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3月起开放签字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体系在保护人权领域的最新努力。与以往的多数人权条约一样,《残疾人权利公约》列举了具体权利、构划了报告体制,同时通过任择议定书设计建立一套来文制度。这意味着在国际人权上又添加了一套体制。虽然从权利保护发展本身看,这一公约的出现丰富了联合国体系的人权保护内容,但是从国际法治的理念上看,它是国际不成体系的特征的继续与延伸,本质上不仅无益于国际法治的完善,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国际维护人权各个环节的成本。现阶段有必要考虑将包括人权、环境等领域的规范进行编纂,将相应机构进行整合,以推进国际法治的目标。

  • 标签: 《残疾人权利公约》 联合国 残疾人 人权 国际法治
  • 简介:【摘要】:国际上对于人权的保障可以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后,德意日法西斯对于人类社会造成了空前浩劫,各国对于人权的保障逐渐形成共识。本文简要描述了国际的定义、基本原则的发展以及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保护人权 人权原则 国际人权法
  • 简介:摘 要:17、18世纪,西方近代自然法学派提出在国家形成之前,人是自由且平等的,生命、财产和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是人的固有的品质与权利,提出了“天赋人权”的学说。基本人权的概念最初是从何而来还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权与基本人权都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二战以前,人权观还处于尚未成型的状态。二战胜利后不久,人民对于自身基本权利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颁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关人权国际性文件,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世界各国关于本国人权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自此,尊重保护基本人权原则成为国际基本原则之一,并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 标签: 国际法 基本原则 保护基本人权原则
  • 简介:【摘要】1945年基本人权保护第一次被规定在《联合国宪章》中,此后联合国相关机构协同国际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世界性人权公约、条约或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创建了一个国际人权律文书体系,形成广泛、多层次的国际人权保护实施制度,并在当今有了新的发展。

  • 标签: 人权保护 基本原则 国际法
  • 简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还几乎不存在任何国际人权组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出现的国际劳工组织,由于其局限于劳工问题、局限于发达国家,仍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国际人权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使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应该建立一个永久性全球组织,督促各国政府行使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能和义务,并运行起一套

  • 标签: 国际人权 人权问题 国际劳工组织 人权发展 欧洲人权公约 人权状况
  • 简介:于刑事证据采纳中的裁量问题,欧洲人权院长期坚持一种弹性的整体审查立场,在综合考虑多种裁量因素的基础上,对使用以侵犯“公约权利”方式所获证据是否会损害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做出个案判断。弹性的整体审查既有值得肯定的优点,也有不能忽视的缺陷,在欧洲理论界与实务界引发了持续性的争议。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可以从欧洲人权院的相关实践中获取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刑事证据 裁量采纳 整体审查 公正审判
  • 简介:1989年,盖拉等40名居住在意大利一家高风险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向欧洲人权院提起诉讼。申诉人指控,意大利政府未公开该化工厂的经营活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中应遵守的应急程序等信息,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2条(生命权)和第10条(表达自由权)。欧洲人权院判定,公约第10条没有规定公共当局的环境信息公开义务,故意大利政府未侵犯申诉人的表达自由权。但严重的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个人福祉、妨碍个人享受自己的家园,而政府未公开相关信息将导致申诉人不能充分评估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而损害申诉人为《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所保障的私生活和家庭生活受尊重的权利。鉴于已确认对第8条的违反,法院对本案中生命权是否受到侵犯作了回避判断。

  • 标签: 欧洲人权公约 环境信息公开 私生活和家庭生活受尊重的权利 接受信息自由权
  • 简介:<正>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既然谢弗尔先生和基尔希先生都是政府代表,我将尽力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立场阐述这个重要问题。因为两位先生都是外交官,而我不是。我所代表的国际人权与民主发展中心已经被卷入反逍遥法外运动多年。我们的一部分工作是致力于保障和促进法律(《国际人权公约》[2],包括《世界人权宣言》[1]和两个条款[2])所规定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司法程序下执行这项运动且积极推动了专门审裁处和国际刑事法院(简称"ICC""法院")的发展。我们决不接受位高权重者享有拷问和谋杀的权利,并在事后让自己置身于司法公正之外。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人权 位高权重 弗尔 战争罪 司法公正
  • 简介: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报告,到2004年止,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已高达4000万,其中新增艾滋病人550万,平均每天有近1.5万人遭感染。《2004年全球艾滋病报告》称,亚洲艾滋病人人数正在迅速增加,2003年新增艾滋病人110万,目前亚太地区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人数为700万,由于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亚洲将成为继非洲后的艾滋病重灾区,并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人最多的地区。全球艾滋病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 标签: 亚洲 增加 全球 亚太地区 公布 世界
  • 简介:  一、原则宣言关于刑事受害人人权保障的相关规定  ,  三、加强刑事诉讼被害人人权保障的构想  在诉讼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标签: 人权保障 人权角度看 国际人权
  • 简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成就时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这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 标签: 改革开放 人权法制建设 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简介:一、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层面的得与失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使我国亿万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受到了法律的有效保护,是我国为保护老年人权益专门制定的一部法律

  • 标签: 保障法浅析 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权益
  • 简介:<正>苏联科学院国家与研究所法学博士H.B.维特鲁科、Г.А.多罗霍夫、Н.М.叶尔绍夫等编写,苏联新闻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论及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的原则,1948年关于人权的总宣言,1966年关于人权国际条约,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友好关系与合作的国际原则宣言等,以及1975

  • 标签: 苏联 国际人权条约 联合国宪章 国际条约 国际法原则 联合国大会
  • 简介:本文以法理学原理为基点对国际人权的历史沿革、法律界定、运作限度以及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作者认为,国际人权作为一种新的权利机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少数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相互合作、长期斗争的产物,是人权理论与人权实践国际化的产物,是对传统的权利框架的一种突破和发展。国际人权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法律的范畴,它依各国国内和现代国际的双重结合而存在,且由两者的双重限约而生效。各国国内和现代国际的相互协调和双重保障使国际人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运作有效的权利形式一基于对美国“人权外交”理论依据的考察,作者认为,“人道主义的干涉”这一国际“例外”主义原则就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而这一原则实际上并没有为现代国际法学家们所接受并纳入国际的正式条文中,所以它不具备国际的效力和权威。因此,美国“人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国际外交实践。

  • 标签: 国际人权保护 “人权外交” 国际法学家 人权的国际保护 人道主义 人权问题
  • 简介: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其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宪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人权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宪章保护的人权包括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平等不受歧视待遇权以及发展权等。《奥林匹克宪章》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没有歧视、人类最直接的本体交流平台,宣扬人权的要义,传播人权的理念,推进人权国际保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奥林匹克宪章 法律地位 人权保护
  • 简介:目前国际人权律文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国际人权保护的状况却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行国际人权保护实施机制存在较多弊端,包括: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从而缺乏法律专业性;没有普遍地确立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诉讼地位;报告制度流于形式;没有授予监督机构进行管辖的强制权力;实施机制存在重叠的现象.国际社会应当在今后为解决上述弊端寻找国际上的理论依据,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便有效地将上述弊端予以消除,从而为国际人权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国际法 人权保护 实施机制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简介:摘要:在二战过后,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本文从分析人权国际化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主要矛盾出发,探究得出人权国际化在国际上的矛盾体现及人权国际化在国家内部层面上的矛盾体现,希望能够通过具体论述为相关人员厘清对国际政治视域下人权国际化部分问题的思路。

  • 标签: 人权 人权国际化 国际政治
  • 简介:国际人权律文件以及各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普遍被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了确认和保障.《欧洲人权公约》第9条也规定个人享有思想、良心和宗教信仰自由.欧洲人权院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出了判断一项国家行为是否侵犯个人宗教信仰自由的五个审查步骤,分别是:1.审查当事人的申诉是否落入《欧洲人权公约》第9条权利的保护范围;2.国家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申诉人该权利的侵害;3.国家的行为是否是符合国内的规定;4.此行为是否追求合法正当的目的;5.此行为是否是民主社会中所必须的.本文聚焦于前两个步骤,重点讨论在欧洲人权院的判例法系统中如何界定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范围,以及何者可构成对一项基本权利的干预.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 基本权利 欧洲人权法院
  • 简介:外国人,是指不具备临时、长期或永久居留国国籍的人,包括通常理解的仅具有他国国籍的人,也包括无国籍人。依据不同的法律身份,外国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如永久居民、移民、难民、寻求庇护者、人口贩运的受害者、留学生、短期访客等等。随着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因各种原因客居他国的外国人数量与日攀升。

  • 标签: 人权条约 无国籍人 国籍问题 法律身份 国际交流 居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