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11月21日,郎成平在福建晋江演讲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不能停留在制造环节的最底层,要尽快实现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企业要完成“6+1”流程,以此来提高抗压能力。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不是制造,而是其他的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这六大块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制造。

  • 标签: 中国制造业 产业链 郎咸平 出口 抵御 创造价值
  • 简介:济(1651—1729)在中国礼仪之争最后数十年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发表了《中国六大经典》和《中国哲学》两部译作。为能使中国基督徒免于种族身份与宗教身份难以兼容的尴尬处境,他探索出了以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阐释儒家经典的一种文本研读模式。因而卫济的译本有着相当的自由性—他尝试将儒家经典文本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或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相融合,而非仅从文字层面来进行翻译。这一融合得以展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与超越文化藩篱的普世真理。正是这一融合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哲学家深受启发:它是尚未被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禁锢的纯理性理念,是那个文化交流还未被西方思考模式固化的时代话语丰林中的一枝秀株。

  • 标签: 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政治 经院哲学 新儒学 阐释学 美德伦理学 早期启蒙思想
  • 简介:《伊翁》的开篇充满了张力,诵诗人在医神与雅典娜的纪念赛会间游走,诵诗人的身份也游移在技艺与智慧、属人与属神之间,开篇寥寥数语暗示出《伊翁》将要处理的问题,思考了诗和(诵)诗人在张力中的处身位置。

  • 标签: 柏拉图 《伊翁》 诗歌 文学评论 处身位置
  • 简介:本稿以《1Q84》中青豆与天吾的情爱为切入点,兼顾村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情爱叙事方式,探讨情爱之于村上文学的位置和意义。从小说的结局来看,《1Q84》一改村上文学情爱叙事的迷失、寻找、再迷失,孤独、相遇、重回孤独的路线,把对爱情的信念与对宗教的虔诚和奉献精神融为一体,将宗教作为情爱的媒介和催化剂,使其变得坚定与明朗。由此,从《挪威的森林》开始,经过《斯普托尼克恋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一直到《1Q84》,村上春树文学的情爱叙事,形成了一条"孤独·寻找·超越"的轨迹。

  • 标签: 《1Q84》 青豆 宗教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