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组模型的特点,探讨海水及其成份对肺直接损伤机制,为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为了排除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对海水直接肺损伤机理研究的影响,随机选择普通级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三组(n=6),即全肺海水灌注组(A组),右肺海水灌注组(R组),有隔叶海水灌注组即海水直接肺损伤组(D组);对比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肺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A组、R组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D组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R组各时段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D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损伤均明显。4小时内海水末灌注区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无异常发现。结论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均发生损伤性改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海水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D组模型在排除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后肺损伤明显。因此,海水淹溺后海水可导致直接肺损伤,是海水淹溺后急性肺损伤的原发性因素。

  • 标签: 海水淹溺 肺损伤 动物模型 全肺海水灌注 右肺海水灌注
  • 简介:摘要水淹厂房事故是水电厂重大恶性事故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止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发生,保证水电厂人员和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水电厂的排水系统,通过分析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的因素组成,提出了从硬件和软件防止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的措施,降低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发生的风险几率,从而保证了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水电厂 水淹厂房 排水系统 措施
  • 简介:大庆喇萨杏油田主体区块主力产层发育较厚,经多年的注水开发,造成韵律层段内驱替效果不均,如何扩大储集层的驱油效率,是厚油层挖潜增效的主攻方向。围绕此问题,在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解释评价厚油层水淹状况的基础上,从提高高含水厚油层开发效果的角度出发,将厚油层强水淹级别细化为强水淹和极强水淹,经过对实际生产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厚油层极强水淹解释评价方法——岩石热解分析法、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法和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法,在喇萨杏油田厚油层中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法实现了对厚油层水淹状况的精细评价,对射孔方案的编制及高含水厚油层的进一步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井壁取心 厚油层 强水淹 极强水淹 解释评价 方法
  • 简介:水淹胁迫是植物遭受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全面解析植物的耐涝机制,对选育耐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其数字化信息、高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体的多种功能研究。目前在水稻、玉米、油菜、黄瓜、大豆等多个物种中,已有从转录水平分析植物对水淹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报道,这对于深度解析植物耐涝的分子响应机制和加快作物耐涝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应用方面的综述。因此,本研究着重综述了植物水淹胁迫测序组织及时间点选择、各阶段基因表达水平、GO功能富集、小RNA的功能特征几个方面,并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水淹胁迫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GO功能富集
  • 简介:秦腔《水淹泗州》是易俗社前辈的代表作,具有很典型的武戏特征。故事简单、人物数量多且均有武打表现,大篇幅的开打讲究演员之间的配合、个体技巧展示强调演员基本功,1956年该剧一经移植上演就曾轰动西安,也改变了观众对易俗社只演文戏的印象。随着主演李箴民老师的离世和前辈的退休,这出戏也随之淡出了秦腔舞台。近年来,在老艺术家王根才老师的辅导下,我和同事们将《水淹泗州》再度搬上舞台,在复排过程中,我更深切地意识到,作为武戏的《水淹泗州》,绝不是简单的戏曲武打技巧呈现,更要考虑塑造人物性格,传达人物精神。

  • 标签: 秦腔 水母 节奏 人物性格 人物精神 易俗社
  • 简介:受低渗透储层内部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测井曲线值对岩层中流体变化的反映能力较弱,仅利用测井资料来判别储层的水淹程度存在困难。有效借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关于注水井与采油井间连通砂体的动态开发信息(如含水率、小层相对吸水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砂体当前的水淹程度。具体实现步骤为:1从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值的变化特征,并给出基本的水淹程度识别标准,将以这些标准识别出的水淹层定为疑似水淹层;2在构建动态开发单元的基础上,依据邻注水井各小层吸水能力、邻采油井分层或整体产液过程中含水率的高低,针对疑似水淹层进行进一步的水淹程度判定。将上述2个步骤应用到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判别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动态开发资料 水淹层识别 动态单元 测井
  • 简介:蓄滞洪区是我国江河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蒙洼作为淮河中游一个重要的蓄洪区,在淮河洪水调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二维非恒定流不规则网格模型,模拟蒙洼蓄洪区内洪水淹没过程,分析蓄洪区内洪水风险,并采用2003年淮河大洪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蒙洼蓄洪区洪水淹没过程,可用于蒙洼蓄洪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的洪水预报.

  • 标签: 蒙洼蓄洪区 二维非恒定流 数值模拟 淮河
  • 简介:摘要:就水电站来说,水淹厂房风险比较常见,假如出现水淹厂房事故,会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问题。现阶段,无论是水电站建设单位还是运行单位均十分看重防范水淹厂房的举措。本文以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防范水淹厂房事故的措施,以供业界参考。

  • 标签: 水电站 防范水淹厂房事故能力 抽水蓄能电站
  • 简介:摘要:水电厂是城市乡镇的基本设施之一,若水电厂出现水淹厂房事故时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利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为此,本文对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发生的具体举措加以探讨,提出对应的具体方案,希望以此降低水淹厂房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效保证水电厂的安全运行。

  • 标签: 水电厂 水淹厂房 排水能力 事故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淹厂房的风险日益突出。本研究基于智能感知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淹厂房报警预警模型。该模型通过整合传感器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和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水淹风险的准确识别和及时预警。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淹厂房的危害和紧迫性,然后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构建过程,并利用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和改进方向进行了讨论,为水淹厂房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智能感知技术 水淹厂房 报警预警 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淡水与海水淹溺对绵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杂种绵羊分为淡水淹溺组(n=12)和海水淹溺组(n=12),分别经气管插管灌注淡水或海水各30 mL/kg,约5 min灌完。于淹溺前、淹溺即刻及淹溺后30、60、120 min,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动物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通过呼吸机获得呼吸力学参数〔潮气量(VT)、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Ppeak)〕,通过PiCCO和右心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测量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动脉收缩压(PAS)、肺动脉舒张压(PAD)、肺动脉楔压(PAWP)、血管外肺水(EVLW)〕。于实验终点处死动物,测定呼吸道内残留水量;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①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淡水和海水淹溺即刻HR、MAP、CO均较淹溺前明显升高并达峰值,且淡水淹溺组各指标明显高于海水淹溺组〔HR(次/min):170.75±1.87比168.67±2.27,MAP(mmHg,1 mmHg=0.133 kPa):172.92±1.62比159.42±3.18,CO(L/min):13.27±0.71比10.33±0.73,均P<0.05〕。②呼吸力学参数:与淹溺前比较,淡水和海水淹溺即刻PaO2/FiO2、VT、Cdyn明显下降,Ppeak明显升高,且海水淹溺较淡水淹溺下降或升高更为显著〔PaO2/FiO2(mmHg):37.83±1.99比60.42±5.23,VT(mL):86.25±7.66比278.75±9.67,Cdyn(mL/cmH2O):8.86±0.33比23.02±0.69,Ppeak(cmH2O,1 cmH2O=0.098 kPa):42.17±2.69比17.67±1.15,均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淡水淹溺组PaO2/FiO2逐步回升,而海水组呈持续下降趋势。③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淡水和海水淹溺即刻PAS、PAD、PAWP均明显高于淹溺前,且淡水淹溺组明显高于海水淹溺组〔PAS(mmHg):34.58±2.87比26.75±1.66,PAD(mmHg):27.25±1.22比16.75±0.87,PAWP(mmHg):27.83±1.85比11.75±1.82,均P<0.01〕;之后淡水淹溺组PAS、PAD逐步下降,而海水淹溺组持续升高;淡水或海水淹溺后PAWP均逐渐下降,分别于淹溺后120 min、淹溺后30 min恢复至淹溺前水平。淡水淹溺后EVLW持续升高,于30 min达峰值,随后减少,至120 min时仍显著高于淹溺前(mL/kg:10.73±1.27比6.67±0.69,P<0.01);海水淹溺后无法测得EVLW。④呼吸道内残留水量:淡水淹溺组呼吸道内残留水量明显少于海水淹溺组(mL:164.33±25.21比557.33±45.23,P<0.01)。⑤ HE染色:淡水淹溺组局部肺泡萎缩,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间隔和肺泡腔可见少许粉染物质沉积;海水淹溺组肺泡扩张,肺泡间隔断裂明显,间质内可见明显出血及水肿液。结论海水淹溺对动物的呼吸力学及肺循环影响较淡水淹溺动物更为明显,呼吸道内残留水量也明显多于淡水淹溺动物。

  • 标签: 淹溺 血流动力学 肺循环 呼吸力学 呼吸道内残留液量
  • 简介:巨型汉迪尔(Handil)油田包括500多个油气藏,构造上为叠置和间隔的河流三角洲砂层。多数油气藏由位于气顶下的大幅度饱和油柱组成,油气捕集在具有良好岩石性质的储层中,并且经过注水或强天然水驱开采。1995年代表近油田总原始原油地质储量1/5的五个油藏已达到注水开发的最终阶段(已采出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58%),提出用注干气进一步开发,增加最终原油采收率。到目前为止,注气三年后这五个油藏采油率已增加了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1.2%,认为该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成功的。通过矿场数据已证实注干气的主要驱动机理,以前的在原油产量下降已经停止,现在产油量是稳定的。监控的主要困难是对多数生产井控制气体循环,特别在较高注入量期间,为了对受气体可用性影响的低注入量期间补偿。井和储层动态的非常严密监控数值模拟和物质平衡研究有助于提供更好了解所涉及的机理,得出一种修正的更有效的策略,使产油量达到最大。所得的经验和这三年老方案的分析,使我们有把握把注干气开发扩大到汉迪尔油田的其他油藏。

  • 标签: 注干气 迪尔油田 水淹油藏 提高采收率 动态监控
  • 简介: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对含量低,大部分为速敏性的高岭石与伊利石,粒径主要为1~2μm,储层可分为孔喉半径小于2μm的细微喉-低渗储层、孔喉半径介于2~5μm的细喉-中渗储层及孔喉半径大于5μm的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黏土矿物的堵塞和迁出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而黏土矿物粒径大小与喉道尺寸的匹配程度控制了储层水淹前后及不同水淹程度下物性变化的方向。这些因素造成了3类储层的水淹变化机理:细微喉-低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下降,由原状储层至低水淹逐渐减小,到中水淹时有所增大,高水淹时最小;细喉-中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上升,由低水淹至中水淹逐渐增大,到高水淹时有所减小;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增大,且随着水淹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该类储层即优势通道发育所在,可采用粒径为3~4μm的微球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的封堵。研究区注水开发后剩余油规模较大,开展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东河砂岩 黏土矿物 孔喉半径 水淹变化机理 哈得逊油田
  • 简介: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是洪灾损失评估和防洪决策的核心环节。基于TIN数据,运用ArcMap,采用"无源淹没分析"方法对区域天然防洪能力进行划分;实现了在给定水位条件下,对洪水淹没范围提取与统计计算,建立了洪水水位高程和淹没面积关系公式,并用于洪水淹没快速预测;运用ArcScene,对水位抬升的"无源渐进淹没"情况进行了三维模拟。

  • 标签: 洪水 GIS 无源淹没 淹没范围 三维模拟
  • 简介:6月13日.东莞市桥头镇牛头窝.暴雨让这里成了一片汪洋.洪水从堤坝的两个缺口冲进来.漫过猪圈,“猪先是游水.然后就被淹死”。这次大水.给广东地区的猪皮产业亦带来巨大的损失。

  • 标签: 洪水淹没 养猪场 东莞市 产业 猪皮 广东地区
  • 简介:以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Dandy)和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进行两个胁迫强度处理(水淹土表0cm、水淹土表5cm)。通过测定各树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了水淹胁迫对这2种幼苗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淹胁迫深度的加深,乐昌含笑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樟树的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或持续上升;乐昌含笑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樟树各处理多显著高于对照;两种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规律;乐昌含笑的SOD活性下降,樟树实验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两种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由幼苗的成活率和生理指标判断,樟树的抗水淹能力强于乐昌含笑。

  • 标签: 乐昌含笑 樟树 水淹胁迫 生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开展中、高渗透性油层模拟注水驱油实验,以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制备饱含油至残余油的不同含水率岩样,对岩样进行岩石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研究岩石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参数及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率上升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总结中、高渗透性油层水淹变化录井资料响应特征,探讨其水淹机理并对实验数据中产生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录井各单项资料能够反映中、高渗透性油层不同水洗状况下的特征,为今后录井资料评价中、高渗透性油层水淹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高渗透性油层 水驱油实验 岩石热解 饱和烃气相色谱 荧光显微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