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陕西省渭南高新区怀碧植保品厂日前试验成功一种能使棉株快速脱叶、高效膨桃、全集吐絮、提高纤维比重的棉花生理刺激素——棉花脱叶王。试验结果显示:棉花脱叶王药后1~2小时可刺激棉花叶片营养物质快速转向棉桃,使叶面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中止,棉叶缓慢枯死,4~5天内棉叶急速脱落,棉桃迅速膨大,

  • 标签: 棉花叶片 陕西省 脱叶 研制成功 试验成功 叶绿素合成
  • 简介:杂草是作物的竞争对手,杂草的茁壮成长是以消耗作物为代价的。更糟糕的是,即使最准确地使用除草剂进行处理,杂草依然能生存下去。因为杂草有能力适应抛向他们的任何东西,采用聪明的方式应对除草剂。杂草危害造成了全球农业13.2%的生产损失,导致每年756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吃掉10亿人口的食物。

  • 标签: 杂草治理 早期 生产损失 竞争对手 杂草危害 除草剂
  • 简介:印度农化公司HPMChemicals&FertilizersLtd.近日印度德里推出了一款新水稻杀虫剂产品ESCADA,其成分为95%乙酰甲胺磷SG。ESCADA是一种针对水稻害虫开发的新剂型,防除害虫包括水稻三化螟、卷叶虫、褐飞虱,该产品是HPM公司持续开发满足农民需求的产品线的延伸。HPM总经理TapasyaGoel说道,“我们期待为农民开发更具有友好性和成本效益的产品。

  • 标签: 水稻害虫 HPM 杀虫剂 印度 持续开发 农民需求
  • 简介: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今春计划在英国上市两个新杀菌剂。去年英国批准用于处理谷物和油菜籽后上市Proline(丙硫唑250g/l)。拜耳也打算上市混剂Pandango(丙硫唑100g/l+氟嘧菌酯100g/l)。该混剂将在2月获准。

  • 标签: 杀菌剂 上市 英国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氟嘧菌酯
  • 简介: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给农药行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很多农药产品的登记局势随着新政策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噻虫胺就是一个这样的产品。噻虫胺由日本武田(即现住友化学)开发,后又迎来了拜耳等国际农化公司的加入。2002年首次日本获得登记。

  • 标签: 噻虫胺 《农药管理条例》 突出 国内 农药产品 农药行业
  • 简介:一种不用环剥、不用根施或喷施化学激素,就能抑制果树秋梢萌发、防止冬旺的控梢促花新技术日前我国南方大面积试验成功。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芒果、柑橘、龙眼、荔枝、杨梅、柚子、枇杷、八角、板栗、杏、李等各种可以环割的南方果树效果极好,填补了我国应用物理法对南方果树营养调控技术的一项空白。

  • 标签: 控梢促花 研制成功 营养调控技术 南方果树 化学激素 试验成功
  • 简介:巴斯夫近期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丁氟螨酯),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2017年1月,3种新农药我国首获登记,它们分别为糠氨基嘌呤、呋喃磺草酮、三氟苯嘧啶。

  • 标签: 新农药 氨基嘌呤 磺草酮
  • 简介:近日,央视焦点访谈关于“有毒生姜”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节目报道山东潍坊农民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而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量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目前已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检出涕灭威残留超标的毒生姜。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加大检测力度,严查入市生姜来源。

  • 标签: 涕灭威 全球市场 禁用 剧毒农药 残留超标 神农丹
  • 简介: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布了2017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其中,4%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将获登记。该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时隔三年之后,展膜油剂又一次作物上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 标签: 油剂 作物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药产品 水稻纹枯病
  • 简介: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恶草酮环己烷,甲醇,乙腈,丙酮及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环己烷,甲醇,乙腈,水中,恶草酮光隆解效应显著,其半衰期分别为4.45,15.34,57.58,54.69min;恶草酮丙酮溶剂中降解缓慢,半衰期为293.83min,丙酮对恶草酮水中的光解有显著的光敏作用,光敏效应与丙酮的量显著相关,光敏效率最高达95.84%。

  • 标签: 恶草酮 有机溶剂 光降解效应 光敏作用
  • 简介:先正达正在印度果阿建立农药研究与开发装置。此装置将雇用200名科技人员和工人。分析家指出,跨国公司印投资的原因是印度劳动力比发达国家便宜得多,因此研究开发所花的成本也比发达国家低得多。

  • 标签: 开发装置 印度 农药 发达国家 科技人员 跨国公司
  • 简介:为评价多菌灵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WP)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菌灵添加水平0.05~2.00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84.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6.7%。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675和1.000kg/hm^2两个施药剂量下,多菌灵50%WP浙麦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74~7.07d,茎叶上的半衰期为3.60~5.35d,根中残留量先升后降,其半衰期为2.01~3.60d。多菌灵浙麦冬及其土壤中易降解,当施药剂量较高或原始沉积量较高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若多菌灵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mg/kg,每年以0.675kg/hm^2的剂量喷施2次,则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d。

  • 标签: 浙麦冬 多菌灵 残留分析 安全间隔期
  • 简介:建立了烯效唑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烯效唑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样品用乙腈-水提取,经CleanertNH_2固相萃取柱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烯效唑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74%-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2%-10%之间(n=5)。烯效唑3种基质中的检出限(LOD)均为0.01ng,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棉花样品中烯效唑残留的检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2-5.0d及15.8-19.7d;于收获期采样,烯效唑棉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mg/kg和〈0.022mg/kg。

  • 标签: 烯效唑 棉花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建立了丁虫腈土壤、玉米植株及玉米籽粒中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玉米植株和籽粒样品用乙腈提取,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液一液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0.01、0.05和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丁虫腈的回收率为8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0%;其土壤、玉米植株及籽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丁虫腈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丁虫腈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77和2.44d。采用5%的丁虫腈乳油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37.5g/hm2及其1.5倍该剂量(56.25g/hm2)于玉米苗后茎叶初期施药1次,玉米乳熟期和成熟期时,玉米籽粒中丁虫腈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玉米收获时(距施药90d),籽粒中丁虫腈的残留量均低于参考的MRL值(0.02mg/kg,氟虫腈谷物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 标签: 丁虫腈 气相色谱法 玉米 土壤 农药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为评价呋虫胺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胺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胺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0.05~2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0.5%~6.5%之间。呋虫胺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d,距末次施药后7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胺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胺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 标签: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
  • 简介: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利股份”)近期发布了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 标签: 投资 宁夏 精细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