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的术后光学区的偏中心量,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6月行SMILE和transPRK矫正近视手术各55例(110眼),术后随诊3个月,比较两组光学区的偏心量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transPRK组和SMILE组的偏心量分别为(0.29±0.14) mm和(0.30±0.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4,P=0.326)。但按坐标形式,则X轴和Y轴偏心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2, P<0.001; t=-2.757, P=0.006)。偏心量0.25 mm以内者,两组分别占48.2%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2,P=0.056)。两组术前kappa角>0.2 mm的术后偏心量均明显高于≤0.2 mm组。结论TransPRK和SMILE手术术后具有相似的偏心量;kappa角大于0.2 mm者,容易导致光学区偏中心。

  • 标签: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偏中心,光学区
  • 简介:摘要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目前矫正近视眼及散光新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其在飞秒激光切削中心定位方面主要依赖术者的经验和患者的配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SMILE中心定位准确是术后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关键。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探讨SMILE中心定位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SMILE提供参考。

  • 标签: 角膜基质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激光,准分子 瞳孔 角膜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科视光门诊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128例(252眼)患者全程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视力0.16±0.12,术后6m平均视力1.06±0.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临床效果满意,全程专业化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近视 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目的]总结小切口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6例(72眼)近视病人行小切口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检查、复查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术后3个月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72眼),其中术后2例(2眼)发生角膜水肿,4周角膜水肿消退,病人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是SMILE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飞秒 切口全 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入组观察对象30例(60眼),均为近视性散光,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30名患者(60眼)裸眼视力明显提升,实际矫正屈光度在目标矫正屈光度±0.5D、±1.0D范围内术眼占比明显增加,视力稳定。结论:针对近视性散光患者而言,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角膜光学质量,恢复患者的裸眼视力,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患者的矫正视力稳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全飞秒 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性散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接受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CXL)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基质分界线的特点,并分析基质分界线对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69例69眼,所有患者均行CXL治疗,其中经上皮交联组21眼,去上皮交联组48眼;5.4 J能量组25眼,7.2 J能量组44眼。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角膜基质交联反应(基质分界线)的形态及变化特点;记录角膜最薄处厚度(TCT)、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角膜最大曲率(Kmax)等的变化。结果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占63.77%(44/69),未出现基质分界线占36.23%(25/69)。去上皮交联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9.17%(38/48),明显高于经上皮交联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86,P<0.01);5.4 J能量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2.00%(18/25),7.2 J能量组占56.80%(2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5,P=0.302)。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基质分界线于术后1~2周时出现,1个月时逐渐汇聚、增强;2~3个月后基质分界线开始变得弥散、边界模糊,并逐渐变淡;4个月时基质分界线基本消失。基质分界线深度可达141~423 μm,平均(263.44±84.22)μ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激活,反光增强,胶原纤维纵横伸展并相互交错,纤维排列呈网状。术后4个月,TCT由术前的(458.69±38.28)μm降至(443.86±36.5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5,P<0.001);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TCT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100)。术后4个月所有术眼UCVA由术前的0.74±0.37提高至0.6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9);手术前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9)。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UCVA和BCVA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949;t=0.346,P=0.730)。手术前后所有患者K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0,P=0.950);有基质分界线组和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9,P=0.464)。去上皮交联组术后TCT变化量明显大于经上皮交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08),2个组间术眼术后UCVA、BCVA和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角膜瘢痕、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圆锥角膜CXL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可能是交联反应深度的标志;去上皮手术方式术后更容易出现基质分界线;2种角膜胶原交联模式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圆锥角膜不同交联方法术后基质分界线的发生与否对交联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 基质分界线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胶原纤维
  • 简介:摘要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手术以切口微小(2 mm)、无开放角膜瓣以及眼表功能恢复快、舒适度好等优点,受到眼科医师和近视眼患者的青睐,近年来在国内得以推广开展。但正是其切口微小及角膜帽内存在腔隙,为微生物滋养提供了良好环境。本文通过阐述SMILE手术的特点及术后感染的特殊性,提出手术前和手术中操作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点以及手术后感染类型的鉴别和处理原则,以期临床进一步强化SMILE手术围手术期工作,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6-88)

  • 标签: 角膜基质 激光,飞秒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手术中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有效光学区大小及其相关性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于泸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行SMILE手术且术后随访≥3个月资料完整的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患者22例(44只眼),利用Pentacam术前、术后切线曲率差异图(切线差异法)测量术后3个月有效光学区,有效光学区与可能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SMILE手术术中设计7.0mm光学区,术后有效光学区直径平均值为(6.14+0.40)mm。 低度数组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2.67+0.24D,术后有效光学区直径平均值为(6.39+0.27)mm;中度数组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4.19+0.78D,术后有效光学区直径平均值为(6.11+0.35)mm;高度数组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7.36+0.15D,术后有效光学区直径平均值为(5.60+0.37)mm 。有效光学区直径与等效球镜及术前平均角膜曲率呈正相关(r=0.612、0.455,P<0.05),与术中切削厚度呈负相关(r=-0.486,P<0.05)。结论:SMILE术中设置大光学区可获得更大有效光学区,视觉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需要消耗更多的角膜厚度,所以在不同患者的术中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尽可能多的条件以选择最合适的光学区直径,不要盲目一味追求大光学区。

  • 标签: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光学区 相关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患者采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屈光不正患者,共计80眼,以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在研究组患者中使用SMILE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中使用飞秒激光制瓣-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素染色评分、脂质层厚度,研究组患者均明显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NIKBUT,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屈光不正患者采用SMILE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屈光不正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一案件非常的罕见.新闻媒体可以用"全国第一例"诸如此类的标题煽动此案对受众的巨大诱惑.案发地点在火葬场,报案人是死者的母亲.火葬场所在辖区西郊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崔迪带人赶到现场时,看到了他早已经想到了的场面:偌大的殡仪馆里,站满了表情肃穆、神色诡疑、满腔愤怒的各色人等.这些臂上戴着黑纱、胸前别着黄花被称作丧属的人们,原本是来火葬场为亲友送葬的--不久以前崔迪就以这样的身份,来为献身于蓝天商厦"九一二"特大火灾扑救现场的战友送行--现在这些送葬的人们却被这件出了鬼的事困扰住了.一种悲哀、神秘、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殡仪大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PT-TransPRK)中联合使用0.02%丝裂霉素C(MMC)治疗中度近视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角膜光密度值(CD)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1年3—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屈光中心近视患者25例,术前等效球镜度-6.00~-3.00 D,同体配对设计,随机一眼使用0.02%MMC,为MMC组(25眼),另一眼不使用0.02%MMC,为对照组(25眼),于术前及术后14 d、1个月、3个月行HRTⅢ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组角膜细胞活化状态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CD值,对CD值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①0~2 mm范围角膜于术后14 d前部、中部CD度值升高,且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08);术后1个月时前部、中部CD度值升高,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②>2~6 mm范围角膜于术后14 d前部、中部CD值升高,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34);术后1个月时前部、中部CD度值降低,且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36)。③>6~10 mm范围内前、中部CD度值术后14 d、1个月时较术前有所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0~6 mm范围内CD值于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增高,其中0~2 mm、>2~6 mm范围CD度值变化程度为MMC组低于对照组(P<0.001、P=0.005)。⑤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对照在术后14 d、1个月及3个月的基底层细胞外基质的活化状态均比MMC组强,团状高反光物质及前部基质的细胞密度较对照组多,后基质的细胞密度无差异。结论:SPT-TransPRK术中联合MMC在术后3个月内降低6 mm范围前、中部和后部CD,但不会对角膜的光密度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丝裂霉素C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光密度 角膜基质细胞活化
  • 简介:摘要角膜新生血管(CNV)是一种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可以导致严重的角膜损伤。CNV被广泛证明与角膜炎症密切相关,其主要由角膜内的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的平衡失调诱发。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CNV的形成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为内皮细胞迁移提供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促血管形成因子和抗血管形成因子之间的平衡,影响CNV的生成。其中,MMP-2和MMP-9被认为是CNV形成过程中影响广泛的作用因子,它们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hh、Notch、Thrombin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CNV的生成。就近年MMP-2和MMP-9以及相关因子在CNV调节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角膜是眼球最重要的屈光间质,它的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力的3/4左右,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臻于完善,术前准确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故是非常重要的,其准确程度主要依据于角膜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检查的精确性及患者术前的屈光状态,本文通过对应用两种仪器所测角膜屈光状态的结果进行比较,阐述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屈光度 角膜地形图仪 角膜曲率计 角膜屈光状态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 简介:规范性方法和描写性方法是术语学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对它们进行评判的基础上,指出自然语言及其词汇系统是术语系统的基质,但术语学可在语言学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据此研究术语音位结构、构词结构、内容结构、功能结构等特点。运用专门用途语言理论,分析其词汇系统的特点,术语在其中的地位和构成方法,初始命名时期术语的特点,旨在调和规范性术语方法和描写性方法的区别。

  • 标签: 规范性方法 描写性方法 语言基质 术语学 专门用途语言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一种不伴随炎症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形态正常的角膜逐渐变薄并缓慢膨胀成锥形,角膜胶原交联术通过提高角膜生物力学性能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已成为该病重要治疗方法和有效阻止其进展的方法。400 μm的角膜厚度限制了很多超薄圆锥角膜进行角膜交联治疗,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原有标准方案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治疗方案:如跨上皮及保留上皮岛等手术方式的改进,利用低渗透性核黄素、角膜接触镜及使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取出的透镜等方式增加角膜总厚度,个性化调整术中能量使用等,这些技术均旨在克服400 μm的限制,从而对超薄圆锥角膜实现安全有效的角膜交联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42-246)

  • 标签: 圆锥角膜 超薄角膜 角膜扩张 角膜胶原交联术
  • 简介: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原因不明的双侧进行性角膜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使用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已经成为可以有效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新方法,本文就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圆锥角膜 进展期 角膜胶原交联
  • 简介:摘要如今圆锥角膜的诊疗理念不断更新,人们不仅关注于如何延缓圆锥角膜进展,也在努力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随着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技术在眼科的应用,角膜胶原交联术联合不规则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圆锥角膜治疗的新策略。然而已逐渐变薄的圆锥角膜患眼是否可再进一步行准分子激光切削、该方案两种手术同期和分期执行孰优孰劣等关键问题尚无定论,本文基于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51-253)

  • 标签: 圆锥角膜 胶原 交联试剂 激光,准分子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