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磷、、钒、铬、锰时受到基体效应和多原子离子干扰严重,准确测定难度较大。研究发现,在动能歧视模式(KED)下仪器的氧化物干扰降低至最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远远优于标准模式(STD)的测定结果,而且提高了信噪比,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实验采用3种样品消解体系消解样品,磷、、钒、铬、锰测定结果无较大差异,结合KED模式下优选出干扰较小的同位素作为测定同位素,以Rh作为内标元素,将样品溶液稀释至1000倍,基体效应和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方法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验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15%,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KED模式 地球化学样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简介:研究了ICP-AES测定Ti50Si合金中含量的方法。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试样,优化了射频发生器(RF)功率、雾化压力、辅助气流量以及泵速等仪器参数,通过实验分析了溶液酸度、分析谱线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测定了2份Ti50Si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4%(n-11),与硫酸高铁铵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证明了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用性。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钛硅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钒高炉渣中0.0005%~0.3%的钪、镓、钴元素和0.0005%~0.6%铬、镍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和硫酸消解钒高炉渣,高温加热至硫酸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为此,直接以水稀释定容制备样品溶液,不仅快速完全消解高基样品,而且通过挥发除去高含量二氧化硅基体和反应残余的氢氟酸,减少溶液共存组分,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影响以及避免腐蚀检测仪器;而且依靠残余硫酸根与高基体络合生成硫酸氧离子,解决了高浓度基体在低酸度介质中易水解问题,无需补充加入大剂量酸以限制水解,直接以水稀释制备样品溶液,从而降低溶液酸度减少酸度效应影响。重点考察了钒高炉渣中钒、、铁、钙、镁、等共存元素存在下的基体效应、光谱干扰等影响因素,优选了元素的分析谱线、背景校正区域以及光谱仪工作参数等检测条件,采用基体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基体效应影响。实验表明方法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背景等效浓度0.0001%~0.0002%,元素检出限0.0001%~0.0002%,检测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加标回收率为90%~114%。方法具有操作简捷、流程短、干扰少、精度高和检测范围宽等优点。

  • 标签: ICP-AES 钒钛高炉渣
  • 简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诺氟沙星金属配合物[Cu(C16H18N3FO3)2(C14H8O5)(H2O)3],并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确定了其几何构型,探讨了金属离子与药物分子的配位方式.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比4种常见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合成的金属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标签: 诺氟沙星 金属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抑菌作用
  • 简介:采用密闭高压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膨化食品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完善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仪器工作参数,并以45Sc为内标元素消除非质谱干扰,以氦气为碰撞反应气消除质谱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13.61μg/L,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为0.9999。同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高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膨化食品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根皮素和根皮苷)进行电子结构、NBO电荷数目、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4个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这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中酚羟基、分子内氢键和NBO电荷的数目成正相关,与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成负相关.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 标签: 酚类化合物 根皮素 根皮苷 抗氧化活性 DFT
  • 简介:采用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优化了6种F,Cl和Br取代的咪唑类衍生物分子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前线轨道能级和电子光谱,并用CPHF方法研究了此类衍生物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平面结构,共轭性较强;分子内设计的推拉电子基团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使前线分子轨道间的电子跃迁更容易;各体系具有较大的βvec和良好的透明性;咪唑环的引入增强了体系的热稳定性.弦些结论对分子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3LYP方法 TD-DFT方法 咪唑类衍生物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
  • 简介:通过硝酸、氢氟酸和盐酸分解试样,高氯酸冒烟驱走硅和氟,最后用盐酸溶解盐类,选择Al(396.152nm)、Ca(315.887nm)作为分析谱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硅锆合金中的和钙。研究了锆离子(0.3mg/mL)和铁离子(0.2mg/mL)共存体系中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对待测元素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质量浓度的锆离子和铁离子对待测元素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和钙的质量浓度在10~50/ag/mL,其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方法中和钙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μg/mL和0.006μg/m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硅锆合金中的和钙,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0.85%和1.4%。方法适用,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硅锆合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酸溶法
  • 简介: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 标签: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邻苯二胺铀(Ⅵ)配合物 钍(Ⅳ)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生物活性 双席夫碱
  • 简介:采用酸消解,对内外墙涂料中的颜填料进行前处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内外墙涂料中、钙、锌、镁和硅的方法。探讨了在制样及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的检出限和方法的精密度,实验证明精密度(RSD,n=10)小于5%,方法准确度高,方法能满足内外墙涂料快速检测的要求。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内外墙涂料 颜填料
  • 简介:采用硝酸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铸造锌合金中高含量的和铜。分别用基体匹配法和内标法分析铸造锌合金中和铜含量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基体匹配法在测定铸造锌合金中的含量时相对误差小于0.4%,好于内标法,回收率稳定在104%-108%;内标法在测定铸造锌合金中和铜时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0.5%,明显好于基体匹配法,其中内标Sc测定铜时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高,内标Y测定Al的含量时效果也较好。

  • 标签: ICP—AES 锌合金 基体匹配法 内标法
  • 简介:通过硝酸、氢氟酸和盐酸分解试料,高氯酸冒烟驱走硅和氟,最后用盐酸溶解盐类,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高效复合孕育剂中、钙、钡进行测定,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测定其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8.8%~103%,精密度、标准样品分析对照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ICP-AES 孕育剂
  • 简介:建立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高纯中Fe、Cu、Mg、Zn、Ti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光谱干扰,以及盐酸用量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同时得出了各元素的检出限。证明用基体匹配的方法在Fe259.940nm、Cu327.396nm、Mg279.079nm、Zn213.856nm、Ti334.941nm处可准确、可靠地测定高纯中含量范围在0.001%-0.01%的Fe、Cu、Mg、Zn、Ti元素。

  • 标签: ICP-AES FE CU Mg ZN TI
  • 简介:通过对常用黏结剂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选择硬脂酸作黏结剂,研磨压片制备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定用炭素阳极材料中硫、钒、钠、钙、硅、铁、镍、、镁、磷、铅、锌、铬、锰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样品和黏结剂比例为12g炭素试样加入2g硬脂酸,研磨时间为20s。测定铅元素时,选择一点法扣除背景,通过谱线强度数据确定使用PbLβ1作分析线。用用炭素阳极材料系列标准样品制作校准曲线,用铑靶康普顿散射内标校正铁、镍、铅、锌、铬、锰等元素,其余元素用经验系数法校正。精密度实验表明,样品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一般在8%以下,最高的钠元素和元素也在10%左右,未知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铝用炭素阳极材料 X射线荧光光谱 粉末压片法 黏结剂选择 微量元素
  • 简介:建立了氯化银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L与浊度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氯化银比浊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氯离子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直接法氧化锌中、铜、铅、铁、镉、锰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溶样方法和分析谱线,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5%~6.5%,加标回收率在92%~105%,测定结果与其它经典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直接法氧化锌中多元素同时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直接法氧化锌
  • 简介:本文通过电化学测量(循环伏安法)和量子化学计算(CNDO/2法)对几种原子簇化合物[(MoS4)2FeL]3-(其中配位体L为O2CH3CN,O2,O)的氧化还原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所得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阴离子的还原皆为不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它们接受电子的能力按如下次序递增:[(MoS4)2FeO2CH3CN]3-<[(MoS4)2FeO2]3-<[(MoS4)2FeO]3-

  • 标签: 氧化还原活性 Mo-Fe-S MoS4 eL 原子簇 单电子转移
  • 简介:对化合物[Na_2(H_2O)_(10)][Cu_4(H_2O)_(12)(H_2W_(12)O_(42))]·15H_2O(简称Na_2Cu_4W_(12))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2-y]-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分析Na_2Cu_4W_(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Y5Y)增殖抑制活性.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计算各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Na_2Cu_4W_(12)对HepG2和SHY5Y2种肿瘤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3和10.2μmol·L~(-1),且呈剂量依赖性.光学显微镜下处理组细胞出现皱缩、变圆、缩小等形态变化,不同浓度Na_2Cu_4W_(12)处理12h早期凋亡细胞所占的百分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Na_2Cu_4W_(12)能够抑制胞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仲钨酸盐化合物 抗肿瘤 体外研究
  • 简介:用离子交换法将具有Keggin结构TBA4H3PW7Mo3Cu2O38(H2O)2(M=Fe2+,Co2+,Cu2+,Ni2+和Mn2+)嵌入到Zn2A1黏土中,得到层状化合物LDH-PW7Mo3Cu2O38(H2O)2(M=Fe2+,Co2+,Cu2+,Ni2+和Mn2+),并用XRD,IR,uV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进入黏土后,仍保留了其Keggin结构.利用合成的层状化合物为催化剂,以顺丁烯二酸与HzO。的环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层状化合物在环氧化反应中显示优良的催化性能.

  • 标签: 三元杂多阴离子 层状化合物 KEGGIN结构 环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