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施蛰存的伴侣式“读者观”和“无意思”文学观,编者与读者互动空间的创立才得以成立。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在这个互动空间里混杂、发酵,这个互动空间最终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面把戴望舒、施蛰存为代表的现代诗捧上文坛,使现代诗固化为继新月派和初期象征主义诗派后的新诗流派;另一面对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激烈的政治因素强行介入,编者与《现代》读者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最终迫使《现代》文学空间的没落,也让曾在三十年代上海文坛上一枝独秀的“现代派”走进了历史的角落。

  • 标签: 《现代》 施蛰存 读者接受 现代派文学
  • 简介:一九八二年夏,我与王锡荣兄参加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在山东烟台举办的鲁迅研究讲习班。当时国内许多鲁迅研究专家到班上授课,我们见到了唐弢先生。讲习班期间,我们常到唐先生房里小坐请益,鲁研动态、文坛往事,无所不谈。唐先生是三十年代《申报·自由谈》的重要作者之一,他提到上海文管会方行先生建议他主编一本《申报·自由谈》文选,询问我们有无兴趣参加。两大册《申报·自由谈》合订本(1932.12—1935.10)已于一九八一年五月由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稍后,《〈申报·自由谈〉目录》也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订出版。但两者都是供专家研究之用的,一般读者难以见到。编选一本供一般读者阅读的《自由谈》选本自然另有意义,再加又是唐先生吩咐,能在他指导下从事这项编选研究工作当然是求之不得。没想到编选工作一波三折,费时费力。

  • 标签: 《自由谈》 申报 唐弢 文选 鲁迅研究专家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