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因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而迁至北京,《新青年》也因之成为北大同人刊物。在同人轮值编辑中,如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所说:'你、我、独秀、适之,四人,当自认为‘台柱’。'这四大台柱,在文学革命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陈独秀: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陈独秀在创刊《新青年》时,通过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认识了在大洋彼岸的留学生胡适。1916年2月3日,胡适致信陈独秀:'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

  • 标签: 四大台柱 新青年四大
  • 简介: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寇铁蹄踏遍中原,武汉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生活。爱国的知识青年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莫不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我和一些爱国知识青年一道,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后改为中原局)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武汉青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团(即长江局,后改为南方局)及其领导的革命团队——"民族解放先锋队""青救""蚁社"和一些进步文化人,

  • 标签: 抗日救国 抗战初期 中共代表团 日本侵略者 悲惨生活 民族解放
  • 简介:“丛刊”是苏州市志办继《再读苏州》后推出的《苏州地方历史文化读物》丛书之二。2004年11月由广凌书社出版。丛刊收录的志书篇幅都很小,《半塘小志》仅数百字,《石潮志》也仅4.5万字。这些志书的内容都有关吴中人文,很有参考价值。但由于分散收录在一些丛书中,不便查找,单独成书又不很现实,为此特将其汇集整理。本办主要做了加标点、作校注、附作者传、增主题词目录、增补相关内容,并添了一些图片资料等工作。

  • 标签: 《吴中小志丛刊》 《苏州地方历史文化读物》 苏州市 地方志 书评
  • 简介:1912-1927年间,山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与此相配套,山西政府创建了一批培养师资的机构,主要有省立师范学校、国民师范学校、师范讲习所、女子师范学校、模范示教等,形成民国时期极具特色的山西初等小学教师培养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山西政府又设立了初等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对现任初等小学教员以及有意向成为初等小学教师进行资格检定,包括无试验检定和试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这些教师才能获得从教资格。多样的培养机构和严格的检定制度,共同推动了当时山西初等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山西初等小学教师 师资培养机构 资格检定
  • 简介:1938年秋,我随江西省青年服务团战地工作队第八大队进驻鄱阳湖畔的都昌县,在那里工作了3个月。时间虽很短暂,但那里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同仇敌忾的抗战气氛,以及老区游击队员们为顾全民族大义而捐弃前嫌、坚持团结抗战的革命风格和爱国主义精神,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

  • 标签: 鄱阳湖 团结抗战 青年服务 江西省 苏南 新四军
  • 简介: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青年学生从此以新的思维审视古老的中国,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反帝反封斗争的前列。广西虽然地处边陲,但青年学生在五四精神的洗礼下,也表现出了新的觉醒,在广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亮丽的一笔。爱国热情空前...

  • 标签: 五四运动 青年学生 广西 抵制日货 马列主义 学生联合会
  • 简介: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此后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 标签: 革命生涯 陈赓 青年 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 广州商团
  • 简介:少年立志做谭嗣同的“后来者”邹容,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四川巴县人。原名绍陶,谱名桂文,字蔚丹,亦作威丹。邹容6岁入私塾读书,聪颖好学。13岁参加童子考试,因主考官出生僻题为难考生,罢考离场。不久,他考入重庆经书书院学习,因“非尧舜,薄周礼”,蔑视旧学,被开除。此后,随日本人学习日语、英语,开始阅读介绍西方文明的新书时报,接受新学,同情维新变法。1898年8月,

  • 标签: 毛泽东誉为 誉为青年 青年革命家
  • 简介:随着中国加入了WTO,中小旅行社正面临着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当前中国的旅行社存在“小、散、弱、差”的现象。以沈阳为例,全市大大小小一百多家旅行社,没有一家年收入达到亿元以上,且大部分处于微利状态。与香港永安、日本JTB,美国通用等年营业收入达数十亿元的国际上大的旅游公司相比,我们的中小旅行社无疑显得“瘦弱无力”。即使与中国国旅集团、中青股份、上海春秋等年收八十几亿的国内大社相比,这些中小旅行社也是小巫见大巫。

  • 标签: 中小族行社 市场竞争 中国 WTO 危机意识 人才竞争
  • 简介:一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密切关注着青少年健康发展状况,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在全国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少有关青年思想的新观点,在对青少年的了解和发展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主要从习近平青年思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的奋斗之心、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 标签: 习近平 青年思想 青年 大学生 启示
  • 简介: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激流勇进,奋起抗击,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其中,号称“民国第三大党”的中国青年党也投身抗日激流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中国青年党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卫国战争 中华民族 积贫积弱
  • 简介:近代中国新城市的崛起、西方文明的涌入和中国现代化的逐步发展使中国城市及其市民生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作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柳青年画将近代天津城区的变迁、租界的形成及城市中出现的新事物都呈现其中。这类年画不仅成为近代天津乃至中国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而且传达了社会风俗的变迁及文化思潮的发展动向。

  • 标签: 近代天津 杨柳青年画 社会风俗 城市变迁
  • 简介: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忙着拆除老房子.当华夏大地上的老房子越拆越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才会猛然意识到本土的一些不可替代的重要标识已经稀罕了!屈指详数,那些储藏着历史风云、标志着时代特征的老建筑们,已经成为暴发的水泥楼林里衰老而稀疏的老人,正朝不保夕地等待着被那些毫无特色的方楼埋葬.于是,每次到外地,我在工作之余的惟一爱好,就是对照着当地地图或某一本书去寻找那些苟延残喘的代表性老建筑.

  • 标签: 陈独秀遗宅 北京 箭杆胡同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 简介:石牌村,广州最大最著名的城中村,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知识青年南下广州,石牌村地处天河商业中心的天然地理优势和低廉的房租使这些知识青年不约而同地选择这里作为最初的落脚点。十年八年后,他们中的有些人成了商业巨子,有些人成了IT精英,有些人成了文化名家。今天广州的成功人士多从石牌走出,尽管早已离开,却仍怀有特殊的感情。对他们来说,石牌是事业和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城中村的石牌将消失。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前,留下些记载和回忆才显得弥足珍贵。

  • 标签: 知识青年 80年代后期 商业中心 地理优势 成功人士 石牌村
  • 简介: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制作工艺精良,是民间年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华年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杨柳青工艺变迁的基础上,提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并结合工艺与时代发展两大元素,提出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 标签: 杨柳青年画 工艺变迁 传承发展
  • 简介:王府井步行街北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条幽静的西堂子胡同。这条胡同路北有几处近300年的老宅,其中的33号、35号院曾是基督教北京女青年会的会所。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在此工作了整整10年,对这里左邻右舍的几处老宅的历史变故和院落结构颇感兴趣。

  • 标签: 基督教女青年会 十字路口 90年代 步行街 王府井 胡同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期,我国还处于经济困难、教育跟不上需要的落后状态,城市里大量初中、高小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无法继续升学和就业。

  • 标签: 失业青年 贵阳市 垦荒 志愿 所知 50年代
  • 简介:1928年春,钟祥共青团县委成立,我兼任团县委书记,曼莫培任组织部长,蒋晓东任宣传部长,魏东平、艾有炳任委员,在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了作好团的工作,我及时召开了团县委会议,贯彻了上级指示精神,并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和健全团的组织。第一,将各区区委进行调整。如南区,将兼职取消了,以艾茂兰、杜成贞、谢玉莲等组成区委;西区由魏东平和从南区调去的陈雅卿等组成区委。其他东桥、客店也根据情况,有的组建区委。第二,健全各地支部。仅南区而言,谢马湾以壮成贞兼支部书记,老孙集支部书记以武继成担任,林家石桥支部书记是曹文明,官王庙支部书记是吴天成,宋河湾支书是来发芙,永兴集支书是陈庭宝,陈家岭书记是陈庭蜂。

  • 标签: 共产主义青年团 钟祥 支部书记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团的工作 共青团
  • 简介:……年轻的钢琴家郎朗为自己谱写了一首绚丽多彩的人生乐章,人们不禁要问:年轻的郎朗是怎样成功的?钢琴天才是怎样“炼”成的?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郎朗进行了专访。

  • 标签: 郎朗 钢琴家 中国 艺术历程 艺术创作 艺术风格
  • 简介:石泉先生有几件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很深.石泉先生与侯仁之先生有深交,这是他后半生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原因之一.石先生是陈寅恪入室弟子,撰有学位论文.此文于1997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书名为,出版后,汪荣祖(的作者)评价甚高,称其为"一本不寻常的旧稿新书".石先生于学术研究中,不惮孤立,敢为人先,开创出荆楚历史地理研究的繁荣局面.石先生英语流利,语出惊人,但寻常不露.石先生风度翩翩,为人和蔼,等等.

  • 标签: 先生 青年时代 石泉 诠释 人格 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