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新型载药止血材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制作家兔耳缘静脉与肝脏创面出血模型,采用巴马小型猪建立肝脏、脾脏创伤出血模型,分别用医用纱布、吸收性明胶海绵及血余炭纳米纤维膜进行止血,通过观察止血时间、出血量、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评价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的止血效果。结果与医用纱布组和明胶海绵组比较,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显著缩短家兔耳静脉与肝脏创面止血时间(P〈0.05,P〈0.01),明显减少肝脏创面出血量(P〈0.05,P〈0.01)。巴马小型猪出血模型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肝脏、脾脏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与明胶海绵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止血处理的肝、脾创面组织除伴有轻度的充血外,未见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或结节状增生等病理学改变。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止血效果显著优于明胶海绵和医用纱布,是一种良好的止血材料

  • 标签: 血余炭 纳米纤维膜 止血 明胶海绵
  • 简介: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纳米发电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生物医学微系统供能的倍频高输出纳米发电机。该纳米发电机基于摩擦生电原理,通过采用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材料和“三明治”结构,成功克服了传统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不高的缺陷,

  • 标签: 纳米发电机 输出性能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三明治”结构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
  • 简介:作为下一代高科技材料,碳纳米管在众多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并正在不断突破边界.衍生出无限可能。国外在碳纳米技术方面的研发十分活跃并不断取得进展,如碳纳米管在电子、医疗、工业等领域均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碳纳米管 纳米技术 应用 国外 高科技材料
  • 简介:纳米乳液币口微乳液都是由水、油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本文从两种胶体分散体系的定义、组分、粒径、制备方法、稳定性以及特性出发,阐述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辨别两者的方法,为微乳液以及纳米乳液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微乳液 纳米乳液 胶体分散体系
  • 简介: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无需加热只要加水,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硅粒子几乎在瞬间即可产生纯度高的氢气,未来可作为便携式设备能源供给的一个潜在来源。研究人员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创建了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硅颗粒,当其与水结合发生反应时,会形成硅酸(无毒的副产品)和氢气,而后者可作为燃料电池能量的一个潜在来源。该反应并不需要任何光线、热能或电能,

  • 标签: 纳米硅 氢气 加水 瞬间 研究人员 便携式设备
  • 简介:在低温下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ZnO纳米晶,用旋涂法制备ZnO纳米晶薄膜,XRD分析ZnO晶相是纤锌矿结构;SEM与AFM表明,纳米晶薄膜在300%退火后薄膜的厚度明显减小到130nm,表面粗糙度降低到3.27nm,粒径明显增大;紫外-可见吸收和透射比光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吸收肩更明显,薄膜具有高的透射率(75—85%);薄膜方阻随温度增加而增大,300℃以下退火方阻增加很小(小于8.5Ω/sq),400℃以上退火方阻大幅增加(大于21.1Ω/sq),因此,ZnO纳米晶薄膜最优退火温度点为300℃。

  • 标签: ZNO纳米晶 ZNO薄膜 水热法 旋涂法
  • 简介:现在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往往是给一段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理解,选择适合的文体进行写作。试题提供的材料,是立意的引子。写议论文切忌开篇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篇不引述材料而是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材料当成了论据,使读者不明白你的论点是根据什么提出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则作文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无法直接联系起来,给人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所以,材料作文要正确使用材料

  • 标签: 材料作文 引述 高考作文 论证过程 议论文 写作
  • 简介:为了给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天津南开医院与纳米光触媒技术提供商碧华公司合作,在新院区应用纳米光触媒技术对门诊区域,

  • 标签: 光触媒技术 空气净化 纳米 医院 医务工作者 提供商
  • 简介:据报道,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证明:利用激光可使半导体的温度从室温冷却到-20℃。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有望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上直接实现集成全固态、紧凑、无振动、无冷却剂的光学制冷器,相关元件可应用于航天器高灵敏探测器、红外夜视仪和电脑芯片等。

  • 标签: 新加坡 激光 纳米带 硫化镉 光电子器件 降温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朱卡的教授和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光秤”,通过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有望为量子测量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新颖的思维方式。

  • 标签: 纳米光学 癌细胞 质谱仪 检测 生物医学技术 中国
  • 简介:以商洛某铅锌尾矿库的铅锌冶金炉窑渣制得的醋酸锌为锌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掺杂金属离子的ZnO粉体.以水体中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各掺杂样品掺杂配比进行优化,考察了光源条件对各掺杂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ZnO循环使用的光催化稳定性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掺杂Sn、Ag、Al元素的纳米ZnO,在Sn、Ag、Al与Zn配比分别为1∶9、1∶40、1∶20时,各掺杂样品的催化活性较高.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各掺杂ZnO样品较纯ZnO对可见光的吸收有一定的增强,在可见光下降解180min后,相应MB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70.8%、64.8%和53.0%.通过循环测试发现,掺Sn氧化锌样品循环使用3次后,其光降解率仍在95%以上,循环5次时,其光解率仍高于90%.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金属离子掺杂 光催化降解 模拟可见光
  • 简介:介绍了台湾地区纳米科技计划的概况、台湾地区纳米科技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总结了台湾地区推动纳米科技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认为: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经验,发展纳米科技,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二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标准化先行;三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纳米科技水平;四要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

  • 标签: 台湾地区 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计划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2年10月18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家机构研究人员正在为军方开发一种新型制服,这种制服的布料用一种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制成,可防御化生战剂。这种布料能从透气状态迅速转变到防护状态,它的膜上有许多微孔,由仅几纳米宽的垂直均衡的碳纳米管(CNT)构成,高度透气,并用一种化学毒剂反应功能层进行了修饰。如果直接用化学毒剂攻击膜表面,就会引发反应使纤维转变为防护状态,即关闭CNT微孔或让被污染的表面层脱落。

  • 标签: 碳纳米管 纤维材 防御 麻省理工学院 防护状态 化学毒剂
  • 简介:一个面积约25平方厘米的纳米薄膜发电机借助电吹风的风力,通过薄膜间的摩擦产生电能,瞬间同时点亮900多个发光二极管……由多位归国博士组成的我国科研团队不久前利用纳米发电机研制出纳米薄膜风力发电系统,给风力发电增添了新的可能路径。

  • 标签: 风力发电系统 纳米薄膜 科研人员 发光二极管 科研团队 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