理保险 建立制度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瘫患者,实施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其作用。方法:2017年6月--2022年5月为本次观察时间段,将60例患者分组对比,组别为普通组和有氧组,普通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有氧组实施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差异性。结果:(1)普通组和有氧组心肺运动功能指标水平对照,普通组VO2peak、AT、VEpeak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有氧组数据,(t=11.240,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有氧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对照,普通组上肢和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均低于有氧组,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62±3.49(分)、有氧组为91.17±3.66(分),(t=16.533,p=0.012),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偏瘫患者实施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卒中偏瘫 有氧运动 常规康复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八段锦操对老年患者下肢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八段锦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通过平衡功能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平衡功能评分分别为(28.5±3.1)、(35.2±2.8)、(41.6±2.5),对照组分别为(23.4±2.9)、(27.6±3.2)、(30.1±3.0),实验组在平衡功能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操作为辅助康复手段,能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下肢平衡功能。

  • 标签: 八段锦操 老年卒中 下肢平衡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讨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引入中医康复理念对其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68例,随机予以设组分析,对照组(n=34)实施基础临床指导,观察组(n=34)基于其条件引入中医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方案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麻木、偏瘫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测评显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康复理念引入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明显加快中医证候的缓解,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 标签: [] 中医康复护理 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模式核磁共振指导觉醒型缺血性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觉醒型缺血性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模式核磁共振指导觉醒型缺血性患者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效果明显。

  • 标签: 多模式核磁共振 觉醒型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