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的设置、管理、病种构成、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病种构成中以焦虑症及抑郁症居多,其次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心身疾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综合医院开设开放式心理房是有效的、可行的、安全的。

  • 标签: 综合医院 开放式心理病房 设置 管理 病种构成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4例癫痫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网络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MUIS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可以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病人心理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心理障碍 疾病不确定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眠症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福州市三家三甲级医院ICU科室在职在岗的45名失眠症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45名护士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与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失眠症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保证其身心健康。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失眠症 护士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行多导睡眠检测(PSG)患者9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Logisitic回归分析OSAS危险因素。结果:患者BMI≥25kg/m^2、伴有高血压史、颌面结构异常及拥有吸烟等不良方式是引发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OSAS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 标签: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Logisitic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382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其中代谢综合征组170例,非代谢综合征组21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在体重、腰围、收缩压、甘油三脂等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两组患者的NIHSS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129),治疗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3)。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代谢综合征 预后
  • 简介:青年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青年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例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机体的损害主要为患者由于睡眠时反复发作短暂窒息,不但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长期缺氧还可造成红细胞增多、血液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系统由于其特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更易受到夜间睡眠反复发作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的影响,从而导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例青年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病例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 标签: 青年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通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3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疗程为2周,两疗程后评价疗效,两疗程间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根据症状变化评定疗效,并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方面,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活力(VT)及精神健康(MH)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肯定,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栓通 脑梗死后遗症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近年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分析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临床常用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提出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为切实有效地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情况提供参考。

  • 标签: 卒中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动脉瘤手术后血管痉挛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多普勒超声(TCD)的结果与DIND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病人手术后发生血管痉挛,79例发生DIND.TCD所示血流速度与DIND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治疗,62例DIND病人(78.5%)症状消失.病死率2.5%.结论血管痉挛是导致DIND的主要因素,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动脉瘤 术后并发症 血管痉挛 综合治疗 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 简介:目的:观察失眠症患者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沧州安定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为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等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失眠症当中,采取综合心理疗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睡眠效率,以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

  • 标签: 综合心理疗法 失眠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收治的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睡眠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较差仅有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患者睡眠障碍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硬膜替代材料Dura—L移植后的形态学与免疫原性。方法选用40只成年雄性家兔,随机等分成5组:A:单侧自体移植无创组,B:单侧自体移植创伤组。C:单侧Dura—L移植加对侧自体移植无创组,D:单侧Dura—L移植加对侧自体移植创伤组。E:单侧阳性对照膜移植无创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无菌条件下施行硬膜替代手术。将Dura—L移植于C、D组兔脑表面。分别于2周、1个月、3个月应用扫描电镜、免疫荧光、病理学切片检测进行评价。结果2周末、1个月末、3个月末C组、D组与E组间在表面光滑程度、荧光强度、炎性细胞浸润三方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A、B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ura—L移植后形态学与家兔硬膜类似.免疫原性低.是一种比较适合的硬膜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敷料 硬膜 荧光免疫测定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 简介:目的对1例22岁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法行综合性心理治疗,具体方法:①支持性心理治疗,②认知行为疗法,③AN行为矫正治疗观察记录表,④操作性行为疗法⑤暗示疗法⑥家庭治疗。结果治疗4月余,病人摄食恢复正常,体重由原来的37kg增至47kg,月经已重新来潮,治疗达到预期效果,随访2年症状未再现。结论对AN的治疗,综合性心理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

  • 标签: 综合性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 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矫正治疗 正常 支持性心理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并评估病儿长期随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额部纵裂入路1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0例,翼点入路5例,额底入路4例;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21例,保持3例,恶化3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16例,电解质紊乱13例,中枢性高热1例,单侧肢体活动差1例,死亡1例。30例随访4个月~7年,肿瘤复发5例。GOS评分:5分24例,4分1例,3分1例,1分4例。结论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再复发率高,且与周围组织黏连紧密,但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放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咽管瘤 肿瘤复发 局部 综合治疗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总结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脑出血住院病人资料,并分为出血量≥30ml组及<30ml组;破入脑室组及未破入脑室组,分别统计其发生MODS例数,以及发生MODS后死亡例数.结果206例脑出血患者86例发生MODS,68例出血量≥30ml组发生MODS62例,134例出血量<30ml组21例发生MODS,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6例破入脑室系统组51例发生MODS,153例未破入脑室系统组35例发生MODS,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6例发生MODS死亡32例,123例未发生MODS死亡5例,二者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后易发生MODS,尤以出血量大及破入脑室系统为著,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上要采用"鸡尾酒疗法"综合、序贯治疗.

  • 标签: 脑出血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鸡尾酒疗法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除头痛外,无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当地医院MRI检查示左侧大脑镰旁中1/3脑膜瘤。以顶部过中线切口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四肢感觉、运动无明显异常。术后13d突发四肢乏力,四肢肌力约Ⅱ级,双侧肌力对称,腱反射明显减弱,无明显感觉障碍。

  • 标签: 脑膜瘤 格林巴利综合征 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调查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7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随机、均等"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全部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障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2组睡眠质量评分较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推荐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睡眠障碍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