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对全世界左翼力量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有二:认识苏联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更新社会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严格科学的基础上弄清楚:所谓现实社会主义实际上到底是什么,确定真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第一个问题的重要性...

  • 标签: 超国家主义 资本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工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
  • 简介: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认为,中国“文明型国家”主要有八个特征。这八个特征又可以被简称为“四超”和“四特”。“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四特”主要由“四超”衍生而来,即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

  • 标签: “文明” 国家 中国 “四特” 历史传统 国际关系
  • 简介:一、近代日本发展为“大日本帝国”,国家战略有其成功之处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伊始,就宣布和开始推行其强国战略:明治新政府一上台,日本便确定了“与各国对峙”,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②的国家最高目标和总战略,决定采取以武力崛起的总方针,制定、提出以“富国强兵”为主体的总政策,

  • 标签: 近代日本 国家战略 军事战略 帝国 明治维新 强国战略
  • 简介:抗争政治本质上是国家与社会的一种准制度化互动过程。以抗争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忽略了国家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主体地位。"将国家带回来"已成为学术界关于抗争政治研究发展的共识。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涵盖了国家政体比较、政府应对策略归纳以及国家代理人角色分析等多个方面。为了进一步拓展国家视角的研究维度,国家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变量。国家自身的财政能力、强制能力和组织能力直接关系着其对抗争者诉求的权衡、抗争行动的掌控以及"官民"互动的成效,并由此形成了国家应对抗争政治的内在行为逻辑。

  • 标签: 抗争政治 国家 国家视角 国家能力
  • 简介:<正>自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以来,仅4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就从一个战败国被占领地位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且正在向“政治大国”发展。日本这种国际地位的巨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日本始终把东南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对外战略 日本外交 日本经济发展 政治大国 东盟国家
  • 简介:科学发展观不只是一种发展理念或发展思路,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统领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理论体系 指导思想 历史地位
  • 简介:《更好的结果,更光明的未来:儿童与青少年国家政策框架(2014-2020年)》,是欧洲西部小国爱尔兰第一个涵盖0至24岁儿童与青少年的整体政策框架。该框架的内容除了"前言"、"附录",主体部分由"背景"、"实现更好的结果"和"实施"三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实现更好的结果"分为"转化的目标"和"国家结果"两部分。建立一套共享的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结果、确定了政府政策承诺通过清晰的责任条线来及时有效地驱动政策实施、强调一个循证循效的方法跨政府部门横向纵向合作、选择一些关键指标来作为关键政策领域的基准来测量五大结果的进展,是该政策的几大亮点。

  • 标签: 爱尔兰 儿童与青少年政策 启示
  • 简介:<正>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剥削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作为国家政治实体来说,都还有着共同的三个方面:维护本国的生存与繁荣,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关系准则,在国家行为时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我们就把这种国家都得履行的三个责任叫做国家的历史责任。海湾战争各国之行为表现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国家历史责任的范例。

  • 标签: 历史责任 伊拉克 海湾战争 关系准则 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
  • 简介: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的总体放缓使其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步伐随之放缓。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已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在挑战中寻找合作机遇和增长点将成为金砖国家面前的一项长期课题。2016年正值金砖国家合作十周年。十年来,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

  • 标签: 金砖国家 经济合作 经济治理 国际金融危机 产能过剩问题 年经济增长率
  • 简介: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中,坚持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取向.这一制度取向的基本内容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根本出发点,以掌握国家政治权力为主要目标,以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为基本策略.由于采取了新公共管理途径,这一制度取向在具有政治性这一价值理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公共性与效率性等工具理性特征.

  • 标签: 西方国家 公共管理 制度取向
  • 简介:国家发展模式而言,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还是80年代开始的自由化改革,印度的大资产阶级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印度,国家与阶级的关系具有独特性,国家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社会各阶级。

  • 标签: 印度 发展模式 大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
  • 简介: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与美国国家安全体系密切相关。这些组织可划分为智力服务型、支援倡导型和实夯(行动)型三大群体,发挥着国家安全战略及政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跨学科的科学技术专家、“圈内人”的大本营和交流平台、公众的教育者和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培训基地和周转库,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助手等多重作用。推动非营利组织深度参与国家安全事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非营利部门的快速成长、美国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日益重视和支持,以及“9·11事件”的后续效应。

  • 标签: 世界政治 美国国家安全 非营利部门 联邦免税组织
  • 简介:美国纽约大学学者丹尼斯·朗在美国杂志总第29卷第3期(2000年秋季号)上发表了题为一文,认为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复杂的冲突和统一关系是民主政治中各政治力量争论的中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民主政治 国家 市场 冲突关系 统一关系 资本主义
  • 简介:选举援助是冷战后联合国在“建设和平”领域兴起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于参与角色的差异,联合国在冲突后国家的选举事务当中发挥的作用大为不同。联合国的选举援助意在达成两项目标:确保作为和平协议之一部分的大选顺利推进,减少因选举引发的纠纷和暴力冲突;协助冲突后国家建立基本的选举制度并发展其自主的选举能力。为达成这两项目标,联合国主要在三个领域当中发挥重要作用:选举进程的推动、选举暴力的抑制、选举制度的建立及其能力培育。联合国对冲突后国家的选举援助有助于大选的平稳推进及选后的政治转型,对其选举制度的建立和能力培育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这种以支助某次大选为特征的选举援助也存在一些缺陷。

  • 标签: 世界政治 联合国 选举援助 冲突后国家 国家建设
  • 简介:匈牙利为致力于从警的年轻人或在职人员提供三种培训:一是中等教育,由四所警察中学为未来的警务行政人员提供基础培训;二是高等教育,由国家行政大学为未来的警务执法人员及中层管理者提供培训;三是领导力培训,主要为警察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提供培训。

  • 标签: 国家行政 执法人员 匈牙利 大学 基础培训 学部
  • 简介:分裂主义对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核心安全的威胁巨大,它不仅危害到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对国家认同造成严重冲击,而且在分裂主义采用暴力方式和外部干涉的情况下,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军事安全。分裂主义不是非传统安全的问题,而属于传统安全威胁。中国所面临的分裂主义威胁非常严重,在反分裂及安全研究方面,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来解释我国的核心安全利益问题是危险的。

  • 标签: 国际政治理论 分裂主义 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
  • 简介:[编者说明]:德国周报2003年第23期(5月28日)发表该刊记者采访瑞典首相格兰·佩尔松的谈话记录,题为.佩尔松根据瑞典的成功经验指出,德国的改革必须从节约国家开支(主要是社会福利费用和行政机关经费)着手,要想维持福利国家,必须首先改革福利国家.现将这一谈话全文和采访记者乌韦·让·豪伊泽尔写的短评译出发表.

  • 标签: 瑞典 首相 佩尔松 福利国家 改革 社会福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