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流行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45例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时间以2011年度第三季度为最高(57.7%),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5岁,其中以1~4岁最多见(71.3%)。临床表现多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结论对45例病例,有针对性采取积极隔离、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有效的健康教育搞好坏境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椿木营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椿木营乡3069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OPD病变普查,以了解椿木营乡COPD的发生情况。结果椿木营乡COPD的患病率为9.61%,其中男性14.05%,女性占6.4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COPD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各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吸烟及油烟接触者是发生COPD的高发人群。结论椿木营乡COPD的患病率较高,应提高对COPD的重视度。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 简介:目的:对某部舰艇官兵腰痛的流行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腰痛调查问卷对某部1266名舰艇官兵进行腰痛发病状态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按照在舰艇服役年限分为:1~5年组;6~9年组;10年以上组,分别调查各组腰痛发病率、改良(oswestry,OSW)腰痛失能评价量表评价失能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比较腰痛官兵和非腰痛官兵的年龄、舰艇服役时间和体重指数。结果1266名舰艇官兵,腰痛组880例,发病率69.51%,年龄(37.4±9.3)岁,舰艇服役时间(9.4±8.7)年,体重指数23.98±7.75;非腰痛组386人,年龄(27.6±10.3)岁,舰艇服役时间(6.3±7.9)年,体重指数22.42±10.34。腰痛组的服役时间(P<0.05)、年龄(P<0.05)、均明显高于非腰痛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舰艇服役1~5年官兵727人,腰痛官兵455例,发病率62.59%,舰艇服役时间(3.1±1.7)年,OSW得分8.63±4.71,体重指数23.43±13.11;舰艇服役6~9年官兵356人,患腰痛官兵263例,发病率73.88%,舰艇服役时间(6.8±1.2)年,OSW得分13.17±6.36,体重指数24.23±10.58;舰艇服役10年以上官兵183人,患腰痛官兵162例,发病率88.52%、舰艇服役时间(11.8±1.6)年,OSW得分20.26±9.13,体重指数24.72±13.36。舰艇服役10年以上的腰痛发生率较10年以下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腰痛引起的失能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舰艇官兵腰痛发病率较高,舰艇服役时间是影响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舰艇官兵腰痛的发生。

  • 标签: 海军医学 腰痛 流行病学 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简介:摘要探讨狂犬流行及预防。对狂犬的预防控制资料进行分析。狂犬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本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疾病知识宣教,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辽阳市弓长岭区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方法对2011~2013年弓长岭区梅毒、淋病和艾滋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累计发病3种229例,发病率为239.22/10万。结论弓长岭区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尤以梅毒为主,应加强其监测和防治工作力度。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县农村托幼机构手足口病例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科学防范和处置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05月15日~05月21日暴发病例进行流行调查,采用reaItime-PCR检验方法进行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例,检出EV71型9例,C0x16型8例。生活亲密接触是该起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的管理,特别是农村托幼机构的重点传染病监测、指导和宣传以及规范化管理,从而控制类似传染病疫情的暴发。

  • 标签: 手足口病 暴发 托幼机构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慢性传染病个案调查表对25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流行调查,同时结合胸片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结果肺结核以男性、老年及有结核接触史者居多;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消瘦等症状;肺结核患者主要为慢性纤维空洞型、病变处于好转期、合并空洞且位于3个肺野以上。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应抓好初工作,同时加强对其宣教,重点治疗复治患者,有效减少耐药菌传播,做好该病的防控。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腰围与心血管之间的流行关系以及腰围对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区11个乡镇街道18岁以上人群5068人,进行腰围、血压身体测量以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生化检测。结果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腰围组,并且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成正相关,非正常腰围组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其它指标均高于正常腰围组,控制腰围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腰围心血管疾病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以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的“艾滋”为例,探究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及其主要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云南省文山州478例艾滋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和AIDS患者的相关资料,研究患者的流行及临床特征。结果艾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口腔病变、消瘦贫血、皮肤感染等表现,其中72.18%的患者均伴随有发热症状,消瘦贫血、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患者占总患者例数也较高。结论文山州艾滋的防治工作中,要了解本地区艾滋流行临床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宁德市医院2013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8例,发病率2.92/10万,麻疹发病年龄呈双峰型,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儿童和15~34岁青壮年;发病时间集中在4、5月份;散居儿童是麻疹高发人群;75例1岁以上麻疹病例中9例(12.0%)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结论2013年宁德市医院麻疹高发主要与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等有关,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院内麻疹病例管理。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溧阳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信息和现场流行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2008~2013年全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事件14起,发病281例,平均罹患率1.56%,无死亡病例;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是引起暴发的主要种;农村学校平均罹患率高于城市(χ2=44.63,P<0.01),4-6月和9月是发病高峰。结论农村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重点,应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学生和家长的防病意识,积极开展针对性免疫接种。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暴发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并提出对流行性腮腺炎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的临床流行及预防。方法对2013年~2014年猩红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对患者进行6d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d,并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内注射1次进行预防。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结论提醒患者在病程第2~4周每周查1次尿常规,同时注意有无心悸、游走性大关节疼痛等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门诊复查。

  • 标签: 猩红热 预防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尿失禁(UI)是妇女常见疾患,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疗卫生问题。它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一,它与年龄、生育史、生活习惯、疾病因素等有关。20多年来,女性尿失禁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尿控协会(ICS)对尿失禁提出的定义为,一种可以得到客观证实、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方面的不便。自1976年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A)召开的首届尿失禁研讨大会开始,随着女性尿失禁的研究逐步深入,妇科泌尿学(urogynacology)已逐渐成为学科交叉和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目前欧美很多国家已将妇科泌尿学列为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由于人口老龄化,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随着老年及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妇科泌尿疾患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迫切需要重点防治,加快妇科泌尿学的发展,迎接老龄化健康问题的新挑战。我国关于女性UI的防治体系仍很不完善女性UI高患病率、危险因素不明确、就诊率低以及实用性的防治技术推广不够。广大妇女仍然对UI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发生UI后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大部分患者不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又因医院不能提供有效治疗或本人难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一直患有UI。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由于尿失禁的发病因素存在年龄、孕产次、生产方式、体重、地区等差异,因此只有开展本地区流行调查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辽宁地区的女性尿失禁的流行调查仅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地区尚无一个完整的大样本调查。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并调查患者认识误区,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妇女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炎影响因素和流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科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阴道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营口市手足口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规律,为营口地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营口市2014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报告卡信息进行流行特征分析;应用real-timePCR法对所采集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进行CoxA16型、EV71型以及EV通用型的核酸检测。结果2014年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247份,检出核酸阳性标本214份,其中CoxAl6型阳性149份(69.63%);EV71型阳性24份(11.2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1份(19.16%)。人群分布上0~1岁35份(16.36%)、2~5岁156份(72.90%)、6~10岁23份(10.74%)、≥1l岁0份。职业分布上幼托儿童124份(57.94%);散居儿童81份(37.85%);学生9份(4.21%)。时间分布上7月检测标本150份,核酸阳性143份(95.33%);8月检测标本73份,核酸阳性68份(93.15%)。结论肠道病毒CoxA16型为营口市2014年手足口流行的优势株,2~5岁年龄段为儿童手足易感人群,7-8月为2014年营口市手足口的发病高峰期,并应加强幼托机构防控指导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天门市首例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病例的流行特征,查找该病例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非疫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例资料、咨询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以及现场流行调查。结果患者先后就诊于蒋湖卫生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最后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布,天门市疾控中心迅速介入调查和处置,使得此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爆发流行。结论天门市首例布确诊病例属于病源输入性、隐形感染羊发病及与疫羊接触有关,畜牧部门应加强输入性牲畜的检疫工作,疾控中心应加大布的防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防治意识,以达到遏制布病疫情扩散的目的。

  • 标签: 天门市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 布病
  • 简介:目的:评估2001-2010年全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的效果,指导和促进我区今后的防治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13年,对我旗振华社区人群开展结核流行抽样调查,并对其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共计调查了1291人,其中X线胸片检查1288人,以痰代检3人,X线胸片异常12人,痰涂片检查及痰培养15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9例,其中:痰涂片阴性15例;痰培养阳性4例;新发现患者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697.13/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309.84/10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有效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是防控结核的关键,加强自身免疫力、及时发现治疗患者是控制结核流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与分析黔南州2007-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辖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提供评价依据。方法收集辖区2007~2013年专信息报告系统麻疹个案病例和专题调查报告,应用流行方法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黔南州2007-2013年共报告麻疹发病65例,平均报告发病率0.23/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递减;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8月龄-6岁儿童;不同免疫史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7,P<0.01)。结论黔南州2007-2013年的麻疹报告发病率总趋势呈递减走向,但各年间报告发病率升降幅度有变化,提示流行特征均与免疫规划工作的努力实施存在密切关系,并印证了麻疹疫苗接种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显著作用和公共卫生意义。

  • 标签: 免疫规划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