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DM)患者9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临床蛋白尿组(C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数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型DM患者血清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UAER增加而升高。结论DN患者血清CRP浓度与DN的程度相关;CRP预测DN的发生及监测DN的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肾病 诊断 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讨论会上,指出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出现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时,都有一个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的过程,并一致建议停止使用“败血症”一词,统一使用SIRS和MODS的概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CAIX/MN/G250mRNA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RCC患者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CAIX/MN/G250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癌旁肾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对术前外周血CAIX/MN/G250mRNA阳性RCC患者术后随访4周,并对其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57例RCC患者,其CAIX/MN/G250mRNA阳性率在外周血中为59.6%(34/57),癌组织中为78.9%(45/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2%(32/42)和95.2%(40/42),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34例外周血阳性患者CAIX/MN/G250mRNA水平术前2h、术后7、14、21和28d分别为0.54±0.13、0.56±0.15、0.34±0.13、0.29±0.18和0.22±0.11。RCC患者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使用RT—PCR技术检测CAIX/MN/G250mRNA对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CAIX/MN/G250mRNA检测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RCC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 标签: 肾细胞 CAIX/MN/G250 MRNA
  • 简介:维护腹膜透析(perilonealdialys,PD)患者良好的腹膜功能和透析效能是保持长程透析、减低治疗退出率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进入PD治疗前3年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优于血液透析,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膜的结构与功能将发生改变,进而导致透析效能下降与透析失超滤。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mesothelialcells,PMCs)除了维持腹膜结构的完整外,

  • 标签: 腹膜间皮细胞 透析效能 腹膜功能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腹透管植入腹膜透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腹透管亦可被视为腹透患者的"生命线".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外科直视手术植管.但是,我们发现有不少植入后不久便出现引流障碍,主要是由于移位、扭曲、大网膜包裹等原因.鉴于此,我们对17例透析患者,采用在直肠镜结合指检下植入腹透管,并回顾性收集同期传统外科直视手术患者21例,比较两种方法植管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腹透管植入 腹膜透析 直肠镜 指检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结果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结论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阴茎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为促进患者康复而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优化路径,以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性应激反应,控制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死亡风险和医疗费用的多学科医疗模式理念。它引领着21世纪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康复医疗 多学科医疗模式
  • 简介:骨硬化蛋白作为骨-血管轴之间的重要信使,血管钙化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其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研究证明,骨硬化蛋白是一种骨细胞特异性糖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骨形成抑制剂;通过抑制Wnt/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激活所需的特定的共同受体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可能反映了骨代谢,并且可能用作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低转换性骨疾病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标志物。然而,骨硬化蛋白与血管钙化的相互作用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预后尚不清楚。尽管如此,抗硬化蛋白抗体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了解骨硬化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同时对其与慢性肾脏病及血管钙化的关系做一综述,并提出抗硬化蛋白抗体治疗CKD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骨硬化蛋白 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 WNT 抗硬化蛋白抗体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的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还有可以编码一些促进细胞信号传递肽类物质的基因。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肿瘤还可以加速其发展和转移。泌尿系肿瘤中大多数为起源于上皮的肿瘤,其中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尿路上皮细胞癌,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反义寡核苷酸 尿路上皮细胞癌 原癌基因 细胞信号传递 抑癌基因
  • 简介: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kidneydiseaserelated-mineralbonedisorder,CKD-MBD)是由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hronickidneydisease,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①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iodhormone,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综合征 甲状旁腺素 矿物质
  • 简介:目的探讨双J管(双J输尿管支架管)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蓝置放术中的作用.方珐对215例患者采用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近期48例术中以美蓝协助定位.结果术后留置尿管5~7d,无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随访3~6个月,肾功能、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以美蓝协助定位者无双J管上移致拔管困难.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以美蓝协助定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 引流 泌尿系疾病 美蓝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中免疫逃避作用引起的细胞凋亡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移行细胞癌,8例膀胱腺癌及11例膀胱炎组织石蜡切片中Fas-L与P53的表达.结果P53及Fas-L膀胱炎及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腺癌与移行细胞癌中P53、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G1、G2、G3级中P53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7).膀胱肿瘤中,20例P53阳性患者中14例Fas-L阳性(70%),P53与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238)及相关性(p=0.393).结论P53可能通过免疫逃避作用使肿瘤细胞凋亡下降,但不是唯一因素.

  • 标签: 表达 膀胱肿瘤 免疫逃避 膀胱腺癌 膀胱炎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明确诊断为重症间质肺炎患者,早期6例为非CVVH组,以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近期6例为日间CVVH组,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氧浓度、体温及病情恢复时间。结果:与非CVVH组相比,日间CVVH治疗组体温降低[(37.1±0.4)℃VS(38.5±0.6)℃,P〈0.05],血氧浓度增高[(72.5±6.5)mmHgVS(59.5±6.1)mmHg,P〈0.01]、病情恢复时间缩短[(10±3)dVS,(16±4)d,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日间CVVH辅助救治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性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赢得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肾移植术后 间质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