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经济和环境两大子系统的主成分,得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综合得分X、Y,利用协调公式计算1996-2009年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结果表明这一时期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分为四个阶段:①1996-1999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基本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和经济系统都在不断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调整;②2000-2002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初级较协调阶段,尽管环境系统得分有所波动,但是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快速提高,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进入较协调阶段;③2003-2005年属于环境主导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得到不断优化提升;④2006-2009年属于环境一经济转换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系统得分保持上升,环境系统得分却出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经济发展逐渐转换为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的主要动力。

  • 标签: 协调度 环境 经济发展 厦门
  • 简介: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