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时也有安全问题存在。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而确保用户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平。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将信息和用户之间联合起来,可提升数据传输中的隐蔽性,以增强数据安全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况了虚拟网络技术,接着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 标签: 虚拟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问题 应用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为特点的、允许用户探索和操作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涵盖了骨科教学从手术模拟、关节镜模拟、手术入路设计等各个方面。而其衍生技术主要包括了增强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同样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 标签: 虚拟现实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增强现实 混合现实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的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其如同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脑电是大脑皮层脑神经细胞电活动的集合。VR结合脑电已成为脑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现状尚缺乏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近20年来VR结合脑电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相应的实验范式、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虚拟现实 脑电 脑功能
  • 作者: 周永胜 叶红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和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中的应用逐步增多。虽然不同学科关注口腔虚拟患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口腔虚拟患者在辅助预测疗效和制订治疗计划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维图像和数据的来源、配准的方法和方式均可影响口腔虚拟患者的构建精度和呈现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团队研究、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国内外其他团队的研究,论述口腔修复中虚拟患者的构建数据来源、构建方法及临床应用,为口腔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的规范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展望口腔虚拟患者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修复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成像,三维 虚拟患者 配准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生培养中,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牙体预备是每个口腔学生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以邻洞预备训练为例,将虚拟仿真教学与改良的实体教学深度融合,遵从"以虚辅实,能实不虚"的原则,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效果出发,以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行思考,启动邻洞牙体预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对应实体训练教具有望完成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 虚实融合 实验教学 牙体预备
  •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展开分析,思考了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的要求和建设的具体的方法,明确了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对策。

  • 标签: 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技术也渗透到气象行业当中。这些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给气象部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带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结合邻水县气象站的实际情况,围绕县级区域气象自动站仪器设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自动气象站仪器保障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县级区域气象自动站仪器设备的优化建议,旨在不断推动县级气象部门的设备技术水平,在气象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多的效能。

  • 标签: 气象自动站 仪器设备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较为落后,对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以情景式展示,让学生体验沉浸式学习方式,转变课堂角色,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劣势,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口腔实习课程 教学改革 虚拟现实技术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 summary,BOPPPS)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进入我院实习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选取2批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拟培训,培训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79.32±6.20)分比(66.18±10.43)分],气管插管和技能考核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4.93±0.26)分比(4.39±0.74)分,(14.68±0.55)分比(14.11±0.96)分],技能提高程度、授课内容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4±1.25)分比(7.75±1.00)分,(97.79±4.36)分比(89.46±9.7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BOPPPS 教学方法 虚拟仿真技术 培训
  • 简介: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质肿瘤,头颈部是SFT发生的第三大常见部位,而位于颅底的复杂沟通性SFT则鲜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颅底沟通性SFT,具有肿瘤解剖位置隐蔽、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与颅内相沟通等特点。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辅助下,制订出详细且全面的手术方案,并在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医生的联合下,为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沟通中,让患者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手术的整个过程。本文结合病例和文献,对VR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颅底沟通性SFT进行总结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进行场景模拟的新兴技术,近年来逐步运用于神经系统功能康复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帕金森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脑瘫和创伤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就虚拟现实康复目前的优势、局限性及研究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标签: 虚拟现实 神经系统疾病 功能障碍 康复 运动学习策略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平台的优势。有些传统教学无法开展的实验项目和一些重要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学习,并在学习完成后,参加相应的考核。两者的完美结合,可解决目前实验课实验成本过高和实验内容有限的问题,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虚拟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融合磁共振成像(MRI)虚拟导航技术对仅MRI发现的乳腺病变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患者,均行超声及乳腺MRI检查,MRI发现22个超声上未显示的病灶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及以上,在俯卧位下行超声与MRI融合虚拟导航下定位,分别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或定位后手术切除,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及MRI术前/后对比,统计病变检出率,并分析此类病变的MRI特征及病理类型。结果22个病灶中共计20个在虚拟导航下完成定位,检出率为91%。术后病理显示18个(90%)为良性病变,2个(10%)为恶性病变。22个病变中,MRI显示20个(91%)为非肿块样强化,仅2个(9%)为肿块型强化。结论超声融合MRI虚拟导航可以有效提高超声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便捷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虚拟导航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互联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进行的一种新探索。为了促进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本文将从建设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阐述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为探索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全科医学 医学教育 虚拟教研室 建设
  • 简介:摘要新型自动站是实现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捷径和重要保障,做好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的维修维护是确保自动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结合玉门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实际,分析了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故障,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对策,最后给出了几点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以期为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观测仪器 故障维修 日常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三维解剖模型中分析远外侧入路不同操作轨迹与枕骨大孔前部的解剖显露之间的数据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模态影像资料并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后颅窝三维解剖模型。选取枕髁关节面后缘作为远外侧入路开颅起始点,在颅底骨性结构中分别选择同侧舌下神经管开口、颈静脉结节前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作为暴露目标,以开颅起始点与3个暴露目标之间连线为轴线做出一个半径为5 mm的圆柱模拟远外侧入路显露枕骨大孔前部的手术路径,路径按1、2、3依次命名。观察不同路径操作空间大小,记录每种路径经过某种解剖组织的频数并测量解剖结构的体积。结果3种路径操作空间体积、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路径3操作空间体积较路径1、2明显增大,路径2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较路径1、3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远外侧入路中采集数据有助于揭示路径操作空间中解剖关系,为选择最佳手术路径提供依据。

  • 标签: 远外侧入路 枕骨大孔 三维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和术中导航,基于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的结果,并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实施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98±26.51)min、(67.98±32.96)mL、(7.79±1.32)组、(11.98±4.69)个、(4.60±1.43)d、(2.86±0.81)d、(437.14±193.86)mL、(3.76±0.31)万元、9.52%(4/42),对照组分别为(114.88±24.26)min、(104.52±52.37)mL、(6.45±0.30)组、(8.31±1.94)个、(6.50±2.55)d、(4.00±2.25)d、(667.26±415.01)mL、(4.20±0.65)万元、26.19%(11/4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3.328、5.916、4.678、-4.221、-3.093、-3.265、-3.968,χ2=3.977,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术前评估、模拟手术演练及术中导航,降低了手术难度,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 标签: 肺肿瘤 胸腔镜 解剖 肺段切除术 虚拟现实技术 术前评估 模拟手术演练 术中导航
  • 简介:摘要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串联正常与异常肾脏组织结构、细胞和亚细胞超微结构的知识点,反向设计,选取大鼠肾缺血动物模型,构建了线上虚拟仿真亚显微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实验与线下和虚拟同时的动物实验及细胞显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课程,以虚补实,辅以多元化教与学的实验手段,持续改进实验教学评价及其保障体系,解决了大型仪器设备实施难度大、学生上机实践不足、动物损耗率高等难题,切实有效地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