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患者形成迟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59例(本院、外院)行PICC患者中23例发生迟发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例由导管异位到锁骨下静脉,22例由导管脱出至锁骨下静脉有关。讨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迟发静脉血栓形成与导管异位有关。

  • 标签: 肿瘤 PICC 迟发 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右颈内静脉的10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4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出现穿刺口渗血,3例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导管脱落,对应处理后并发症消失,透析正常进行。结论颈内静脉透析并发症合理护理可使患者的透析正常进行,并发症消失或减轻。

  • 标签: 透析 颈内静脉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对于抢救危重者尤为重要,在中心静脉导管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应用护理方法控制感染途径,减少感染机会,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充分发挥中心静脉导管在抢救危重者患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量心包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治疗效果。方法1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内置引流治疗,引流不满意者行50ml直射器负压吸引。结果1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治疗。平均住院12天。11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快捷,细而软的小导管对心包膜及心脏组织损伤小,避免了反复穿刺对心包膜的损伤、出血,引流速度缓和,避免了抽液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引流充分,效果显著。

  • 标签: 大量心包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在临床护理中常见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09-2012年ICU行静脉患者450例,加强对患者进行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时的配合、后护理(导管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预防空气栓塞、预防穿刺处感染、连接装置护理等方面)。结果在450例患者中,时间最长108d,最短5d。导管脱落25例;导管阻塞38例;后局部感染4例;无一例静脉血栓形成;拔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加强并规范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的并发症预防护理,能有效延长中心静脉管道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股静脉的常见并发症,总结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02例经股静脉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股静脉使用时间为7-34天,透析时的血流量为120-250ml/min。其中有24例(23.53%)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13例(12.75%)患者出现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2例(1.96%)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结论股静脉是血液透析患者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导管血栓形成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合理的护理对策能减少并发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对浅静脉穿刺术在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维护、如何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等几方面因素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使浅静脉穿刺术在儿科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及家属的认可。

  • 标签: 浅静脉穿刺置管术 婴幼儿 要点 护理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PICC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07年6月~2012年12月我科258例肿瘤患者分为采用PICC进行化疗(PICC组),和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结果发生率都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静脉留置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广泛推广。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ICC 静脉留置针 肿瘤 化疗PICC cathet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 简介:摘要目前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是长期导管,其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可留置体内长达1年。但是,管过程中由于病人自身血管解剖异常、体型消瘦、颈强直等原因,造成导管末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经多种常用方法(如抬高床头、头侧向侧、改变肢体摆放位置)干预仍未调整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现针对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病人采取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的方法,均能成功调整导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PICC 纱块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PICC方法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方法将120例需经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超声组采用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结果两组比较PICC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可以有效降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传统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静脉留置针方法,提高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及满意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患者按穿刺入选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取一个穿刺护士和另一人共同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病人采取一个护士按常规方法单独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效果,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各自的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人配合送的一次成功率为93.33%,病人满意度为96.66%,一人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为66.66%,病人的满意度为73.3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两人配合进行穿刺方法一次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多邦在PICC静脉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60例PICC后出现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用常规热敷,试验组局部百多邦软膏外涂。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百多邦软膏外涂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PICC导管 百多邦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术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7月4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8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4例、渗血8例、皮肤过敏1例、导管感染1例,并针对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经外周静脉术能安全输注化疗药物,保护患者血管,避免外周静脉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减轻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管 结核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并探讨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导管置入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8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内静脉,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结果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10例,4例出现感染;8例为导管血栓,其中超声发现导管外血栓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管法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并且超声对术后评价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超声 颈内静脉 穿刺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观察百多邦软膏在预防颈静脉术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96例行了颈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换药方法,按常规消毒后用3M透明敷料覆盖术口。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换药方法的基础上加上百多邦软膏行术口外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穿刺口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血液透析病人颈静脉穿刺的术口护理中采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术口外搽能有效降低穿刺口的感染率。

  • 标签: 百多邦 颈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